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一直都是我们人生的一件大事,尤其对于孩子的饮食,家长更是无比在意,他们时时刻刻都担心孩子会不会因为吃饭受到委屈。
当孩子在家的时候还好,自己能够多照顾些,给孩子变着花样做饭吃,可到了幼儿园,恐怕就没这种待遇了,那么孩子还能吃好吗?
但其实,孩子在幼儿园吃饭的状态远远要高于在家里,这到底作何原因呢?
“妈妈,我觉得学校的饭更好吃”
莉莉自从为人母后,整个人就变得极为细心,尤其在孩子吃饭这方面,她特别担心因为自己做饭不好吃摄入不足,而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因此,一日三餐莉莉都变着花样给孩子去做,但孩子似乎一点都不理解妈妈的苦心,有的时候给面子的情况下,才勉强吃下一碗饭,对此莉莉就更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饭的状态了,直到有一天莉莉私聊老师得到了这样的答案。
老师直接给莉莉发过来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宝宝吃了两碗米饭还意犹未尽的样子,让莉莉既振奋又沮丧,她深刻地开始怀疑自己厨艺是不是太差了。
等孩子回家后,她问起了这个问题,孩子给的回应斩钉截铁,“妈妈,我觉得学校的饭更好吃”,这便再一次打击了妈妈的自尊心。
通过和闺蜜取经之后,莉莉才明白这不是自己做饭好不好吃的问题,实际上却是一些客观因素导致的。
孩子们为何会认为幼儿园的伙食更好?
其实孩子会觉得幼儿园的伙食好,并不是一种巧合,而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三个。
▼幼儿园饭菜清淡量小,符合宝宝口味
幼儿园的饭菜更习惯于轻量型,且口味普遍清淡,这两点就很适合孩子的口味,毕竟量小的饭菜让孩子吃起来也更有成就感。
而且小孩子也不喜欢重口味的饭菜,但在家庭中,家长做的饭更加适应大人的口味,就避免不了口味重的情况。
▼“群体效应”起作用
在幼儿园有这样一个效应,即“群体效应”,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孩子们之间具备竞争意识。
一个人吃饭可能不香,但大家一起吃饭时,孩子们一定会受到环境的渲染,加快自己吃饭的步伐,同时会自动给饭菜打上一层香甜可口的“滤镜”。
所以孩子对幼儿园的伙食有位偏爱,很多时候并不是饭菜的问题,而是周围环境的问题。
▼学校的规律作息帮了大忙
孩子们在学校的作息一般是很规律的,吃饭,上课,活动的时间都是固定的,期间没有零食,也不像孩子在家里的时候,想干什么干什么。
例如说吃东西这方面,孩子吃饭的时间总是随着自己的性子,甚至不断地补充零食,这样一来,孩子在家自然吃不下什么东西了。
幼儿园的育儿方式,也可以应用于生活
既然幼儿园这样的育儿方式对孩子是友好的,我们也不妨来让其应用到孩子的生活当中,相信一定是有很多益处的。
首先,固定孩子吃饭时间
最先开始注重的就是孩子的吃饭时间,家长可以要把这份时间固定起来,每天就那么几个时间段用来吃东西,其他时间孩子想吃轻易是不能触碰这个底线,慢慢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次,避免喂饭、吃饭看电视等不好的坏习惯
另外,培养孩子在吃饭方面的好习惯尤为重要,因为当孩子在吃饭中有了不好的习惯,其在吃饭上的热情就会减退。
就像是喂饭以及吃饭期间看电视这样的习惯,都不是好的习惯,孩子一旦习惯喂饭,当自己吃饭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投入了,且吃饭看电视容易分散注意力,更会将吃饭的时间无限延长。
最后,给宝宝吃小零食也要控制一下
零食在宝宝的生活中并不是说完全不可涉及,只是家长给宝宝吃零食的时候需要控制一点,一旦零食吃多了,他们便不喜欢吃饭了。
良好的生活习惯,离不开坚持和约束
想要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和家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家长的坚持和对孩子的约束,家长不要心软,这是为了长久而规划的。
孩子有不良情绪很正常,关键的是家长要帮孩子进行调整,一旦孩子开始适应了,这份好习惯也就保持下来了,之后的吃饭环节也就更轻松了。
每日一问:你家的孩子在吃饭方面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