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学校、社会是当今人类生长过程中的三大要素,文化底蕴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缺少了人文底蕴不成其为人。在三大要素中,家庭因素占主要成分,学校其次,正常的人生家庭始终环绕,在学校里生活了十几年,是一个人形成自己价值观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处在三大要素的中心位置,虽然有时不能起主要作用,但其位置不能小觑。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教育者应当直视学生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道为先。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者不能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与学生平起平坐,要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是雅斯贝尔斯教师观的基石,也《什么是教育》开篇第一句话。有了这个基础,教育者提出教育方针,教学计划,教学策略就不会脱离学生的实际,面向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一个人的一生的价值定向由环境和爱的方式生成。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雅氏提出以上观点的缘由是现代社会的教育恰恰阻碍了爱的交流,教育的功利化,教育愿景的短视。所以,在整本书,雅氏反复强了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铸造功能的融合,反复推敲教育的本源所在。
现代社会学生感觉生活非常严峻,在大部分小学生当中都表现出了生活的无趣化,这是一种非常极端的现象,花一样的年华,却看不到阳光,这是人类的悲哀。亟须对这一现状做出改变。因为对学生而言,现在比将来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们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发展的充分性。只有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为完整的人生不懈努力和对自身不断超越的前提下,才会实现自己将来的幸福生活。
所以,小孩接受教育不是教育的本质,而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良好的自我教育,才是真正伟大教育的前提。学生应该在与师进行友好的沟通的前提下进行爱的交流。在自我的醒悟中获得灵魂的升华,并且在其人生中能够贯彻始终,而不能要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习中再进行一次扬弃的过程,那是在走弯路。
我一直是这样贯彻我的教育行为,雅斯贝尔斯是我的良师,但我知道,我一个人无法去改变社会,在金钱当道的社会中,也无法去影响另一个人,我只能在狭窄的道路上潜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