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还在腹中时,就被检查出骶骨处长了一个巨大畸胎瘤,就像坐在一个“巨球”上。父母辗转求医,希望为孩子赢得一次生机。日前,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多学科配合下,母亲顺利分娩,宝宝出生6天后安全切除了20公分的畸胎瘤。
怀胎十月,本是件幸福的事情。家住江夏的吴红(化名)在孕5月大排畸检查时,却发现了胎儿异常,宝宝骶骨尾部有个巨大畸胎瘤。
宝宝是流还是留?吴女士一家倍感焦虑和纠结。在产科医生建议下,吴女士找到了外科主任医师杨星海。杨主任仔细分析了吴女士的情况,胎宝宝除了患有畸胎瘤,其他器官情况和发育都良好。在与吴女士及家人沟通后,杨主任决定对胎儿进行定期追踪随访,待到生产后,再解决畸胎瘤的问题。
3月20日,吴女士临近生产,鉴于胎儿情况,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决定给她进行剖宫产手术,并顺利分娩出了一个5斤重的男宝宝。宝宝出生时仿佛坐在一个巨大的“球”上面,畸胎瘤有20cm×12cm大小,而且压迫了右腿的血液流通。
通过进一步的仔细检查,杨主任发现这个畸胎瘤绕着直肠生长,瘤体侵入肛门周围,“霸占”了原本臀部的位置。外科手术是骶尾部畸胎瘤首选疗法,但患儿的瘤子太大,情况复杂,手术风险难度高、风险大。
看着孩子忍受痛苦,吴女士和丈夫强烈希望能尽快手术解除危机,杨主任决定为患儿放手一搏。他带领团队进行详细的手术评估,弄清瘤体与直肠、脊柱、尾骨的关系,又先后分两次从畸胎瘤中抽取了300毫升积液,为孩子“减负”。
3月26日,杨星海带领团队为患儿手术切除畸胎瘤。患儿的畸胎瘤巨大,且侵入范围广,杨主任先为患儿抽取了980毫升畸胎瘤积液,然后切除整个畸胎瘤,同时还小心地保留了肛门周围肌肉,并为患儿做了臀部整形手术,术中避开了重要脏器和血管,几乎无出血。术后,患儿进入ICU治疗,宝宝在SICU医护团队精心的治疗护理下,逐步康复。4月6日,患儿恢复良好,转入普通病房。
“新生儿畸胎瘤中90%以上为良性。骶尾部是最容易发生畸胎瘤的部位,恶性的发生率5%-I0%。”杨星海介绍,骶尾畸胎瘤解剖位置较深 ,有的部分内外混合型或隐匿型,早期诊断困难,通常明确诊断时肿瘤已经体积很大,压迫邻近的重要脏器、血管及神经,手术风险极大。他建议,孕期一定要做好产检,如果发现问题,也不必焦虑,及时找专科医生评估胎儿情况。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郭琳琳 通讯员 温红蕾 黄洁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Qnews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青Qnews】所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