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多了思想自然改变
来源:环球财经文摘
国人的高学历占比被高估了
先来看一下我国的学历分布情况。我们使用1949年以来,历年小学、中学、高中招生数的加总数,除以2017年的人口数,来简单模拟小学、中学、高中学历的人口占比。
由此可以看出,学历分布略微正偏,高学历占比其实远低于大家预想的水平,比如本科学历只有4.23%、专科学历只有3.93%,即使是高中学历,占比也仅有18.92%。而小学学历的人口占比超过了100%,这说明使用历年招生数计算学历占比,数据是高估的。也就是说,实际本科生学历的人口占比,肯定要比4.23%还低。
只要是本科生,就碾压了97%的中国人
中国大学教育的二大转折点,分别是77年恢复高考和99年大学扩招。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累计毕业的大学生,大约有1亿人,去掉一半的专科生,本科生的数量大概在5000万人。看起来的确很多,但中国的人口总共是13亿人,本科生占据总人口的比例是3.69%,换句话说,只要你是本科生,你就碾压了97%的中国人。
小时候,大人每次谈起考大学,自己总会纠结到底上清华还是北大,后来才明白当时的想法是多么无知,在中国本科生已是寥寥无几,211和985更是凤毛麟角,2017年211大学(包括985)在全国录取的总人数约为45.5万人,全国共有900多万考生,全国平均录取率约为4.84%。在广东的录取率为全国最低,仅仅2.74%,最高的北京录取率也只有13.99%,所谓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实毫不夸张。
美国大学理事会就各国大学生比例在全球16个国家进行了一次调查评选,结果显示,在25-64岁的青壮年人口中,俄罗斯是54%,加拿大是48.3%,日本是41%,美国是40.3%。中国15至59岁的人口中,拥有大学学历的,只有18%。
这结果一定很出乎你的意料,你一定以为在中国本科生都有已经烂大街了,明明自己身边的同龄人都是大学生,这是因为大家都有认知偏差,当我们根据自己和周围小团体的情况去推测整个社会时,会导致对社会的认知出现偏差。
了解了中国的学历现状,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人大肆鼓吹读书无用论。低教育程度群体出于自身利益与社会认同感,当然会极力贬低教育的价值,而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总爱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态度。学好数学有什么用,会加减乘除基本运算就足够了。学好英语有什么用,反正平时又不和外国人说话。学好语文有什么用,认识基础汉字,阅读交流无障碍就差不多了。诸如此类的观点,不过是用精神胜利法聊以自慰罢了。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国人比你想象中的穷
“煎饼大妈月入3万”、“实习生月入5万”、“月薪一万是讨饭”、“年薪10万的”……网络中总是充斥着这样的新闻。整个舆论都都在制造一种中国很富有的假象,这不过是媒体贩卖焦虑收割流量的套路罢了。如果用数据拨开浮云,你会发现真实的中国并没有自媒体描绘的那般富有。
事实是中国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富有。据国家统计局在2019年1月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也就是人均月可支配收入327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也就是人均月可支配收入1218.5元。如果将全国居民人数五等分,我们可以更直观的看到收入水平的分布情况。
全国人口中收入最高的20%的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为64934元,由于中国的薪资分布呈偏态分布,少数极富者会将整体水平拉高,这意味着年收入在6.5万元以上的,都还不到10%。
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年可支配收入达到6.5万元,你就打败了90%的中国人。
国税总局规定,个人年收入超12万元,都是需要申报的。在2017年,申报人数在1500万人左右,1500万人占中国人口多少比例?1.1%不到,也就是说如果你月入过万,你就打败了99%的中国人。
在五等分中,“低收入组”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958元,平均下来,每月收入不到500元。5958元,还真谈不上贫困。中国的贫困标准是每人每年2300元,以这个标准计算,2017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046万人。当你花几千块钱买一台手机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这可能是3000万人全年的收入。
然你可能会认为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距大,那些贫困的地方拉低了整体收入水平。那我们就把眼光聚焦到发达地区。这是全国可支配收入排名前十的地区,算下来只有4个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000元/月。
拿魔都上海举例,作为全国的金融贸易中心,去年上海人均收入是全国最高的。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8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4365元,算下来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竟然不到5000/月,工资性收入竟然不到3000/月,这数据是不是和你的认知存在很大偏差,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生活在上海的都是光鲜亮丽的都市白领,出入高端写字楼,月入过万都是标配。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是城乡收入差距太大。比如,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平均收入是农村低收入群体平均收入的4.3倍,农村的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还达不到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9年的405元提升到2015年的31790.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60.2元提升到10772元,城乡收入的差距在绝对量上不断的扩大,二者之间的差距已从244.8元上升至21018.3元,二者之间的相对差距虽然在近几年出现下滑的态势,城乡收入比由2009年的最高点3.33下降至2015年的2.95,但是相对差距依然保持在较高的位置。
理想的社会结构应该橄榄形,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顶层与底层之间的缓冲,也是维持社会整体稳定的中流砥柱,当它成为社会主体时,有助于舒缓对立的两极因贫富差距造成的矛盾,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看到向好而生的希望。
现在的社会结构却是金字塔型,而在未来很可能演变成沙漏型。少数的精英们高高在上占据顶层;享受着最好的资源和服务,大量的平凡人挣扎在底层,一边仰望一边绝望;中产阶级夹在中间患得患失进退两难。
这种结构导致社会阶级日渐固化,上升通道变得狭窄,草根寒门的逆袭之路举步维艰。长此以往,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失去了积极向上的斗志,安于现状故步自封,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颓废的气息,当下流行的“丧文化”、就是这种环境下的产物。贫富差距如一把利刃,把中国割裂成一个折叠世界,所有人都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你对真实的中国一无所知
之前这张揭示中国真相的图片刷屏了,这让很多生活在都市的人感到难以置信,我们总是习惯根据自身周围的情况去推测全国,狭隘的以为全国各地的城市都是车水马龙高楼广厦,月入过万是职场标配,本科生已经烂大街,可是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事实是你对真实的中国一无所知,这跟晋惠帝司马衷不理解“没饭吃、为什么不吃肉”是一个道理。
就像柏拉图说的,很多人从出生开始就呆在自己挖的一个洞穴里,我们所见的世界只不过是被阳光抛到洞穴墙壁上的影像,而我们这些洞穴的居民却把它当作是真实的世界,因为我们没有见到过其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