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的幼小衔接是什么?园长妈妈的话,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这些年教育一直在做改革,学校一直在配合做出调整.可家长们似乎压力没有减少,原因是我们的一个考核标准始终还是以分数为主,而重点学校的名额有限,这似乎成为教育改革的矛盾点,看似减负但实则家长依旧深陷应试教育的泥潭.

很多家长从幼儿园开始便开始为孩子上小学担忧,因为一直以来很多家长都为这样的现象而感到崩溃:很多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提前学习小学内容,而当孩子上小学时,小学的老师默认有些知识孩子已经学过,所以授课的时候轻易带过这些内容,甚至不讲,导致一些在幼儿园时期没有学过这方面知识的孩子,学习起来很吃力,于是这个压力又转嫁到了家长身上,家长只能给自家孩子进行恶补.可家长毕竟不是老师,所以表示压力山大.

就是因为如此,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必须上幼小衔接班,不然上小学会被其他孩子甩出好几条街,很多私立幼儿园也正抓住家长们这种心理,利用家长的这个痛点作为招生的亮点.而他们口中所谓的"幼小衔接"就是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很多家长还觉得很不错,孩子上小学时也确实让家长省了不少心,但其实这种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的做法是错误的,很多家长可能不信,可家长会上听完园长妈妈的话,我更加坚信,这是错的!

家长会上园长妈妈说:"很多家长问咱幼儿园不开幼小衔接班吗?啥时候能让孩子学点知识呀?不知家长们对幼小衔接的理解是什么?就是提前先教孩子语文、数学、英文?那不好意思,幼儿园不教,这也是教育部的规定.家长一定要明白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所学的一切其实都是"幼小衔接"内容,家长不要焦虑,首先先弄清楚"幼小衔接"要如何衔接,是要衔接什么?

关于幼小衔接的学习指南:

一,健康

包括孩子的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二,语言

教会孩子倾听与表达,做好阅读与书写准备.

三,社会

培养孩子人际交往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四,科学

孩子学习科学探究,以及数学认知.

五,艺术

包括两个维度: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

家长需要再了解3-6岁孩子的学习规律以及特点,只有这样你才会明白为什么不能提前给孩子学习小学知识.在指南中提到的学习内容就是结合孩子发展规律呈现的"阶梯",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孩子.这个是有理论依据的.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论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

相当于婴儿期。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本阶段主要特点是:儿童只是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本阶段儿童在认知上的主要成就是:主体和客体分化和因果联系的形成。

前运算阶段(2-7岁)

较之前一阶段其质的飞跃表现在: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可以凭借象征性格式而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这一阶段还可再分为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与直觉思维阶段(4-7岁)这样两个小阶段。

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性的,他们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不处于同一水平的,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比如有的孩子语言方面发展得比较快,有的孩子动作方面发展得比较快.这样你也就不难理解,让幼儿园的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是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样的做法违背的孩子的正常发展规律,属于"揠苗助长"式教育,那么即使孩子学会了,并且在上小学时感觉轻松了,但是有相关数据研究表明,这种暂时性的领先优势持续不到小学三年级.所以这种教育按照最终的结果来看是失败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唯有接受孩子的个性化差异,可能孩子暂时表现很普通,甚至学习比较吃力,但是我们家长还是要放宽心,即使要花多点心思在教孩子学习上面,在我看来也是值得的,你要相信孩子,只要是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的教育,孩子用心学习肯定是差不到哪里去,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孩子小学甚至初中,成绩都很一般,但是到了高中却成为一匹黑马,在最后冲刺阶段,甩开前面所有参赛选手,拔得头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综上所述,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跟上一个阶段之间都环环相扣,如果在幼儿园时期直接学习小学知识,那等于超过的孩子的接受范围,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和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匹配,会严重破坏孩子认知的正常过程,最终得不偿失,而且逼着孩子去学习与他目前认知水平不相匹配的知识,会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没法让孩子产生学习兴趣.所以幼儿园期间,家长一定要清楚"幼小衔接"的真正目的.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