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瑜在山城巷的“山城故事馆”当志愿者给大家介绍重庆历史。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张家瑜观摩了瓷器修复,自己动手做了??小牛。
在下浩老街和洪崖洞,张家瑜找到了原汁原味的吊脚楼。
在巴人博物馆了解了古巴渝文化,巴蔓子将军雕像让张家瑜印象深刻。
重庆人为什么将“盐”叫做“盐巴”?你知道“崽儿”源自哪里吗……今年寒假,为响应“就地过年”号召,重庆鲁能巴蜀小学三年级学生张家瑜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通过全域13个博物场馆沉浸体验,在微信视频号及公众号介绍家乡重庆,截至目前已累计5万多次浏览。
“发现家”
他8岁用脚步丈量重庆历史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每个人都是发现者。“我来自哪?”这样哲理的问题在孩子看来似乎很简单。对于8岁的张家瑜来说,可不简单。刚刚过去的寒假,8岁的“发现家”张家瑜就跟随父母一起“用脚步丈量家乡”,通过走进一个又一个博物馆现场体验,讲述“我来自哪”的故事,发现“家”的历史文化“密码”。
研学第一站,张家瑜走进了位于“渝中母城”的重庆三峡博物馆,从历史的源头探寻重庆的由来。听讲解,看文物,学习和观摩瓷器修复,自己动手制作了??手工小牛。在这里,张家瑜不仅了解了巴渝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激发了他对家乡历史文化深入学习和探讨的兴趣。在湖广会馆,张家瑜了解到“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文化。
或动手实践,或聆听欣赏,或采访记录,张家瑜忙得不亦乐乎,不知不觉走完了13个博物场馆,也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你知道为什么重庆人称盐为盐巴吗?”张家瑜颇为自豪地说,“因为约在商周时期,以重庆为中心地带的大片地区统称巴。巴人垄断了人生活的必需品食盐,并把它称作‘盐巴’……”
这样的游中学、学中悟、悟中思、思中行,让张家瑜兴致盎然,特别是通过自己的介绍,让观看视频号、公众号的“粉丝”对重庆更了解,给他的点赞“蹭蹭蹭往上涨”,张家瑜心中自豪感更加强烈,“我的家乡太受欢迎了,我爱重庆!”
“发现+”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去经历
张家瑜的研学中,有位重要的角色——“研学老爸”张帝。作为一名负责课程研发的老师,张帝具有丰富的多元课程架构经历。多年来,他一直实践着“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去经历”的理念,因此,以“发现”的眼光去探索世界便成为了他和爱人陪伴、教育孩子的常态。
据了解,10年前,他和学校课程研发的同事一起,对学生春、秋游课程率先进行了系统化、序列化的设计。张帝说,研学旅行的过程,其实就是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究的过程,项目化学习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成为了后来系列研学的雏形。
在张帝看来,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它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能让孩子在研学旅行中感悟、学习,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于是,上小学前,张家瑜就时常跟着父母到重庆各地转。张帝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万千人”的期许,写在了和孩子共同研发的研学手册封底上,他希望能尽早地陪着孩子走走,去经历。
发现“家”
他乡即故乡,故乡在远方
2018年,张家瑜上小学,这个小家庭“发现+”的研学旅行也正式开启。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爸爸妈妈颇费了一番心思。妈妈每天负责讲故事,包括《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等,培养孩子对历史的兴趣;爸爸精心制作研学手册,确保每天的行走不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
每一站研学地点的确定,也是有讲究的。比如第一季河南——“豫见中国,老家河南”,之所以将其作为起始站,是因为5000年前,中华文明的璀璨在这里开始;2000年前,古代丝绸之路在这里重开;1000年前,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城在这里出现,它是中国人的“老家”。
研学旅行的每一站,这个小家庭都坚持聘请当地导游介绍,并帮助孩子整理出背后的一个完整事件,由张家瑜担任主演讲述,拍摄成小视频记录下来。
截至目前,“跟着课本去旅行”研学旅行,已打卡了20余个城市,拍摄视频介绍已制作完成40余个,收获了50000多次的浏览量。面对“发现+”项目学习的小数据,张帝深有感触,他说:“三口之家是小家,我们生活的城市是大家,而我们身后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又是更大的一个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希望能以城市认知为主要内容,跟随家人一道,陪伴孩子去认识一个熟悉而又不一样的故乡,这就是“发现‘家’”的意义所在。
学以致用
亲子研学的成长和收获
通过寒假的研学,张家瑜表示作为重庆人,了解到家乡的历史很自豪。“我觉得我这次的研学与上次的研学有了进步,写作我可以写得更详细,??词语也用得更准确了。”
张帝则表示,在研学体验中,他们并没有太多担心孩子的日常学习,而是看到了??自己和孩子的变化、成长,??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积累,一定会??有预期乃至更好的一个效果。在张帝看来,在研学路线的搭建中,他们始终倡导沉浸式城市研学,以真实情景、任务挑战、合作实践、表现性评价的方式输出,激发了孩子的内驱动力,促进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学以致用,提升了孩子的综合素养。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交流、认知能力等都进一步提高了。我们下一步会继续放手来凸显孩子在研学中的主体位置,比如由他自己拍摄,还可以开始尝试带他一起来剪辑视频,做好行程安排、研学重点确立等。”同时,不断有市内外的朋友,相约一起旅行,目前正在思考如何通过总结方法、提前规划等方式,将孩子和自己的经历分享给更多需要的家庭。
问答时间
研学旅行中 孩子不是孤立的学习者
Q:能简单介绍一下张家瑜每学期的研学主题吗?
A:第一季是“豫见中国,老家河南”,是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实地认知;小学一年级各科教材都有“我是中国人”相关的主题,于是第二季研学北京的主题就是“我和我的祖国”。通过走进故宫、天文馆、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北京大学等完成灿烂文化、文学科技、红旗飘飘、教育强国等研学内容。
第三季受疫情影响,我们分两次来到西安,主题分为“中国年,看西安”和“诗词读千年”。
Q:研学旅行中,你们是如何明确任务,建立评价评价机制的呢?
A:我们一开始就明确,研学一定是以学习为主,玩只是辅助,先学完才能玩,让孩子形成心理预期。同时,我们也有研学评价机制,开展“与礼同行”积分,要奖励、玩具等,就要拿好习惯来换,这些好习惯包括文明出行、礼貌问路、生活习惯等。
Q:如何在研学旅行中激发孩子的兴趣点、帮助孩子建立现场情景?
A:为了让孩子更积极参与,我们夫妻俩会着重发现孩子在不同年级及现场的兴趣点,如在第一季研学中,发现“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这样的朝代歌让孩子很感兴趣,于是一路上就以此为契机,反复开展相互记背、抽问等游戏,既好玩,又在孩子脑海中建立起了朝代整体线索。同时,孩子在旅游地会得到一些自己喜欢的扇子、木刀等小玩具作为小道具,以此结合历史人物、故事的讲解,让玩和学结合,完成了“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等历史内容拍摄。
Q: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家长给予了孩子怎样的帮助?
A:在研学旅行的项目化学习中,孩子不是孤立的学习者,我们是合作学习的家庭共同体。比如,在妈妈的帮助下,孩子会用英文来介绍这些历史事件;每一站研学视频发布后,我们会分享给身边亲戚朋友,得到了很多好评和宝贵建议,并整理运用到下一季研学的设计中。孩子开学回到学校,也会在“开学节”课程中,将这些历史故事分享给同学,他的成就感满满。(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林祺 王乙竹)
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