2月23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在时间安排上,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补习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拓展学习空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愿意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活动。
文字不多,每一个字背后都牵扯甚多,实施困难。教育部此次发布会的内容看起来的确可以让一些人颅内高潮了,但就目前教育部的文字表述来看,很多问题几乎都涉及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家庭之间面临的问题;
第一:“正常下班时间”,这个以谁的下班时间为准,普通打工人的还是公务员的?
第二:“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相信教育部的初衷是想让学校能够代替一部分课外补习机构的功能,但是师资,内容专业性,实施难度,学校实际情况都有待商榷。
第三:“校内完成作业”,这可能是让很多家长喜出望外的一点,终于不用再苦口婆心的辅导神兽的作业了,但是在学校写完作业不代表回家就可以不管孩子的学习,不用和孩子进行学习上的交流,要知道,作业可能是孩子每天和家长交流最多的领域。一旦没了作业,有些家长和孩子在学习上的交流寄托点又在哪里?
第四:“学有余力的拓展学习,学习有困难的补习辅导”,按照这个表述,在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就会将尖子生和后进生分流学习,这样会不会是加深学生之间的差距,亦或是扼杀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样的措施看起来是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路子,但是学校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尤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本来就是在一个老师的班里成绩不好,可能是因为老师讲的听不懂,课后服务时间会解决这样的问题吗?
第五:此次发布会透露出的信息能看出教育部要给课外辅导降温的决心,很多举措也都切中家长的诉求,但是步子太大可能会引来反弹,另外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不平衡现状也不容忽视,有的举措在一二线发达城市实施起来很容易,但是在五六线县城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所以究竟应该因地制宜这也应该是决策者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