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长大》中,胡可把两个孩子教育得不是很好,但是爱慕虚荣、很爱面子。在外面,她总说自己的孩子有多么多么的好。回家面对孩子,她却有点束手无策。她活在一种“幻境”中,也是挺不容易的。
因为一些事情,女儿离家出走。胡可找到女儿后,女儿说的一番话仿佛击碎了她的“幻境”,让她开始醒悟。
女儿离家出走
女儿高考没有考到理想的大学,一直有着放弃读书的念头。胡可却不想她放弃读书,有一种逼着她学习的感觉。这个年纪的孩子本来就处于叛逆期,父母越强迫孩子做什么,她可能越不想做什么。
她很喜欢跳舞,拿着读书的钱去报名舞蹈培训班的课程了。胡可知道真相,狠狠地批评了她,她的心里很不好受。
女儿学习舞蹈,是因为爸爸为她选择了国外的学校。胡可很快拆穿爸爸的谎言,让她认清现实。
胡可让她做她不喜欢的事情,爸爸也在欺骗她,她感觉整个世界都塌下来了。自己最亲的父母,居然没有一个是真正关心她的。她很绝望,离家出走了。
孩子的内心本就比较脆弱,父母还不关心孩子,让孩子在缺乏爱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可能就会出现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
第一种是孩子彻底绝望了,可能会意识到只能靠自己了。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特别的坚强。第二种是孩子觉得世界塌了,可能容不下我了。这个时候,孩子会做出极端的事情。大多数的孩子可能都是第二种情况,因为内心脆弱的孩子更容易做出傻事。
女儿的一番话让胡可开始醒悟
一个女孩子半夜跑出去比较危险,胡可很快追出去,在她经常呆的一个地方找到了她。她对胡可说了一些埋藏在内心很久的话,让胡可陷入沉思。
高中毕业的孩子,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不希望父母过多干涉她的生活。
女儿说出妈妈心中的痛,她说:“外公外婆干涉你的生活,让你过成这样,你开心吗、满意吗”?有些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什么事情都要给孩子做决定。他们忘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不希望有人过度干涉他们的生活。
胡可无言以对,便说:“让你读书,妈妈怎么可能会害你呢”?她仿佛觉得自己没有错。如果孩子反过来问一句:“读书这么好,你为什么不读书、不学习、不成长了呢”?这话一说,可能很多父母都会被打脸。
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分歧的时候,都可能会无意识地说出类似的话。父母总觉得自己的社会经验丰富、生活阅历多,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这可能就是他们说出这些话的背后的支撑。
少数父母可能忽视了这点,虽然社会经验丰富,但是这些经验是否适合当下的社会发展呢。时代变化很快,有些父母都没能跟上社会的发展,对新事物了解比较少。如果把以往的一些经验用在新事物上,可能就不管用了。所以,父母不要总拿自己的经验来说事。
女儿很认真地问胡可:“妈,我问你,你心里还有我这个女儿吗”?孩子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她感受到妈妈的爱已经很少了。
有些父母总觉得自己给了孩子很多爱,孩子却感受不到,获得的爱肯定会比较少。这样的爱是有问题的,但是很多父母意识不到,总活在特别的“自我”的世界里。他们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很少去尊重孩子,这样的教育很难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在女儿的心中,一直认为:“我高考没有考好,妈妈放弃我了,我就是妈妈失败的作品”。孩子的内心得有多绝望啊,都没有把自己当成人,而是一种“作品”。
孩子内心的绝望肯定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是慢慢累积的一种结果。在日常生活中,胡可可能没有太关注女儿内心的成长,也没有给到女儿太多女儿能够感受到的爱。即使胡可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仿佛也没用。
有句话叫:“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虽然父母陪伴在孩子身边,但是两人心与心的距离很遥远。父母根本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没有认真的去了解孩子。这样的陪伴,对孩子可能没有多大的益处。父母一定要融入孩子的世界,去和孩子共同面对很多事情,这样的陪伴才是高效的,才是孩子更需要的。
听到女儿说出的一些心里话,胡可陷入沉思。她挣扎了一下,既然你喜欢舞蹈,我们就考关于舞蹈的大学。她对大学的执念有点深,但是女儿依然不愿意。最后,妥协了,开始醒悟了。她对女儿说:“你想做什么事情,只要是正经的,我们都支持你”。
胡可终于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了,懂得尊重孩子的选择了,懂得放下自己的面子了,等等。教育孩子,这些可能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事情。
胡可为了自己的面子,一直让孩子做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而不一定是利于孩子的事情。这样的做法就是自私。自私的父母不太容易教育出好孩子。
女儿离家出走,胡可追出去找她,这是一种关心。女儿给她说的一些心里话,她听进去了,开始醒悟了。虽然醒悟得有点晚,但也是挺不错的。或许,女儿会选择原谅她之前的所有行为。
父母认错,就是亲子关系改善的开始。你是否也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