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出国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英国成为了很多人都会考虑的留学目的地之一。不过,有关英国的“Rumor”也随之增加,接下来就一起看看这个距离中国9000多公里之外的国家都有哪些传闻,而这些传闻又是真是假吧。
01
英国学制短,太水了?
No!
英格兰地区本科阶段需要三年,研究生阶段将一年分成三个term,除了Term3主要用来写论文,Term1/2会正常上课。课程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Lecture, Seminar和Tutorial等等来巩固学生接收的知识,学生需要学习7-8个Module,而每个Module每周都会提供很长的Reading List,并在Seminar上针对相关的Lecture和Reading进行讨论,如果不想在Seminar上“一问三不知”就意味着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老师布置的Reading,回顾Lecture上讲到的内容。
这既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其思考表达能力。与此同时,硕士阶段的时间非常紧凑,假期不仅时间短,其中大量的时间需要被用来写论文,准备考试。英国注重全面发展的教育制体系,在培养综合实力的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和费用,将其他国家6年或者更长的“本科+研究生”教育压缩到四年完成,对于想学真才实学,以Distinction毕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但一定会收获颇多。
02
除了G5其他都不是好学校?
No!
“G5”并非是一个官方大学联盟,而是学校为了向英国政府申请额外经费而自发成立的非正式联盟。许多国内公司招聘时会参考的QS排名主要会从Academic Reputation, Global Employer Reputation, Faculty/Student Ratio, Citations Per Faculty, 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和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等多个维度进行考察,而很多专业类的学校因此在各大综合排行榜上不太理想。
以Goldsmiths为例,因为专攻艺术和传媒学科的特殊性质,在很多综合大学排名中常常表现不佳甚至并未上榜,但是在艺术和传媒类的专业排名方面却一骑绝尘。另外,如果想要留在国外工作除了需要考虑学校的综合名气之外,参考专业排名同样重要。
03
英国学费很贵?
No!
英国每所大学的收费标准都是由学校自己所定的,且按照学校的知名度、所在地区的不同,价格也会有所差异。另外在同一所学校内,不同的课程之间,学费也有较大的差距。一般而言,苏格兰地区比英格兰地区消费低,伦敦地区为最高。
04
西方女性普遍体态丰腴,去了英国很容易变胖吧?
No!
很多人会觉得在国外天天被高热量的食物包围,肥胖率极高,虽然在英国也有大量的肥胖人群,但这些人大多都是一般都是普通工薪阶层,真正的贵族和富人阶层都是高度注重饮食和身形的。
05
英国气温普遍较低,夏天超过30度的气温并不常见,不需要空调?
No!
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就连许多英国人都认为英国的夏天只有几天而已,根本不需要安装空调,但是因为英国的纬度高,夏天日照时间长,加之房子的保温性好,室内外温差超过10度,夏天的室内还是超级热的!
06
英国人过马路很守规矩?
No!
之前“中国式过马路”刷爆网络,殊不知“英国式过马路”也是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初来乍到的留学生们还在规规矩矩等待信号灯变绿的时候,不少英国人会在车辆距离斑马线尚远的时候就疾步通过。在英国呆久了就会学到这样一句话“Do not follow the light, just follow your heart”。
这也是因为英国的许多城市不像国内那样车水马龙,如果每次过马路都机械地等绿灯,就会浪费大量时间,因此很多英国人会在不影响自身安全和交通的前提下“闯红灯”,不过在异国他乡还是要注意安全哦。
07
来了英国就秃头,都是因为英国的水质太硬?
No!
留学圈一直盛行着这样一个传闻,只要来到英国生活就离“秃头”不远了,而原因就是在于英国的水质太硬,不过类似的说法还没有得到明确的科学验证。
Kinetico上的数据显示,伦敦地区的水质硬度一般为250mg/L,其余地区的硬度也在100-300mg/L不等,而根据北京2019年的数据城市供水的平均总硬度为380mg/L,相比于英国硬度更高。另外脱发的原因有很多,水只是一小部分,基因、饮食和生活习惯都有可能影响到头发的健康。
08
国外职场轻松,没有996,到点就下班,之后全是自己的时间?
No!
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老板,有时也会需要适当的加班和应酬。当然与国内“996”“007”的常态相比,英国职场确实会轻松不少。
大家还听说过哪些关于英国的“Rumor”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探讨!
图片来源: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