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发病与肠道功能紊乱有关?专家称洗涤菌群移植或可改善预后

近日,由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整合肝肠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守护星海·静待花开——‘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专题活动与防治自闭症论坛”在广州举行。会上,自闭症领域相关专家围绕自闭症的基础研究、临床诊疗、营养支持等内容进行主旨发言和讨论。

论坛现场

近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又称自闭症)发病率急剧上升。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自闭症患病率约1%,自闭症人群超1000万,自闭症儿童超200万,并仍以每年近20万的速度增长。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俗称“星星的孩子”,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行为方式刻板和异常的感知觉。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学系主任静进教授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自闭症的发病不能单纯用遗传或生理因素来解释,环境因素在自闭症发病的权重可能占到55%以上,也就是说“在一定遗传背景的基础上,是环境最终叩响了扳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学系主任静进教授表示,自闭症发病的原因不仅仅限于遗传或生理因素,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亦显关键。

自闭症患儿胃肠疾病发病率是正常人4倍

与会专家指出,肠道问题与神经问题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人体肠道上排列着1亿多个神经元,其神经数量跟大脑差不多,所以肠道有“第二大脑”之称。现代的医学观点普遍认为,肠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菌群功能强大,除了驱动免疫成熟和维持免疫稳态,还在神经递质、神经调节因子方面起着主要作用。

有研究显示,自闭症患儿胃肠疾病的发病率大约是神经发育正常人群的4倍。而仅限自闭症儿童,那些经常出现腹痛、喘息、腹泻、便秘或排便疼痛的儿童在易激、社交困难、刻板印象和过度活动方面比没有常见胃肠道症状的儿童得分更差。

探索洗涤菌群移植技术治疗自闭症

南方+记者获悉,在众多治疗自闭症的方案中,近年出现了一种新探索技术——粪菌移植。也就是说,自闭症发病或与免疫、肠道菌群相关,系统治疗全身症状可改善预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吴礼浩表示“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可能会引起自闭症的核心症状的改变,粪菌移植或将成为有效治疗自闭症的方法”。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何兴祥

据悉,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6年12月成立了微生态治疗中心,开始洗涤菌群移植(WMT)。截至2021年2月底,该中心共完成了洗涤菌群移植3898人次,其中自闭症患儿在接受洗涤菌群移植731人次。

尽管有少数自闭症患者在接受WMT治疗后出现了腹泻、腹痛等症状,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何兴祥表示,大部分自闭患者接受2个疗程治疗后病情有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记者】 欧旭江

【实习生】 罗俊敏

【作者】 欧旭江

健康生活圈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