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英语这门科目的根基却发生了动摇,隐隐有要被剔除“三大巨头”之列的趋势。
最先做出表率的是辽宁省,辽宁省教育厅下发中考改革的方案中,便包括了对英语这门课的改革。具体方案是“施行降分”,且降分幅度颇大,整整20分。
教育厅对于英语学科的改革一经下发,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些人觉得早就应该将英语从“三大巨头”中摘掉,降低分值比重;而有些人则认为此举大为不妥。
凡事的发生都有其两面性,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观念和制度,社会舆论都呈现两极分化,而如今对于英语的改革问题上,这种分化愈加严重,学生、家长、老师各界的意见向左,无非是两个方面:支持英语降分以及反对英语降分,自从下发了中考改革制度,社会上对于这两方面的争辩从未停止过。
反对一方:英语始终为世界通用且最重要的语言,不得不学
(1)英语为世界通用语言
我国之所以把英语列为必学科目,那是因为西方国家的科技水平以及社会发展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所以英语在国际语言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而然地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2)未来工作的需要
伴随着中国的发展,国内很多公司都与国外的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合作,世界经济一体化把各个国家联系了起来,每个国家都不可能独自发展。
合作的前提,便是需要用英语进行沟通,所以在未来很多公司中进行工作,英语是不可避免且非常重要的,学会了英语,便意味着在未来的工作中多了一份保障。
(3)更好地与世界融合
学习英语,不仅仅可以与先进的技术和思想进行交流,也会帮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大舞台,这绝不是单单向往西方世界的科技水平,但却是我国走向世界最强有力的工具。
世界的顶尖技术大部分都掌握在西方国家手里,只有学会英语这门语言,才可以与外国人进行交谈,如果想在自己的领域里进行深度钻研,那么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国外的理论知识,真正融入到世界这个大集体。
倘若你不会英语,那你只能与世界先进的知识失之交臂,永远做一只井底之蛙。
对于英语的学习,不禁想到了周总理的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分数,为自己考取学校添砖加瓦,更重要的是学会一门重要的语言,为祖国、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支持一方:英语科目地位下滑,在国人心中失去了原本的分量,原因很现实
所谓英语地位下滑,并不是说英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重要了,而是伴随着我国的发展,国人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英语在我国人民心中逐渐失去了本有的分量。
大家出现这样的观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我国社会和教育发展,人民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入大学的校门,踏入高等学府。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英语并没有什么帮助。
(1)大学专业与英语没有关系
进入大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选择的专业,而大部分人的专业都与英语没有关系,所以很多人自从进入大学,索性将英语放在一边,专心地研究自己的专业。
(2)大部分人未来用不到英语
长辈人嘴里说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等,并不能通用于我国所有学生身上,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出国,或者自己的工作需要英语的人,那仅仅是少数的一群人。
大部分的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都与英语没什么关系,所以这也导致了学生们对于英语的不重视。
改革是一把“双刃剑”,中考英语的变化具有两面性
1.改革的优势
我国推出的英语降分政策,正好解决了新老观念出现的对抗这一难题,对于面临中考压力下的孩子们,英语的降分无疑使他们松了一口气,也为父母们减轻了一份担忧。
英语的降分,不仅仅减少了孩子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压力,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学习自己感兴趣学科的时间。
我国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本应在释放天性的年龄却被家庭作业牢牢地束缚在课桌前,孩子们面对学习的压力代替了他们脸上纯真的笑容,自从升入初中孩子们自由的时间便骤然减少,适当地减少孩子们的学习压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2.改革的劣势
正如前文所提,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有优势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劣势。
▼有些孩子因为英语的改革,有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相反,随着英语的降分,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减小,从而导致玩心更重,学习成绩下滑。
▼并且,那些想要靠英语来拿分的同学更是大失所望,英语本是他们的优势,但却因政策的改革与其他人之间的差距缩小,失去了自己的长处。
▼人在年少时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阶段,在初中时若不打下英语的基础,升入高中所需面对的压力将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