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带大家扒一扒高考外语的前世今生,从不考外语,到不计入总分,再到150分全部计入总分,外语经历了哪些鲜为人知的发展呢?
现在很多人呼吁,把外语踢出高考。其实以前的高考还真就没有外语,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并没有外语这一科。由于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语文数学等试卷也不难,对于当时多年未进过学校的人来说,还是会有难度吧。
1978年,外语就加入高考了,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迎面而来,选一个最擅长的参加考试吧。当年的英语试题就有翻译、完形填空这类题,后来还增加了改错题目,后来改错题被取消,近几年又加回来了。
现在很多人觉得,外语占分太高了,应该降低分数,或仅为大学的录取参考即可。当年外语成绩的确不计入总分,仅在录取时给大学提供参考。1979年,考重点大学,外语成绩按照10%计入高考总分,考外语大学,全部计入总分,考普通大学,仍然只做为参考。
1983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外语成绩全部计入高考总分。这一年是恢复高考的第7年,由此可见,国家非常重视外语教育,大学也很重视考生的外语水平。
也是在1983年,阿拉伯语被移出了高考,外语变成了今天的六个语种。从1983年开始,外语的考试模式基本上就成熟了,与今天的差别不大。渐渐地,英语的规模越来越大,其他语种反而被人遗忘在了角落里。
2014年,新高考改革方案被踢出,外语一年两考提上日程。浙江、上海、山东、北京等地区“一年考量”政策已经执行多年,有的地区是听力考两次,有的地区是全套考两次,取最高一次计入总分。
现在关于外语分数改革的呼声又高了起来,你觉得还能变成以前的样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