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有些朋友可能不太了解这一天有什么特殊性,但对于一部分人群来说,这一天意义重大。自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可能大部分人印象中得了自闭症的人就是少言寡语、不善交际等,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那么自闭症到底是什么呢?
自闭症又被称为孤独症,患者一般会存在社交沟通障碍,正常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社交习俗,他们却很难理解;除了沟通问题,患者通常还会有一些特定的行为模式、或重复做某些事情、以及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一些症状还有可能持续终生。对于自闭症一直有种误解,认为它属于心理疾病或性格问题,这是不对的。
打个比方来说,患有自闭症的人群和普通人群的大脑就像两台不同配置、不同系统的电脑一样,只是各自处理信息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根据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曼纽尔.卡萨诺瓦博士的研究指出,自闭症患者的大脑在处理细节信息上要优于正常人群,但在处理整体性信息的社会功能上会劣于常人。
比如下面这幅图,我们正常人可能会先注意整体的这个“F”,但自闭症人群则会先注意到里边的各种水果图案。
正是由于对细节信息处理优于常人,大脑中的“微柱”( 它们位于大脑靠外的几层,即大脑皮层)对感觉器官输入的数据进行过多的信息加工处理,但过度的细节会带来感觉超负荷,造成感官知觉被放大,产生极度强烈的图像、声响、气味和触感。
与此同时,微环路过于活跃,则整合信息就很困难,因而感知到的就像是被割裂的片断。这种感觉超载导致他们对外界事物异常敏感,从而会产生恐惧、惊慌等情绪。
例如,有的患者能看见日常荧光灯的频闪,在常人眼里柔和的灯光,在他们眼里就像舞台激烈闪烁的霓虹灯;还有一些患者能听见非常细小的声音,普通的环境对他们而言已经是巨大的噪音;另外还有无法正常行走或无法捡起小东西、以及智力障碍问题等等。
自闭症患者每年正在递增,但对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Ⅲ》,目前我国的自闭症患者已超1000万,其中0~14岁的自闭症儿童超过200万,而且每年还在以接近20万的速度递增。据推算,我国自闭症的发病率为0.7%,也就是大约142名儿童中就有1例自闭症,而且男孩多于女孩4-6倍。
但目前为止,对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众多研究表明引起的几个重要因素可能是遗传、高龄生育、孕期感染、接触化学物质。
正确地看待自闭症
虽然部分自闭症人群在某些方面确实表面出优于常人、再加上一些影视剧将特定自闭症患者塑造成天才形象、以及网上流传的“自闭症天才”名单(名单中包括爱因斯坦、贝多芬、莫扎特等),但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自闭症和学者综合症
这些“天才”自闭症属于“学者综合症”,这类人群通常有认知障碍,但在某些特定领域有着超乎常人的能力,比如数学、音乐、绘画、记忆等,不过并非所有的学者综合症病例都是自闭症,也不是所有自闭症都表现出学者综合征的特点,根据研究发现,大约50%的学者综合症患者为自闭症,另外50%的表现出智力障碍或其他脑损伤的特征,而在自闭症中,大概每10人中有一人是学者综合症。
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症
除此之外,部分自闭症患者还有可能是“阿斯伯格综合症”,这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一种,与一般自闭症相比,他们具有更高的智力能力,并且表现出的异常更少,这种症状的患者对细节高度看重,对自身感兴趣的领域异常投入,但在他们身上存在着社交困难或情感表达障碍等问题。
不过一些患者可以跟普通人一样正常工作和生活,牛顿和爱因斯坦就被认为很符合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特征。但阿斯伯格综合症也并不是智力超群的代表,也是属于小概率事件。曾经一项研究发现,157例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中,仅有3.2%的儿童智力超常,正常智力以下的却占到了36.3%。
请包容、理解自闭症群体
在自闭症中,天才只是极少数的,比起被“神化”,他们更需要的是社会的理解和帮助。而且通过不断地努力,自闭症患者是完全可以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的。虽然到目前还没有办法能预防和预知自闭症的发生,但我国已经有针对性的系统康复、教育、托养链条;而作为陌生人的我们在看到自闭症患者时,多一些包容和接受、平等的对待他们,也许我们一个善意的举动就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