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轻,自古有之,文人和读者“相轻”却是活久见。
只因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在豆瓣上给一本翻译作品“机翻痕迹太重”的差评,就被译者人肉出来,并举报到其大学。
经过学校约谈和悉心的教导,该学生最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洗心革面”,删除不良言论并诚恳道歉。
这真是继贾浅浅之后,文学圈的又一佳话,如果连批评都不自由,那赞美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事件中,高校和翻译者扭曲的成为了利益共同体,而学生则被社会现实狠狠教育了一番。
时代真是变了,大学不是神圣的大学,文学不是崇高的文学,连学生也要变成只会“阿谀奉承”的社会人。
那么,这三方在整个事件中,是如何像化学反应一般,各自呈现的呢?
学校的责任在哪?
这位举报者汪天艾也算是业内人士,其是社科院《世界文学》的编辑。可为什么一个小编辑的举报信,能引起北京语言大学系主任的强烈重视,甚至私信道歉呢?
因为大学老师评职称需要发表论文,而学术期刊的编辑们却掌握着生杀大权,所以迫使学生道歉,是为了这位系主任的升迁。
以上虽不能证实,但学校在该事件中的“站队”实在让人心凉,不以事实为依据,以强势者的形象站在学生的对立面展示这自己的“权威”,真是出“砖家”的好地方。
语言文学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读者当然有自己理解的权利,这应该是任何一个语言文化从业者的基础认知,校方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另一方面,如果不从专业角度出发,举报信的作用更像是一种明目张胆的报复手段。
学校更应该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学生,而不是拜倒在“权威”面前,否则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仆从,文学的发展只会停滞。
显然这位系主任在事件中成为了一个“帮凶”的角色,在多语言多文化的学府里,我只看到了利益的至高无上。
为人师表,在中国培养小语种人才的顶尖大学,也许你能授业解惑,但你绝不可能传道,因为你还不明白身为一个老师的担当。
“文阀”的形成
所谓“阀”的产生,根源在于一个行业闭环的形成,即少数人掌握着某行业整体的话语权。
那么在这个由一些人组成的圈子,就会形成一种“你好我好大家才好”的“利益共生体”。
在面对业内的某些不利声音时,他们会迅速启动排外功能,对其进行打压直至消灭,以保证自己的蛋糕不被别人破坏。
久而久之就会死气沉沉只会自嗨,就像贾浅浅之流,在自己的圈子里混的风生水起,但出了圈子就什么都不是。
译者翻译的原文
我不熟悉翻译圈的形成,但通过这件事,译者被质疑,译者的所谓业内朋友却纷纷跳将出来,俨然成为了有马前卒,有幕后推手的“文阀”。
在“文阀”里,各种互抬身价就是常规做法,就比如这位1990年出生的汪天艾,已经是“青年翻译家”了。
可见在文学圈,为了名声是多么的急不可耐,因为名声就是金钱。
译者微博
可怜的学生
这位学生寥寥几字的道歉信,始终透露着一丝丝诧异和磨平棱角后的平淡,这对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就像已经开始“衰老”。
她一定会奇怪并反复的追问自己,“我真的错了吗?我又错在哪了呢?”
我真心希望她的这封道歉信并不真诚,并不是发自内心的,不然在未来的她,将会彻彻底底的臣服于权威,永不敢反抗。
而她对教育的意义也会产生认知错乱,原来上大学是为了成为一个会说话会来事的社会人。
大家总说教育改革,从制度上也许我们的确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但是我更认为,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被忽略了。
最后,想对这位大学生说,这次你低头了,没关系,但还是有很多支持你和认可你的人,你做的对,为你的勇敢点赞。
欢迎留言,随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