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
神秘的点招
前天写了篇文章,《教育部门对培训机构说:比利·简,我跟你没关系,那不是我的儿子》,一位朋友看了问我,海淀六小强的点招能取消吗?她盼着取消,她家孩子小学二年级,正在纠结要不要上奥数。如果点招取消,奥数就不上了。
还有一位朋友,不是北京的,在两年前信誓旦旦绝对不让孩子学奥数,玩玩不好吗?今年开始找奥数书了,因为小升初需要用。
大家也许觉得奇怪,不是教委都不让考奥数了吗?点招也几乎没有了,为什么大家还在学奥数?
确实,如果要看教育部的文件,点招应该是没有了,但不知道为什么神秘的点招好像阴魂不散。当然,这两年,从北京来看,点招的规模和声势小多了,但家长更焦虑了,因为消息缥缈,时间窗口转瞬即逝。
现在没有公开说要点招,但小道消息不少,某天某个群说某校要交简历,大家就一窝蜂全去了,最后也搞不清有没有点招,总之,大家都跟着跑一趟。
教委的政策究竟有多少用?
教委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自己估计觉得效果不错,又有宣传,又有具体措施,结果是北京教委的官微翻车,家长各种愤怒的留言。
老司机冷笑一声,这么做下来,估计培训费更贵了。教委查违规,查人均面积、消防,好,不注册公司,全是口口相传招学生;大班不行就换小班,一对一。确实,培训费涨了,学生该上的培训没少上。
为什么?
只要小升初有点招,有这个口子,家长就会想着去试试。只要中考有分流,有全省或者全市掐尖的学校,学生就必须要拼命学。
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教委明明手里拿着指挥棒,偏偏不用,反而关注细节。比如,要保证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我看领导侃侃而谈,某些小学虽然8点20上课,但要求小孩早到学校,要上早读……
我就奇怪了,要求这1.5亿中小学生睡够时间,这件事多难啊。家长不让小孩睡,你教委有什么办法?为什么不直接把点招这个口子直接禁了呢?掐断所有人的念想?如果让高级中学只能分区招生,自然中考的激烈程度就下降,学生之间的竞争就少很多。如果能多几所类似清北这样的学校,高考的竞争也就不会这么激烈了。
还有,有些孩子喜欢奥数,有些孩子喜欢英语,有些孩子喜欢体育,这些都是没问题的,他们愿意上奥数,或者参加竞赛也没有关系,只要小升初是真正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学校不分重点班,不看奥数成绩,大家愿意去学奥数也没有关系啊。现在是学校还是以奥数为标准,然后教委把各种学科竞赛砍了。意思是说,脚痛就砍脚?
好像领导的想法跟我的不一样,也许我站得不够高,看得不够远。
上次看到一个故事,我不知道真假。我们建国初期的领导人,当时对教育的指示是:全部接管私立学校;废除贵族学校,跟人民子弟学校合一;干部子弟学校统一待遇,不分等级。
义务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产品,不分等级是合适的,尤其在大城市,有师资,有财力,家长也配合,能做好教育均衡。现在教育焦虑最厉害的是大城市,小城市和农村是跟风,把大城市的教育均衡做好,我想这个全民教育焦虑会好很多。
人的行为与多样性
很多事情的道理是相通的。
学过量子力学的人都知道,薛定谔的猫。一只妖猫,你不观察它的时候,它可以是死也可以是活,也可以是不死不活,但只要你观察它,这只猫的状态就确定了,只能是死或者只能是活。更普遍的,有观测坍缩,一个事物有很多个状态,但你观测了,那这个事物只有一个状态了。
神奇的量子力学,很多人肯定搞不懂。没关系,我们看看其他的。
在生物界,如果一块土地没有人类活动,那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人类在那里活动了,顺便还种点粮食什么的,那那地方的生态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麦、玉米或者水稻成了当地数量最多的植物。动物也会发生变化。总之,多样性急剧缩减。
就是说,一样东西,只要有人的行为,观测或者干预,都会让多样性减少。
进化中的效率和冗余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论,动植物进化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海洋减少,陆地增加,那动物就陆续进化出了肺,植物就从蕨类等进化到了种子植物;森林减少,古猿就从森林里出来,直立行走了。
这是非常有效率的进化,快速适应环境。
不过生物体还做了一件事。像人的不少系统都是双份的,双肺、双肾。这对于效率来说,并没有必要。人可以靠单肾活着。即便是单个的肝和胃,也是有冗余度的。割掉一部分的肝和肾,人还是能正常工作的。有时候把某个器官整个拿掉,其他器官也会有部分功能来代替那个被拿掉的器官。生物体的冗余度可以说是至少有三个层次。
这么复杂的冗余度安排,就是人给自己留的后手,主要是为了安全,在极端情况下,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
教育考核
大家会觉得奇怪,我聊这么多,跟教育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
教育部门的干预越多,教育生态中的多样性就越差,主管部门越追求效率、KPI,教育中的冗余度,也就是人为长远做准备的后手就越少。
现在大学被人诟病,唯论文、唯学历、唯文凭、唯帽子、唯分数。五唯是有不少弊端,很多学科疯狂灌水,但没有实际效益,不解决真正的问题,在科学上也没有真正的突破。
但是,如果不看论文,看什么?看大佬的脸色?青年教师们非常不服气。
根本原因就是教育部门对大学的各种评估和考核,而且这些评估和考核直接和个人的职称、收入挂钩。只要这些评估和考核有后果,肯定是大家就奔着指标去努力,人人都当做题家。大学都是做题家,学生又怎能幸免?
科研工作者们还会想着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吗?在没有解决好职称,对付各种考核之前,几乎没人能这么干。
中学也一样,对老师的考核很多,尤其是升学率。考核什么,最终只有这一项,其他项目就是寸草不生。
当办教育时总是要求一个结果,你想获得什么时,有些东西就永久失去了。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我们需要给教育留一点空,不需要事事考核,学校压力没那么大,老师压力也没有那么大,自然学生压力也不会这么大了。
大家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