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在中医学里被称为“火性炎上”,宝宝的许多不适,都可能和上火有关。
中医认为,宝宝的体质被称为“纯阳之体”。宝宝们体质偏热,容易出现阳盛火旺即“上火”现象。
宝宝的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速,在正常状态下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一旦有外部原因打破了这种平衡,就容易导致上火。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宝宝上火的5大信号——
宝宝上火,会发出5大信号!
NO.1大便干结
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饮食不当或者受凉,都有可能会形成食积,继而引起肠道上火,出现大便干结的症状。
粪便硬结而量少,每隔3-5天才排便一次;且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排便时因肛门受干结粪便刺激出现疼痛而哭闹。
NO.2小便黄
若发现宝宝的尿液比平时的颜色黄,分量变少,这说明宝宝是胃部上火了,这也是体内缺少水份在尿液中的体现。
胃部上火还有可能引起积食、口臭等症状,通常还会引起肠道上火,出现第一条中的”大便干结“的情况。
NO.3 口舌生疮
如果宝宝无缘无故哭闹、烦躁不安、不愿吃饭、不愿喝水、用手不时在口腔附近触碰,爸爸妈妈就应该检查一下宝宝的口腔粘膜和舌头是否有疮或溃疡。
这是心火上炎的表现,小孩子心火旺一般是火热之邪内侵或过食辛辣、温补的食物导致的,而且大多数是实火,如果是虚火可能会低热盗汗、心烦口渴。
而在中医理论中,舌头和心脏关系非常密切,心火旺盛的宝宝舌尖泛红。
NO.4睡眠不安
宝宝睡觉时经常出现烦躁、不安、哭闹、易惊醒、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等情况,但又没有其它病症(像是白天总说热但后背没有出汗等),也可能是心火旺导致的。
NO.5眼屎增多
若宝宝突然眼屎增多,排除一些泪道、眼部的疾病后,可初步判定宝宝上火,中医认为,眼屎与肝气郁滞,虚火等因素有关,一般称之为“灼热”。
人体内一旦产生了积热,灼烧津液,眼部的津液损伤,蒸发得快了,就会导致孩子眼屎增多,颜色变黄。
给宝宝降火,要“温柔"!
宝宝一旦上火,会影响宝宝的正常饮食,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节。但很多家长往往会犯一个错误:
随便给孩子吃点“清火药”
一方面,清火药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内热的程度,久而久之,还会形成对药物的依赖。
另一方面,清火药本质上是寒凉属性的药物,虽是清火,可是也在损耗宝宝的脾阳,从而造成脾虚寒,寒极生热,从而导致内热反复。
那应该怎么给宝宝清火呢?
01
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可以快速提高有益菌的繁殖,防止宝宝食积上火;妈妈不能吃燥热的东西,以免妈妈上火导致母乳宝宝上火。
而奶粉喂养的宝宝,则应选用与宝宝体质适宜的奶粉,并在喂奶间隙多喂些白开水,可帮助缓解喝奶粉上火的症状。
02
增强宝宝体质
在空气清新的日子多带宝宝外出,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内正气,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保证足够的睡眠。
每日定时排便1-2次,都是促使宝宝体内积热的发散,提高抗病能力的好方法。
03
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
在辅食添加中多给宝宝吃些清火蔬菜或水果,少给宝宝吃大葱、辣椒、胡椒、油炸品、甜食等辛辣热气食物。
培养宝宝多喝水的习惯,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是在帮助清理肠道垃圾,如果宝宝不爱喝白开水,可以加一些葡萄糖或自己做鲜榨果汁。
宝宝下火小妙招——推拿
最后,当然离不了清火的推拿手法啦,小手推一推,轻松“下火”。
清天河水
平肝清肺
清胃经
清大肠
退六腑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清火的通用手法,根据宝宝的具体症状对应选穴,合理进行穴位增减,才能更快地改善宝宝的上火情况。
END
别走别走,还有今日宝宝降火小知识扩充——
火在肺里:肺热/咳嗽/咽喉痛
火在肝里:肝火旺/口干目赤
火在胃里:积食/口臭/尿黄
火在心里:口舌疮/失眠心烦
火在肠道:大便干/便秘
那么不同证型的小儿上火的调理,应该如何操作呢?日常养护方面具体又要注意哪些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