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三个不得”,小学严格免试就近入学,学区房看来还是有用。
教育“内卷化”的今天,孩子的教育成长究竟该如何抓?这恐怕是每一对年轻的家长,都不得不面对的家庭生活之现实。
回想自己抓孩子教育的历程,尽管持续了近二十年,不过当初的点点滴滴,如今历历在目。孩子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每天定时听听轻音乐、儿歌、小故事等等,进行所谓的胎教。虽然有胎教根本没有任何用处的说法,可自己依然无怨无悔地坚持着。
孩子降生以后,按照老一辈的说法,要测试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子。我就专门把人民币、笔还有1只玩具放在一块,让孩子自主抓取,没想到小家伙直接就抓起了那只笔,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乐得合不拢嘴。
再后来,与其他家长一样,在孩子未入园的那段日子时持续“填鸭”,给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当然校外补课也不能少,各类兴趣班什么的也在坚持上。不过孩子还是挺争气,从小学到高中一路走来,还真是学霸一枚。
当然,陪伴孩子成长的那些日子,教育似乎还“卷”到如今这个地步。
胎教、择校、持老师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反正大家都在搞;未上幼儿园的那段时间里,谁家不给孩子报几个兴趣班啊,什么机器人呀、绘本呀、舞蹈呀,也不管孩子愿意与否、培训有没有效果,反正一律先报名缴费,弄上一个学位再说。经济实力强的家长,早已悄然买下了学区房,只等孩子入学年龄的到来。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教育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不过,家长们似乎也会更加变得焦虑了。不给孩子弄到名校、好班,家长的心不安;不给孩子弄几个奖项、荣誉什么的,家长的心不甘,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地赢在教育的起跑线上。
如此一来,孩子疲惫,家长辛苦,经济压力还不小。关键是有些小孩子,小学的门都还未跨入,就已经讨厌起各种各样的学习来,一提到上培训班就发脾气、不愿去。
好在这一切,各级教育部门都看在眼里、心中有数,还专门出台文件对相关行为进行规范。教育部下发的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很有针对性。
根据文件精神,各级各类小学都不得举办学前班。以前我一直疑惑,自己孩子都是上过学前班的,后来怎么听说就没有学前班一说了,直到现在才明白,原来是不加重幼儿的学习负担,不允许针对学龄前儿童搞所谓的过渡性教学。
小学不准办学前班,那幼儿园可以办吗?教育部文件对此也明确“三个不得”:一是不得提前学小学的课程内容,二是不得布置读、写、算之类的家庭作业,三是不得设置学前班。意思还是那个意思,不能给学龄前的幼儿增加负担。
现在回过头来看,确实不应该在前龄前对幼儿进行所谓的知识学习教育,保证孩子上学后真正的零起点学习,这有利于孩子持续保有学习兴趣和动力。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能体会到教育部的这番苦心?
管住学前班的问题,当然小学招生的环节也得管住。教育部的文件要求,小学务必严格执行就近入学的规定,而且务必做到免试入学,严禁以所谓的考试成绩、竞赛成绩、获奖证书等作为小学招生依据。
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严禁小学在招生环节选拔优质生源。不准选拔生源,而且严格执行就近入学,那另一个问题就出来了——学区房。就近入学,当然是以户籍依据为依据呀!哪家的住房划在学校的招生区域,哪家的孩子就可入读。
办公室的同事老是在纠结,要不要给孩子买一套学区房。我老是调侃他,说要多准备些银子,至少要买3套学区房。为啥呢?小学要一套,初中要一套,高中当然也得要一套啊,不然又如何保证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都可享有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呢?
同事看到的我的打趣,自己也笑着承认:你说的倒是事实,确实应该买3套学区房,可是没那个经济实力呀!
上海市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名校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的做法,一度让那些花高价买下学区房的家长很是痛心。曾经斥巨资好不容易买下的学区房,到孩子读高的时候,却不管用了,甚至还推动学区房交易走出一波下降的价格,不少家长悔不当初。有的媒体甚至还在评论中称,说现在学区房真没多大用处了!
学区房真没多少用处了吗?或许,在上海等地的普通高中招生,学区房的积极作用正在下降,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招生来说,学区房的价值仍然摆在那里。因为学区房系上了一条“安全带”,就是小学和初中的就近入学的原则。
教育部在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工作意见中,再次重申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无疑是在向家长表明,学区房的价值仍然在那里。如此一来,家有学区房,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说,远比那些考试、竞赛成绩以及奖项、荣誉证书什么的,更加实在和有用。
经济上有实力的家长,尽早去心仪的小学周边转转,看看有没有眼缘的学区房,看中了赶快下手吧!当然,经济实力不足的家长也不必焦虑,没有学区房的加持,就在孩子的思维、学习、生活习惯上多多费心吧,聚焦时间和精力,辅之以有效地教育陪伴,同样可以实现“大春的损失小春补”,为孩子的成长成才插入腾飞的翅膀!
你会为孩子安排学前培训吗?你会为孩子购买学区房吗?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