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近动作不少,引得各方侧目,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受到了几乎各方的猛烈抨击,从家长到教育专家,培训机构就不用说了,恨死了。
教育部、家长、专家、培训机构这4家,究竟谁对谁错,他们的说法是否有道理,值得写不少文章来分析、探讨。今天我先写一篇有关教育专家言论的文章。
教育专家要求分层教学
教育部再次重申义务教育阶段取消学科竞赛,升初中,不能看学科竞赛成绩。上海新公布的中考方案里,大大加强了名额分配的比例,四大著名中学的65%名额是分配的。
与这个对应的,不少媒体发布了不少教育专家的文章,斥责这种教育模式。“钱学森之问”也再次提起,中国为什么出不来杰出人物?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痛点了。因为统一的教育模式,标准化的教学内容,不适合精英的成长。精英教育就要有超常规,给精英不一样的师资和培养模式。
这是我们重点中学、超级中学选拔人才,也就是点招、择校的理论基础。
这说法对不对?
说法是对的,但做法不对。
全民学奥数
在医学界,或者养生界,有一句话: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比如,食品添加剂,少量的没事,多了就出问题了。不要说食品添加剂,就是好东西,比如虾,天天吃,顿顿吃,当主食吃,对某些人来说,也会出现问题。
分层教育是好,但如果让所有的中小学生围着它转,就是变味了。
我比较熟悉北京,以北京为例。北京海淀区有6所市重点中学,俗称六小强。六小强初中都有各种名目的重点班,每个学校大概有4个重点班,大概有1000人左右。其实不止1000人,这里假定是1000人吧。
这1000人都是要学奥数的,在考试中脱颖而出才能录取,因此,学奥数的人要远超这些人。很多杯赛,像以前的迎春杯,其他的也差不多,初赛通过率不到30%,复试得奖率不超过25%。大家算算比例,复试得奖率是7.5%。奥赛一等奖能板上钉钉被六小强录取,二等奖也基本可以,而三等奖就比较悬了。就是说,学奥数的人里面的前7%才有可能被六小强录取。也就是说,北京海淀区至少有14000人在学奥数。在2019年,海淀一共招生3万名小学生,所以海淀区至少有一半的小学生在学奥数,参加过奥数竞赛。当然,实际数据不止这些。
这是区区一个海淀区的情况,扩展到全北京、全国,可以说,大城市跟北京差不多,一半多的孩子在学奥数,全国来说,没有一半,1/3以上是肯定有的。
那好,我们培养出什么人才了吗?
杰出人才的数量
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是强国,从2000~2020年,中国一共获得了14个冠军。中间有连续两年中国没有获得冠军,教育部被人大量批评。
得了冠军有什么用?国外的奥赛冠军不少得了菲尔兹奖,中国一个也没有。
当然,菲尔兹奖是别人家的,中国人得或许有些困难。退一步,像许晨阳、施一公等等,都是杰出人才了。
我们有多少位?
清北每年能出10位杰出人才吗?我们全国每年能出100位数理方面的杰出人才吗?
没有!
而就是为了这个虚无缥缈的目标,我们需要让5千万小学生(小学生总数是1亿多)来天天额外学奥数(包括其他学科)吗?
中小学生触目惊心的现状
大家看到数据了吗?2019,教育部发布4年级和8年级做作业的调查报告:
超过41.2%的4年级学生、超54.9%的8年级学生做作业时间超标。其中,20.6%的4年级学生和7%的8年级学生做语文的时间就超过规定的总时间。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小学抑郁检出率是10%,初中是30%,高中接近40%。可以说,时不时就看到各种学生跳楼的新闻。
睡眠时间则是,95.5%的小学生睡眠不足10小时,90.8%的初中生睡眠不足9小时,84.1%的高中生睡眠不足8小时。
这些都是官方发布的权威数据。
我个人感觉,现在的中小学生比我当年累多了,而且比我现在这个成人的工作量也大多了。程序员996痛苦不堪,而我们的中小学生可不是996,6点起床,12点睡觉的人不是少数。
这一切跟所谓的分层教育很有关系,尤其是名校自定招生标准更是让人无所适从,有人统计过,幼升小,小升初是家长焦虑的最高峰。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现在,我们的少年抑郁,我们的少年被作业、被培训压垮……我们的国家会如何?
在我小时候,就知道日本和韩国的少年上补习班特别厉害,现在它们两个国家都是低生育率,日本已经进入人口负增长的阶段。我们国家现在也在往这个方向去,痛苦的童年就是最好的避孕药。
儿童时期的影响是一生的。儿童时期有阴影,也许一辈子都治愈不了。
精英的培养模式
也许有人会说我夸大其实,而且精英在人类发展中更为重要。
我也承认,精英是非常重要的,是他们引领着人类的前行。不过,精英可不是以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
我们要研究一下这些伟大人物的求学经历,并不是一路有名师带领,甚至很多人都有学业中断的时候。华罗庚自学成才。李政道读书的时候是抗战时期,小学读了2年,辍学,中学读了一半又辍学,中学没毕业就考大学。国外的不少著名科学家也是如此。在上世纪20~40年代,各种战争,瘟疫,能安稳地读完中小学教育的人不是那么多。
即便是完整读完整个中小学的天才们,并不见得会喜欢这种方式。比如,爱因斯坦,除了最后一年的瑞士的阿劳中学,爱因斯坦非常感谢,其他的学校对他来说都不怎么样。而且,他上了大学,一开始著名教授韦伯很喜欢爱因斯坦,但后来爱因斯坦的不少学术观点跟韦伯不一样,而且很多老师都早已教不了他了,他经常不上课,老师的教育对爱因斯坦来说,则是阻碍。
所以,天才们不是教出来的。尤其在现代社会,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的信息应有尽有,从哈佛、MIT到清华、北大的MOOC课程,一位天才想要学习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有各种资料可以翻阅,也可以去各个大学请教。
而我们所要做的,其实是给天才们松绑,把时间还给他们,不要让他们为了初中重点班、高中重点班而浪费无谓的时间,让他们能自主学习,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无为而治,对天才们来说,应该是一个好的环境。无为而治,更是解放了普普通通的学生,不再为了选拔几位天才而陪绑学习、考试。
结尾
教育专家们不懂这些吗?不,不是的,只是大家都有立场。
今天看到一位群友发的一段话,当结尾吧,著名的宣言里的: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素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科学家变成了它出钱雇佣的仆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