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历,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已经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了。尤其是对于那些双非本科学生来说,情况可能更为糟糕。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考研的人数一年高过一年。2012年,考研人数创纪录地突破了470万,为历年之最。
同时,考研的分数也屡创新高。尤其是在今年,400+的学生比比皆是,400分进不了面试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即使进入了复试,对于那些志在985名校的学生来说,还有一道面试的关卡。在面试中,非本校的学生明显吃亏,尤其是那些双非学校的学生更是如此。
有位考生,报考的是复旦大学的电子信息专业。这位考生的成绩是435分,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在专业报考上排在第4位。
通常情况下,如此高的考分,即使面试稍稍不如人意,大概率也会被录取。但在这位考生这里,意外发生了。
导师问了2个问题,1,你有过做大数据的方面的经历吗?2,你只会应试教育吗?很明显,这两个问题都带有明确的导向性。
第一个问题,明确指出这位同学的本科专业不是相关专业,而是跨专业考研,第二个问题更是带有相当的歧视,暗示这位学生只会死读书。
应该说,这场面试一开始就决定了结果,导师对于这位同学的态度非常清晰,给予面试机会的原因只有一个,考分足够,但根本就没考虑过录取。
原因并不复杂,这位同学的本科是所谓的双非学院,考研中更是跨考专业,和本科专业没有任何的相关性,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双非学校的同学,为何报考985研究生的难度这么大?为何会受到种种歧视?无非是这么几个原因。
l双非学生在高考中发挥不出色
应当承认,双非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并不出色,至少和那些考入顶级985高校的学生不是一个档次,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尽管其中或者有很多的原因,比如各地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或者有的学生开窍比较晚,又或者有的同学在高中努力程度不够。
但无论如何,这些学生在高考的时候发挥不理想也是客观事实。从导师的角度来说,更希望招收那些一路优秀上来的学生。
这就像重点高中在选择生源中,更愿意接受那些初中名校毕业的学生一样的道理。谁都希望自己带的学生更优秀,这点无可厚非。
l跨专业考研问题多多
跨专业考研的情况比比皆是,但在很多情况下,跨专业考研非常困难,尤其是那些对本科基础非常重视的学科来说,成功的希望并不大。
尽管这些跨考专业的同学,在专业分数上也相当出色,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成绩并非系统学习,多半是为了考研而准备,也就是所谓的应试。
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属于迫不得已。毕竟跨考专业的学生,在本科学习上不具备相应的条件,连正常上课都无法满足,更不要提所谓的实验和课题了。
跨考专业本来就很困难,如果是双非学校的学生,无疑是雪上加霜,难度相当大。在面试中,常常会遇到极不公正的待遇。
l双非考研,志不在科研
读研的目的非常清楚,就是为了从事科研工作。但在现在这个环境中,考研的动机变得非常复杂,考研未必就是为了喜欢科研。
相当部分学生,考研只不过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以便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他们本身对科研并没有任何的兴趣。
在这部分学生中,不可否认的是双非学校的学生占据相当部分,原因很简单,双非学校的本科身份并不具备竞争力。
因此,部分双非学校的学生,会在考研中把985院校定为目标,在提升学历的同时也提升学校的档次,以便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
一些思考:
考研和高考一样,名校效应依然存在。无论本科毕业于何种学校,绝大部分学生依然希望自己能够考取985院校,甚至是顶级985的研究生。
在这方面,本科非名校,甚至是双非的学生天然不占优势,这是很难改变的事实。毕竟像上海财经大学这种采用双盲选择的高校并不多。
在高分考生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高分未必就代表着录取。复试极端重要,是否了解所报考的专业,是否具备专业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后结果。
双非学生,报考985高校,已经是难度考试了,如果跨考专业,尤其是跨考对本科专业极端依赖的专业,无疑会让难度呈几何级数上升,成功的希望自然也大大降低。
因此,对于双非学校的学生来说,报考985高校自然没有问题,但最好不要跨考专业,如果实在需要跨考,也必须选择那些对本科基础依赖不高的专业,以保证最大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