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爱千恩百苦,疼我熟知父母?——《小儿语》
人生在世记住恩情,父母恩情深似海。在北大的课堂上,一位古稀之年的老者正在滔滔不绝地回忆过往,谈笑间皆是对父母恩情的感怀,对祖国的热爱以及自己边疆生活工作的不悔。台下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着,无不感慨这么一位智者,阅尽人生百态,年老感怀的还是家国之情。老人有着白皙的皮肤,棱角分明的轮廓,深陷的眼窝和高挺的鼻子。分明就是一个外国人,但却说着浓浓的京腔,称自己为中国人。
这位老人名叫李忆祖,虽是中国名字却是外国人的皮相。他的名字是他的养父母取的,意为不忘祖不忘本。1938年,他与自己的亲生父母走失,辗转之下被善良的养父母捡回收留,从此便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对于亲生父母,他没有印象也并不遗憾,因为养父母的爱早已超越一切。养父母家中小孩儿众多,却唯独对他偏爱。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收养一个外国小孩儿所要面对的困难无法想象,即便战乱他们也没有抛弃他,供他上学读书,就这样,李忆祖一路从小学读到大学,成绩优异的他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顺利毕业的他前程似锦,而他也时刻铭记养父母的恩情,选择留在中国,回报这片养他的乐土。要说他最在意的还是别人说他是外国人了,每次他都会气急的解释,表明自己是个地道的中国人,只是长着外国人的皮相而已。
毕业后,李忆祖被分配到北京一家不错的单位,若是在此工作必定是衣食无忧,工作轻松。但他的志向却不在此,怀着报国的满腔热血,他毅然决然拒绝了这个单位,选择去到了条件十分艰苦的新疆工作。这个决定震惊了所有人,也赢得了别人的赞赏和鼓励。自此,他踏上了去往边疆的征程,成为了边疆的一名中国科学家。
在那个年代,新疆几乎是一片荒芜之地,贫瘠高冷,物质条件十分匮乏,许多前来支援边疆的人才都忍受不了这样的艰苦条件,但是李忆祖却扎了根,一呆便是几十载。从地质大学毕业的他,到了新疆成为了煤田地质队的一员,每天的工作便是煤田地质勘查工作。最开始的时候,只能骑马前往勘察地,条件稍微好了以后,便驱车前往,随身携带着帐篷等器材,不少队友被他的工作热情感染,也纷纷决心留在边疆做贡献。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枯燥无味的生活,他却是甘之如饴。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了,转眼便是20年,期间爬过的山,越过的河流早已数不清了。从天山到西藏,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他没有一分松懈,全年几乎都在野外度过。边疆的建设终是在时光中有了巨大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他的无私奉献之心。艰苦的环境下他也受了很多伤,曾经为了拍摄冰川的容貌更是落下了关节炎病根。而这么多年的艰辛,也得感谢于他妻子的全力支持与陪伴。
曾经艰苦的生活如云烟一般,只在他的记忆深处。而如今,退休后的他有了新的目标。本该好好享受退休生活的他却闲不住,势必要将毕生所学贡献出来。李忆祖说国家培养了他,如今也该轮到他培养年轻的一代。所以他后半生的生活又常与学生为伴,痴心于教书育人,曾担任过乌鲁木齐41中的校长。1998年之后,他又走上了义务教学的路。
对于如何教学,他本没有丰富的理论,但他善于靠自身的经验来授课吸引学生。从废旧的磁铁电池到会旋转的娃娃,孩子们看得惊奇,想象力被激发,对发明创造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论是什么问题他都耐心解答,时而风趣幽默,时而严肃认真,就是这样有张有驰的教学方式吸引了无数的学生,他的名声也逐渐远近闻名。各个地方都有学校请他去义务教育,而他也乐于去教学。十余年的时间他已经行了万里路,读了万卷书,将沉淀的知识和经验一一授予学生。结语
如今还能看到那个古稀之年,头发花白,拿着录像机和教具的老人穿梭在新疆的各个学校,这个老人便是李忆祖老先生。他用他的方式把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用爱传递着知识。对于父母,他知晓感恩;对于祖国,他知晓贡献;对于未来,他知晓拼搏。他用他的方式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一生芳华都留给了中华儿女,可亲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