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印象中,真正的天才是什么样的呢?是像爱因斯坦那样为我们解开无数个科学奥秘,还是和骆宾王一样七岁做出《咏鹅》这样传世佳作。
其实,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个天才神童,但能让人记住的却很少,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像犹太神童席德斯,他的智商高达300,比爱因斯坦都要高。
这个天才少年的起点是很多人都无法企及的,7岁的年纪考取哈佛,8岁时更是学会八种语言,在9岁的时候,甚至开始给那些比他大十多岁的人进行讲座教学,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他未来的成就将不可估计。
但令很多人震惊的是,成年后的他宁愿舍弃这一身的功名,选择成为一个普通人,甚至父母把他送到精神病院,都不能阻止他这样的转变。
出生高知家庭,智商超人
1898年的愚人节那一天,席德斯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十分有学识的犹太人,父亲是心理学和哲学专家,是拥有四个学位的博士;而母亲也不弱,是医学博士。两位高智商的学者因相爱走到一起,结婚后他们生下了席德斯,对他充满了期待。
父母很希望自己的高智商可以传到儿子这里,更希望他能比父母更加优秀。从小,父母就十分关注席德斯的成长,他的每一个举动在父亲眼里,都是值得研究的好素材,他相信不久儿子就会给他带来惊喜。
席德斯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在他六个月的时候就展现出他超乎常人的智商。
一天父母在逗他玩的时候,惊喜的发现才6个月大的席德斯竟然可以清晰的说出一些简单的单词,心理研究的父亲敏锐的感觉到,他的儿子具有很强的语言天赋。席德斯的父母喜出望外,他们很高兴自己的高智商在儿子的身上得到很好的继承,甚至有很大可能是超过他们。早教实践下的神童
父母开始精心的教导席德斯,希望他的天赋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通过简单的引导后,他认识的单词更多了,掌握的单词量甚至已经超过很多已经接受教育的六七岁孩子。
此时,父亲的心里感觉他一直盘算的幼教理论终于有了完美的实验对象。在苦心说服妻子后,席德斯的父亲开始了他的一系列幼教实验。席德斯的父亲认为,通过各种强烈的外界刺激,年幼的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的。
就这样,年幼的席德斯就开始在父亲的各种实验中成长,父亲不时的会在他面前进行动物解剖,又或者在他的耳边用铜锣猛烈的敲击。
当受到刺激后,席德斯会迅速的把耳朵捂住,但随后他的学习兴趣也确实变得更加浓厚了。席德斯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学起来也很快,除了解剖学,其他的各学科知识他都十分喜欢学习。
席德斯的父亲对自己的实践满意的很,但是唯独有一点让他十分耿耿于怀。席德斯虽然学习能力惊人,但却有一些异常的举动引发了父亲的关注。
席德斯好像是有比较严重的强迫症,偶尔会用脚或手使劲去踢打敲击座椅,每当这个时候出现的时候,席德斯的表情都是十分痛苦的。父亲尝试过很多实验方法都不能阻止这些怪异行为的出现,最后只得作罢。
经过父母的细心教导和各种早教实验的锻炼,席德斯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
他2岁的时候,已经学会了拉丁文;仅仅过了一年,又再次学会了希腊文。不仅语言天赋惊人,他还有着很优秀的文学天赋,不仅熟读世界文学名著,甚至在不到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写书创作。他的天赋不局限在语言和文学,他甚至还看得懂逻辑学,并且自学了解剖学。
父母所研究的学科,他都能很熟练的掌握了。
在仅仅只有八岁的时候,席德斯就已经出了四本书籍,并且他掌握的语言已经增长到八国语言。而且这个语言的掌握程度可不是普通人认为的打招呼的程度,是可以熟练的进行口语交流和写作。
九岁哈佛讲座,震惊世人
哈佛大学知道这位小天才后,惊为天人,迅速开始笼络人才去学校学习。席德斯的父母认为孩子太小,接触大学生活怕孩子不适应,所以多次拒绝。
其实在七岁的时候,席德斯就已经通过了哈佛考试的时候,后来父亲推迟到11岁时才让他去学校学习,不过之前的这段时间,席德斯和哈佛的联系并没有中断。
在他9岁的时候,求贤若渴的哈佛邀请他来到学院,为那些年长他十多岁的各个姐姐们进行四维空间的讲解。当时参加讲座的很多教授都表示,席德斯未来的成就将是十分惊人的,他会成为一名伟大的数学家,将会在数学领域做出很多惊人的科研成绩。
在席德斯11岁的时候,父亲终于同意他进入哈佛学习。进入到高等学府学习后的席德斯继续了他开挂的人生。法学、医学、逻辑学等各个学科的学位被他顺利拿下,更是以17岁的年纪成为哈佛最年轻的教授。成年无为,令人唏嘘
很多人都预测,席德斯将会成为那个世纪名垂千史的数学家,这显而易见,毕竟他10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发现哈佛教授所编撰教学书籍的错误。
然后令很多人都意外的事情出现了,刚刚成年的席德斯逐渐表现出对他所进行的学术研究十分厌恶,这种情绪发展的很快,没有过多久他就不顾周围人的反对,辞去了哈佛大学的教授工作。
席德斯的父母一开始以为孩子是最近的研究压力太大,只是想着他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但当知道席德斯直接辞去工作,并表示再也不会接触到数学这些科研工作,宁愿去进行体力工作的时候,父母按奈不住了。
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天才儿子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他是大脑出现问题,强硬的告诉他,要么继续现在的生活,要么他们就要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去治疗。
席德斯苦苦哀求父母,说他无法再接触这些高深的知识,这些会让他感受到很痛苦。父母没有理会席德斯的哀求,联系好精神病院就把他送进去了。
在精神病院呆了2年后,席德斯还是出院了。但无论父母怎么开导他,席德斯都不愿意再回到以前那样的生活中去。
23岁的他,过上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生活,没有无休无止的数据,没有毫无边际的思考,他每天只凭着体力赚取生活开销,尽管日子清贫,但他感受了无比的快乐。1944年,独身一人的席德斯孤单的离开了这个人世。
小结:
7岁就被哈佛录取,在8岁又掌握八门语言的天才少年席德斯,没有按照人们预料的轨迹生活,甚至为了反抗这样的生活被送进精神病院也毫不在意。
不少人猜测,席德斯后来的悲剧般的下半生是因为被父母透支了他的天赋,所以成年后的他不负重压,只能选择逃避这样的生活。
事实的真相我们无从考究,但如果说席德斯真是因为父母的重压选择逃避这样的生活,那也属于是他自己的权利,他有权安排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是如果父母没有在他幼年时对他过早的早教,也许他就不会在成年如此抵触父母想要他过的这种生活,如果换一种人生,也许他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