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是国际知名数学家、“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先生的亲述自传,讲述了丘成桐先生如何从一个“汕头来的穷小子”,成长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数学皇帝”(《纽约时报》盛誉)的人生历程。
“我经常鼓励学生去读名人传记,了解著名学者如何学习、克服挫折和开拓新的方向。我的专业虽是数学,但在阅读其他学科名家的成功经验时,也会深受启发。”在一次讲座中,丘成桐先生如是说。
一方面是因为我自己的孩子非常喜欢数学,希望能够借鉴大数学家攀登科学高峰的经验,毕竟这比读年轻学霸们的经验之谈更丰富,也更有高度;另一方面,我知道包揽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马塞尔·格罗斯曼奖这四大奖项的科学家,全世界仅有丘成桐一人。同时听闻“丘成桐先生不仅是后辈求学问道的标杆,也是后辈修身为人的典范”,所以对于了解这么伟大的灵魂,我兴致盎然。
图左为丘成桐
和绝大多数自传一样,本书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从1949年4月4日出生开始着笔,叙述颠沛流离的童年,14岁时父亲遽然离世;20岁远渡重洋、初履北美;年仅22岁即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及至27岁,破解世界顶级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并被提升为斯坦福大学数学教授;30岁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终身教授;33岁获得菲尔兹奖;36岁获麦克阿瑟奖;38岁受聘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并且是该校有史以来兼任物理系和数学系教授的唯一一人……
书中记叙了丘先生1979年接受华罗庚邀请回国的经历和心迹,以及1998年发起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2015年“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在清华大学揭牌成立。这些分别记录在《故里难通》《矢志兴中》和《庞氏余波》等章节当中。
但是本书并非个人闪光履历的堆砌,因文笔之优美,叙述之坦诚,思考之高深,情怀之高尚,以及学贯中西、融通文理之大家风范,令读者读来实有如沐春风之感。
在有些人看来,丘成桐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我认为,在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看这个人的动机,或者一部分人对他的评价,而是看他实际做了什么。而读自传的时候,我最看重的是我能从中学习和借鉴什么。
掩卷沉思,有两方面我认为最值得为人父母者借鉴。第一,借鉴传主是如何获得充沛的内驱力。《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外驱力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是什么样的因素激发了传主做学问的渴望呢?第二,除了动机和立志还不够,怎么样才能做好学问,我想也是很多读者渴望了解的。
小学六年级时,传主逃学半年,每日与小伙伴在外游荡,“甚至当了一小段时间的青少年罪犯”。从一个缺乏内驱力的学生蜕变为一骑绝尘的优等生,需要有一些助力和契机。根据传主的讲述,我总结以下五个重要因素。
第一,入读好学校。
传主初高中时非常幸运地入读香港名校培正中学,因此得到一些特别优秀的老师的指点。尤其是“水平奇高”的数学老师,让传主从初二开始,“尝到数学的真正滋味”。与之对比的是,传主的哥哥成煜虽然小升初成绩更好,但读了比不上培正的官校,后面的人生道路就截然不同。传主对此非常感恩和珍惜。“中学时的训练对同学有很大的好处,培正中学出了不少数学名家。我们中学的老师在代数和数论方面的涉猎比较少,培正的同学在这方面的成就也相对地比较弱,由此可以看到中学教育的重要性。”好学校常常有好老师,帮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与美,从而激发对学习的渴望。
少年丘成桐
第二,来自师长的关爱和赏识。
比如初中班主任潘燕霞老师在了解到传主贫穷的家境之后,给予的“垂怜”和关爱,使传主“发誓努力要做个更好的学生”。以及之后提到的周庆麟、萨拉夫、陈省身、小林昭七、萨拉森等师长也十分赏识传主。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 传主在年轻的时候遇到这些“贵人”既是一种幸运,也是自身努力和表现优秀的结果。同时,这些关爱和赏识作为一种正向反馈,也极大地激发了传主学习和上进的内驱力。
第三,同伴和榜样的影响。
传主在序中专门提到了郑绍远、徐少达和王彬等好朋友,后文又提到“(徐)少达是我见过最出色的人”,可见这些人在传主的青年时期给予了他珍贵的友谊和正面的影响。培正中学的校友萧荫堂,比传主大六岁,后来也在美国成为著名数学家,“他在公开考试中的等级和分数之高,皆是前所未有的”。我想,这么一位优秀的校友于传主而言,是隐形的竞争,也是一种激励。
另外,传主也受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影响,“在偶然的情况下,接触到华罗庚的书,使我更添动力”,“如果说当时华罗庚的书,使我在父亲走后的绝望和空虚中看见了方向,找到了热切追求的目标,这并非言过其实”。另外,他也提到1964年杨振宁去香港做演讲,“虽然没法去听演讲,但从报纸上能读到部分内容,深受鼓舞”。
华罗庚与丘成桐在香港合照
第四,父亲的期望和精神力量。
传主14岁时,遭遇到巨大的人生变故,即其父亲骤然离世。他说:“这时我有种强烈的欲望,要使父亲以我为荣,虽然他已不能亲眼看到。14年来父子在一起的日子,他对我的信心从不动摇,而我却不能常常符合他的期望。”
很多名人在年轻时遭遇过父亲或者母亲去世的重大变故,比如陈景润10岁丧父,李嘉诚14岁丧父,居里夫人10岁丧母,马克•吐温12岁丧父,这样的例子非常多。但是面对重大挫折,是消极懈怠,还是愤发向上,选择权在于我们自己。传主之所以能选择后者,我认为是因为父母给到的爱的营养足够丰富,才能令其精神之树根深叶茂。
丘成桐与父亲邱镇英
当《美丽心灵》的作者娜萨在《纽约客》杂志发表《多重的命运》一文,对传主进行负评和攻击时,传主说:“虽说是令人生厌的一幕,但人生曲折多艰,更苦的日子我也尝过了。父亲的去世是迄今我尝过最痛苦的经历,和它相比,这次不过是小小的刺痛罢了。” 在《开讲啦》的讲台上,丘成桐亦曾说过:“有些人想攻击我,有些人想对付我,我讲我在当年,14岁那年这么无助的时候,我都能够成长,我不怕任何人。”或许一个人最温柔的软肋也是他最坚强的铠甲吧。
“我相信他(陈省身)是为我着想,可是说到底,我还是要依靠父亲的教导立身处世”,作为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在与论文导师发生价值观冲突时,传主选择了父亲的教导,我想这就是传主所说的“父亲精神的感召”吧。巨大的人生变故不可借鉴,但我们能够借鉴的是,要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一些精神的力量,这些力量会鼓舞和支持他们的一生。
丘成桐与陈省身(左)
第五,母亲的爱、眼光和坚毅。
传主父亲去世之后,舅舅建议他母亲让孩子们辍学养鸭,遭到他母亲的断然拒绝。“她和父亲的想法一致,相信求知和修身比赚钱重要”,“回顾母亲的一生,她受到威胁时所显露的力量和决心,着实令人吃惊”。在那种极端贫困的境地,丘母坚持让孩子们上学的决定需要非凡的眼光和卓绝的意志。
全家摄于沙田车站
“有人说我之所以出奇地坚毅,这种特质在解决数学难题时会展示出来,我相信部分继承自母亲。”正是因为母亲的表率,在最艰难岁月中的持守到底,给传主做出了最生动的示范。我想一个人的成功最重要的不是他是否过过苦日子,而是他面对艰难困苦的态度。扪心自问,作为母亲,我们有没有给孩子展现出面对困难处境时的乐观和坚毅呢?
*正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期与您分享
《下篇|几何人生,如何一骑绝尘》
总策划 / 赵媚
编 审 / We领读·悦读组
排 版 / 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