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总是想起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劳动与幸福之间是有一些必然联系的。习技育美,通过劳动习得一门技能,能让人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从而感觉到幸福感,内心建立起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美感,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青少年是民族、国家的未来,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高新三小“名校+”教育联合体以“五育融合新劳动,以劳育人促发展”为主导思想,指引学生用“开拓进取、探索创新”的劳动实践精神,在成长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突破自我、创造佳绩。
习技育美 让劳动与德育携手并进
“迎新年,享福饺”,做蛋糕、水果拼盘,“我是生活小能手”……多年来,高新三小的品牌德育活动里总是与劳动教育息息相关。自建校之初,学校就大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通过每个特殊的节日,将劳动与德育共同作为育人的根本。
“我是生活小能手”活动,同学们自己叠被子、系鞋带,锻炼生活技能;学雷锋纪念日,同学们走进社区,捡拾垃圾,弘扬雷锋精神;植树节,同学们又在校园里播种,期待着秋天一同品尝果实;六一儿童节,大家一起通过做水果拼盘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冬至到来之际,校园里饺香满溢,都是同学们自己劳动的成果……一系列的活动锻炼了同学们动手能力,增强了劳动的技能。而这些名校的先进经验和举措又复制到各个“+”校,各校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自己的劳动教育特色,形成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高新十小的校园里,结合“十全十美”的校园文化理念,学校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这个春天,低年级孩子体验了种植石榴树的快乐,中高学段的孩子们则开辟种植园、认领“责任田”,耕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作为新建学校,如何通过自己的劳动将校园装点得更美丽,高新十三小,高新十四小的同学们撸起袖子,开始做各种的手工和绘画,通过自己的劳动作品,将校园装点得美丽可爱,也从中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高新三小一分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竞赛,全面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学校开设了糖葫芦、水果拼盘、捏面人、捏面花、剪纸的等实践操作课,让学生在劳动中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而以“石榴文化”为载体的高新三十四小,每年在石榴成熟的季节,都会组织学生开展“摘石榴、品石榴”系列活动。师生一起享受劳动果实带来的甜美,也深刻地体会到了“石榴文化”的内涵。
开学伊始,高新三十八小的同学们正聚精会神的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航空“手艺人”胡双钱、练就手眼神功的顾秋亮、捞纸大师周东红等人,用一颗匠人之心钻研职业技能,深深地打动着孩子们,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只有那些热爱生活、精益求精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拓展人生的价值。
实践证明:劳技与德育的互相整合既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劳技能力的机会,又能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劳技和德育携手并进,才能丰富学生的人格内涵,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从而产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建构课程 让劳动与思政相互融合
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维度来看,学生良好品德的塑造必须“从娃娃抓起”,而“良好品德”的涵盖范围包括对劳动的崇尚与尊重。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作为教育基点,构建塑造学生良好品德的课程,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符合劳动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高新三小“名校+”联合体积极探索小学思政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家庭劳动教育指南,构建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各学校根据自然环境、人文风貌、学生家庭状况以及学生生活场景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方案与开发相适应的课程。高新三小“幸福劳动”课程,高新十小“美之意”劳动课程,高新十三小“润格娃娃趣劳动”实践课程,高新十四小“小鬼当家”课程……
这些课程紧扣新时代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目标,在实践中深化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3月23日,联合体又在高新十三小开展了劳动教育集体大教研活动。围绕“学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通过微型教学展示,专家点评课例,专题培训等环节展开。一年级微型教学《叠短袖我能行》,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收获技能。大家就如何让学生的劳动成果展示形式更丰富多元、学生评价环节如何更科学有效、劳动教育课怎么上、怎样和各学科渗透融合展开探讨,为构建更为丰富的劳动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家校配合 劳动与家庭密不可分
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劳动的习惯,高新十四小用打卡的形式展开家校互动,在家里,让学生展开“自我服务”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忙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包含整理书包、擦洗课桌、浇灌绿植、清扫垃圾、清洗简单衣物等,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在劳动中形成眼中有事、自觉劳动的习惯。
“自从参加家务劳动,孩子的独立性提高了,慢慢成长为有责任心的小男子汉了。”高新三十八小一位学生家长说。寒假期间,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家务劳动。他们或撸起袖子,大展厨艺;或手持工具,擦洗打扫……通过参与劳动,孩子们既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劳动的技能。
这只是联合体家庭劳动的小小缩影,每个学校都以不同形式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和家庭当中,劳动教育更需要家长的参与和引导。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参与劳动会占用学习时间,因此忽略了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也有的家长表示孩子总说学习任务重,不忍心让他参与家务劳动,有时孩子做得不好,自己还要重新做。
但只有在劳动中,学生才能获得难得的成长经历。在亲自动手、动脑,与他人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协作能力才能获得提升,责任心和成就感也会增强。
劳动课程在学校展开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不是孤立的课堂学习就能实现的。高新三小“名校+”联合体将劳动教育的触角延伸至家庭教育中,致力于学生健康成长和独立人格的培养,让同学们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克服障碍、付出努力、达成目标的成就感。(三秦都市报 王亭 记者 薛红红)
【来源:西安文明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