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题材的剧情最能吸引观众眼球,最容易成为爆款?
贩卖焦虑,收割话题,屡试不爽。曾执导过《半路父子》《海洋之城》《在远方》等热播剧的陈昆晖导演深谙此道。
陈昆晖最新执导的都市话题剧《陪你一起长大》,聚焦四个家庭为孩子打进重点小学,而操碎心的鸡娃故事,成功渲染了年轻家长们正在其中苦苦挣扎的教育焦虑,成为眼下当仁不让的爆款。
在好剧倍出的阳春三月,《陪你一起长大》稳站收视率榜单前几名。
习惯性焦虑,是这个时代的流行病。万一确实没什么焦虑,心里甚至不自觉恐慌,担心落后于时代的焦虑不请自来。所以,贩卖焦虑,总能轻易把现代人带入。
何况陈导演贩卖的,是让眼下年轻父母诚惶诚恐的教育焦虑。网友戏称这部剧“每一分钟都是奔着热搜来的”,事实看并不算夸张。
上下五千年,在中国绝大多数家庭,上一代习惯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将来能不能成才成功,成名成家,是衡量教育成败的唯一考核指标。至于孩子是否真的快乐,那都在其次。
再穷不能穷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投资孩子就是投资未来,拼孩子就是拼家长……金句叠出,不断刺激着你的感官和内心。
从《虎妈猫爸》到《小欢喜》,再到眼下正在热播的《陪你一起长大》,家有儿女的父母们个个像打了鸡血般。
从学习到才艺,从幼儿园到学校,从校园到校外,从凌晨到深夜,对孩子的那种严苛和狠劲儿,如果用到自己工作上,早就大步流星迈入成功人士之列了。
古有孟母三迁的教子典范,今有举全家之力,勒紧裤腰带豪掷学区房的壮举,你有什么理由不鸡血?
《陪你一起长大》中,4个没有学区房户口的幼升小家庭,为一个重点小学名额,各尽所能人尽其才,拼尽了全力。
优秀的教育资源杯水车薪,难道等着天上掉馅饼砸到你头上?抢,主动出击,是唯一的途径。
人比人气死人,娃比娃气死妈。
你家娃打游戏的时候,人家娃在才艺培训;你家娃旅游撒野的时候,人家娃忙着课外补习;你家娃睡觉的时候,人家娃在看书学习……
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自己家只有熊孩子。熊孩子今天佛系轻松,明天拿什么和别人家孩子拼?
海归>博士>硕士>985本科>211本科>普通本科,学历鄙视链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就那么现实。
上不了重点小学,就上不了重点中学,然后就上不了重点大学。走向社会,迎接你家娃的必是当头暴击。那种痛苦,比上个补习班要厉害得多。
现实就摆在眼前,孩子的未来似乎就掌握在你手里,佛系教育还是鸡血教育,有的选吗?你敢拿孩子的未来赌一把?
就像剧中苏醒的学霸老公奚彬,原来一直觉得孩子才那么小,健康快乐成长就够了。但放眼身边那些个顶个的鸡血家长们,真是怕了怕了,赶紧摒弃自己的教育理念,自觉身体力行投入到鸡娃战役中。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为孩子将来出人头地,父母多付出一些在所不惜。中国的父母,历来不乏牺牲和奉献精神。
为了孩子,离婚女人沈晓燕白天当超市营业员,晚上送外卖,一天到晚马不停蹄;全职太太林芸芸时间划分到每分钟,生生把自己活成最强家庭打工人;职场精英苏醒,在工作和孩子之间奔波,夹缝里求生存;二宝妈妈何景华每次辅导作业都像渡劫,甚至为儿子教育不惜和父母翻脸……
披着满身的焦虑,父母们操碎了心,拼尽了力。
然而不止于此,在鸡血焦虑的背后,他们还有一层逃不脱的矛盾和怀疑:放弃孩子童年的快乐,放弃自己的生活和追求,搏一个定数不可控的未来,正常吗?值得吗?放眼长远,鸡血教育一定比佛系教育,能帮助孩子走得更好?
哎呀,想到这些,心里的焦虑又冲上来,压都压不住。赶快去追剧,用别人的焦虑来缓解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