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越来越紧张,因为距离高考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也在有序地进行着。那就是像清华北大这样的顶级高校,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面试学生了。
能来参加这样顶级大学面试的学生,不但多才多艺而且个个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每个人身上所背的标签,都足以令所有人仰慕。
北大的一个教授就曾经说:自己所面试的高三学生仿佛流水作业一样完美,如果不是长相不一样,真怀疑他们是双胞胎。成绩好是必备条件,艺术特长信手拈来,各种奖项证书成袋地往外掏,甚至有的学生还热衷公益事业,去敬老院给老人洗脚。
可以说这是一群非常优秀的孩子,完美得几乎令人挑不出任何破绽,可是在面试的过程中,北大的院长对他们并不十分满意,甚至会感到厌恶。之所以对他们不满意的原因,的确令我们所有的家长和学生们深思。
在面试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坐得端正,脸上挂的笑容都恰到好处。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媲美演员在背台词,甚至有的学生上来就“子曰……”开头。这样的发言被北大院长打断了,他并不想听什么华丽的辞藻,他只想听一听在自己面前这些学生想说些什么。
令人非常失望的是他们无一例外,要么张目结舌要么面红耳赤,甚至有一个女生在做完了自我介绍之后,北大院长问她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这个女孩子先是非常地慌张,他可能没有想到院长会问这样的问题,后面她竟然紧张得差点哭了出来。
这些问题说明了什么?有些孩子的优秀是家长塑造出来的,是家长给孩子们画出了人生的成长轨迹,之后孩子便朝着这个轨迹慢慢长大。虽然他们看起来非常优秀,可是这些孩子慢慢地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思想。
包括现在很多的高三学生,知道自己想要考哪个大学,可是在这些学生当中,他未必会知道如果考上了这些大学,自己将来应该做什么?同之前的那些学生一样,这些都是家长灌输给他们的思想,哪所大学最好!哪所大学就业率高!
学生们把父母的理想当成了自己的理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的人生之路能走多远?
所以说今天的我们要意识到一个问题,教育孩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让他们看起来优秀?还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将来想做的是什么?有目标的人才更容易成功,有了目标怎么会没有人生方向?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干什么,这样的话才不会荒废最宝贵的时光。
与其跟孩子强调100分的重要,不如去帮助和引导孩子关注自己喜欢的东西。对某些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让孩子在知识的探索当中产生无穷的动力。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也不需要家长为他编排好相应的成长“程序”。
国家越来越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这并不是说学生们会的东西越多他的素质就越高。这是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把孩子教育成为,对自己的未来有想法,对自己的人生有担当,无论处于什么时刻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
对于学霸们趋于相同,你怎么看?你赞成这种教育方式吗?欢迎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