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迎来恢复建系40周年
院系面向社会各界人士
及该院系广大院(系)友
征集他们的故事
与大家分享
40年,一个并不算短的时光,有很多人、很多故事沉淀下来,宛如一个个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浩浩荡荡,气势恢宏,奔向远方。40年来,每一个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人,都是这条大河的一份子,每一个教育科学学院人,都有很多精彩感人的故事值得书写、值得回味、值得提炼成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文化和精神。
从“教科院现象”看教科院精神
王北生
2020年是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980年恢复招生,1999年在教育系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科学学院,以下称教科院)喜迎恢复建院40周年华诞。作为从1982年7月入职的一名老教师,我几乎见证了她砥砺奋进,拼搏发展的历程。经过40年的发展,取得了英才辈出,桃李芬芳的发展成果。学院因人才培养工作成绩突出,一直被传为佳话,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教授称之为“河南大学教科院现象”或“教育系现象”。
一、河南大学教科院现象
“河南大学教科院现象”可从多方面去阐释解读,我感到突出的具体可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现象,即人才培养成果突出;二是学科现象,即学科发展又好又快;三是学会现象,即专业学会引领发展。这三个方面展示了教科院的实力和成就的立体形象。
人才现象:人才培养成果突出。河大教科院现象主要是指人才培养成果突出,这是被传为佳话的主要表现。从1980年恢复教育系以来,教科院培养了大批的专家学者、领导管理干部和基础教育工作者。从规模较小的教育系或教科院(最初每年招本科生为40人)走出去的毕业生,已有一大批先后走上厅级、司局级、校级领导岗位,他们在教育部、人社部、全国政协、全国妇联、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教育厅等重要部门岗位任职,仅在一个国家部委(教育部)曾同时任职就有4位司局长,在一所著名高校(河南大学)先后任职的有4位校领导;在一个省厅(教育厅)先后任职有多位处级领导;许多毕业生还走向财经、政法、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岗位,有一位走向联合国总部成为优秀的中层管理者,他们都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当然,多数毕业生包括后来的研究生成为了高等学校的教授、副教授,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战线的名师、优秀教师和骨干力量,他们或在国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或为我国尤其我省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科现象:学科发展又好又快。教育科学学院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两大学科发展迅速,在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教学、科研各方面均取得骄人成绩。一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均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教育学科在我省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又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优势特色学科,且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的位次。二是学位点建设从单个硕士点到一级学科硕士点,从单个博士点“教育学原理”到拥有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学院在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德育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九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还拥有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三是在教学方面,教育学和心理学均被评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前教育专业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管理心理学、德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三门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育研究方法等五门课程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三项。四是在科研方面,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2项),出版专著8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获各类科研奖励90多项等。教育学和心理学两大学科成为河南省带头学科,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
学会现象:专业学会引领发展。河南省教育学研究会(后来改为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和心理学会主要挂靠于河南大学教科院,这两个学会为全省高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人才队伍建设、学术引领、科学研究、大众普及等做出了重要贡献。我这里重点谈一下我所在的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与恢复建系一样,也迈入了“不惑之年”。四十年发展历程中,大致经历了初创勃兴、开枝散叶、规模扩容和跨越发展四个阶段。至今已成功举办34届学术年会,引领了全省教育学科建设和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教育学专委会始终致力于建立组织联盟,凝聚学术力量;鞭策学术研究,推动学科建设;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学术交流;联通全国学会,引领发展方向;关注学术前沿,开展政策咨询;面向教育实践,服务区域发展。也始终能够坚持办会方向,贯通思想性与学术性;明确学会定位,兼顾基础性和前沿性;创新办会模式,协调松散性与规范性;坚持会员为本,激发积极性和聚合性;保证办会品质,追求实效性与高效性。教育学专委会对全省教育学老师的教学科研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有一年老会员代表裴振先老师曾在年会上感慨地发言:“每次年会我都积极参加,我的收获都很大,在教学上我思想明确,有许多新东西可讲。南阳的一次年会,因故没参加,在教学上,我就不知讲什么好了”。当然,心理学会同样也对全省的心理学教师的教学科研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二、河南大学教科院精神
透过现象看本质,教科院现象的背后是一种精神,我们称之为“教科院精神”,或教育学人精神。这种精神内涵丰富,我感到可以从学院、教师、学生、管理四个方面体现。
1.“团结和谐、务实进取”的院风。40年来,教科院(教育系)遵循“厚德、博学”的院训,秉持“慎思、笃行、务实、进取”的院风,从历届的书记、院领导和系(教研室)主任们(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名字),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真正做到了团结、民主、和谐,务实、进取、奉献,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上下团结,和谐相处,朴实无华,相互支持、互相帮助,正是这种精神,支撑和激励了教师们乐于工作、勤于奉献、不计报酬,为学院发展甘愿付出。
2.“甘为人梯、教书育人”的师风。教科院之所以有人才现象,就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好老师,他们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甘为人梯、教书育人,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做到了热爱学生、因材施教,做到了从“经师到人师”,对学生学习、生活高度负责,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同时也是学生生活的导师,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真正履行了教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和使命。
3.“志存高远、吃苦拼搏”的学风。40年来,教科院一直注重培养学生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敢拼搏的优良学风。在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下,同学们茁壮成长,从入学时的幼苗长成今天的参天大树。这里举一个80级学生王定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原司长,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的例子。当时我住在现明伦校区十号楼三楼,在早上和晚上,每当我下楼梯时,在楼梯的转弯出,总能见到一个学生在学习,尤其十分刻苦地学习英语,并且大声朗读,天天如此。当时我有一种预感,这是一位能下苦功的学生,将来不但英语能出类拔萃,而且一定能成功成才。正是“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他的成功成才与他大学时代的理想远大、刻苦学习、奋力拼搏是分不开的。
4.“严格管理、悉心指导”的作风。人才培养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在管理上既要严格,尊重管理的规律,又要人性化,对学生悉心指导,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管理体现在学院领导和制度的管理,也体现在系主任、辅导员和老师们的管理,现在叫“三全育人”。我感受最深的是我担任81级辅导员(一边上专业课一边兼职做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基本上做到了“严格管理、悉心指导”。按照“成人、成功、成才”的“三成”原则,在管理上注意让每个学生作规划、树目标,形成优良的班风和学风,除了抓好课堂学习,还抓科学研究,抓考研深造等。经过四年的学习,他们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全班共40人考取8个研究生(当时还没有考研的风气和氛围,因毕业是按用人计划分配工作),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其中郭戈同学一人就发表8篇,许多都是现在的中文核心或CSSCI刊物,并且编印出一本30多万字的书——《新技术革命与教育改革》。同学们正是在学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和得到了良好的科研训练,才成就了他们今天成为或专家学者、或领导干部、或优秀教师的好成绩,成为教科院现象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几点启示与希望
一个学院的发展,包含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教科院人的积淀和奋斗。为此,作为一名老教师,对学院、对青年教师、对青年学子寄语几点希望。
学院要守正创新:站在新时代、实现新跨越、再获新成就。正如学院简介所立言:继续发扬优良传统,遵循“厚德、博学”的院训,以国家“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以国际化为抓手,实施特色立院、人才强院的“两大战略”和立体化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创新、教学质量保障的“三大工程”,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综合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四大提升”。为此,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十四五规划,即学院整体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规划等,并继续发扬团结、和谐的优良院风,尤其在优秀人才引进和学科特色建设上下功夫,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
教师要立德树人:面向全体学生,“成人”与“成才”并重。立德树人要“成人”与“成才”并重,我认为有三句话需要思考:一是做到传授知识是基本——教会学生“学会感悟世界”、“学会了解世界”、“学会陶冶情操”;二是培养能力是关键——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改变”;三是润泽生命是目的——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发展、有家国情怀。教师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影响和培养学生。
学生要德才兼备: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创新的新时代优秀人才。具体要理想远大、志存高远;要积极进取,努力拼搏;要敢于担当,尽职尽责;要锤炼自我,有家国情怀。虽然将来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必须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大学阶段要拿到“三张通行证”:第一张是学术性通行证,就是毕业证和学位证书;第二张是职业性通行证,如教师资格证及其他职业资格证书,还有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驾驶证等证书;第三张则是事业心、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开拓技能的通行证,这恰恰是一张现代社会备受重视的通行证。能够拿到第三张通行证的人通常能对于变化持积极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积极、自信、独立、从容;具有创造性思维;敢于负责任,善于交流,有团队精神。
总之,学院有新的目标,能守正创新,教师能敬业负责,教书育人,学生能志向远大,奋力拼搏,教科院这个集体才会有好的精神状态,才能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最终取得成功。有教科院精神作支柱,相信一定会实现愿景,教科院现象也一定会被代代弘扬和传颂,教科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附:回忆申办教育学原理博士点的奋斗历程
“教科院现象”与“教科院精神”体现在很多具体事例中,其中,申办教育学原理博士点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这里把原来已写过的一些体会进行摘录并个别修改,以使青年人了解一些教科院教育学科发展的历程。
说起申报教育学原理博士点的历程可谓充满了艰辛与困难,因为教育学原理博士点的申报对一个当时实力还不足够强的省属高校来说难度是相当大的。尤其是教育学原理还号称“小一级”学科,难度更大。但是,申报博士点是我们的梦想和追求,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应该接过老一代学科建设的接力棒向前冲击,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任务。偌大的河南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具有悠久历史的河南大学和教育学科,如果没有教育学科的博士点,其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我们应该在几十年来教育系历届领导和老师们打下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在王汉澜老师和前辈们打下的教育基本理论的传统优势基础上再向前发展。河南大学教育系有研究教育基本理论的传统,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本供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本科生使用的《教育学》,是河南大学和其他四所师范院校联合编写的,王汉澜老师就是主编之一。并且,在1985年王汉澜已带领河大教育学科创建了教育学原理硕士点。我本人作为五十年代出生的老师,在年龄段上承上启下,应该发挥中坚作用,不辱使命,敢于担当,为河大教育学科的发展尽一些绵薄之力。正是有这样的想法,我不管走到哪个岗位上,都会关注并为学位点的建设尽心尽力。
教育学原理博士点的申办应从2001年开始,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启动阶段,准备阶段,冲刺阶段。
一、启动阶段。2001年在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的理事会上,我向理事会提出在两年一届的大会中间是否可举办一次小型研讨会,可命名为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小型高层理论研讨会,并提出承办2002年的小型会议。实际上这个提议就是想通过这种形式的会议邀请教育学届的名家来给我们指导和帮助,开始考虑博士点建设问题。经过努力争取,叶澜和扈中平两位学会领导欣然答应,我再三请求叶老师一定要出席会议。此种会议形式后来在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中固定下来。2002年5月我们如期举办了此次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小型高层理论研讨会,会议主题为“终身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会议在现明伦校区学校小礼堂隆重热烈召开,当时的校长关爱和教授到会致欢迎辞、教育厅副厅长介新作重要讲话。出席会议代表30多人,其中请到的省外知名学者就有17人,如:叶澜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学科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原主任),扈中平教授(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陆有铨教授(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靳希斌教授(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曾任国务院学位评议组教育学学科组秘书),劳凯声教授(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会理事长),还有金生鈜、陈时见、董标等一批年轻教授。会议由我牵头,由成教院主办。恰在此时,教科院领导班子换届,新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次会议并参与会议的组织。会议期间,我和赵国祥(当时任教科院院长),程秀波(任教科院书记),刘志军(任教科院副院长)、刘济良(任教科院副院长)等郑重向叶澜老师提出我们准备申报教育学原理博士点。记得叶老师听后一笑说:你们好好准备,先练几年内功吧。至此开始,我们算是正式启动了博士点建设工程,也列入到教科院的重要议程上,得到了全院上下的支持。
二、准备阶段。申报博士点需要凝练学术方向,需要加强队伍建设,需要高水平成果支撑,需要学术带头人的影响力,需要加强对外交流。我作为教育学原理博士点申报的牵头人和刘济良、刘志军等老师一道进行筹划、论证,与院里反复商量,大体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凝练学术方向,在教育学原理下设立了几个有特色的方向。二是出版高质量著作与发表高水平论文,为此我们联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套博士论丛与生命教育丛书,还联系《教育研究》杂志社和《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的领导和编辑来具体指导。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动员在外读博士的青年教师学成之后都回来,尤其是刘志军和刘济良两位博士后放弃外校的优厚待遇,毅然带头回来,还有汪基德等一批教师如期归来。四是加强学术联系与对外交流,我们先后邀请到一大批国内著名学者、专家来讲学,加强联系与合作交流。
三、冲刺阶段。在博士点申报的第一次通讯评审和第二次会议评审的关键时刻,得到了学校和教科院的全力支持,我们做到了全力以赴,克服一切困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材料、加强汇报等各项工作。我与刘志军、刘济良、汪基德等,与院领导赵国祥、程秀波、吕云飞等,奔赴各地,向多位同行专家汇报学科建设情况,并最终得到了各位专家、老师对我们的了解和大力支持。
当我们得知教育学原理博士点顺利通过时,不由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眼泪,申报教育学原理博士点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是难以用语言言表的。我想教育学原理博士点之所以申报成功,首先要感谢王汉澜等老师和前辈们为我们打下的良好的学科基础和对外合作平台,还有苗春德、张俊民、戴国明、扈涛、程凯、李申申等领导和老师对教育学科建设的关心与支持(这里不再一一列出);也得益于学校和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得益于教科院全院教职工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兄弟院校的专家、同行的指导、帮助与支持,还有宋德民、王定华、郭戈、朱国仁、杨银付等一批优秀校友的大力支持,我们要衷心地感谢他们的帮助与支持!
正是有了教育学原理这个博士点,我们才填补了河南省教育学科博士点的空白;正是有了教育学原理博士点的平台和支撑,才会有我们后来的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和教育学博士一级学科,我们的人才队伍才越来越壮大,质量越来越高,才迎来了河南大学教育学科跨越式发展的美好时期。
作为申办教育学原理博士点的主要参与者,回忆这段难忘的时光,写下这段历史的回忆,算是对教育学原理博士点申办的见证,这段历史在河南省教育学科的发展历史上,在河南大学及教育科学学院的发展历史上应该具有里程碑意义。
个人简介:王北生,1956年生,教育学博士、教授,河南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河南大学成教院院长、教务处处长、河南教育学院副院长、郑州师范学院副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督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结论审定委员会主任,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
审核 | 陈 凯
责编 | 黄发强、王璐、刘玉姝
来源 |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声明:“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