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这样描述初中的学习:初一的同学相差不大,初二的同学两极分化,初三就变成天上地下。
初中是孩子成绩下滑的高危期。在小学成绩还是不错的孩子,到了初中成绩就开始明显下滑了,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作为我们家长该如何做?为什么说初中是孩子成绩好坏的分水岭呢?
下面我带着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极易造成孩子学习成绩有高低分水岭的原因?
第一方面、学习方式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比较少,对于孩子的个人思维能力要求不是特别高,一般不会出现什么特别大的问题。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紧跟老师,努力把该背的背下来,知识点学会,家长看的再紧一点,那孩子就会取得不错的成绩。所以在小学时期,双100都是很常见的,90分以下都是比较差的成绩了,但是孩子升到初中以后学科增加了,学科的学习内容难度相比小学阶段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教材也比较以前更加复杂了,更加宽泛了孩子的学习思维方式。也从那种形象思维转变到了抽象思维。类似于数学、物理、化学这几门学科不再像小学的时候只需要基本计算能力、理解能力就可以搞定。更多的是对个人的理解能力、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学习方法学习心态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有些上了初中的同学还按着小学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去思考,尽管学习很认真、很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上不去。并且因为受挫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而且这样的孩子还会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知识点的加深,会被落下的更远。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的是在学知识的同时,要对他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上应该有一种正确的习惯引导。要不然学习就会变得很吃力,成绩很容易就出现下滑了。
所以我们家长更多要做的是改善孩子的学习方法,去引导孩子多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同时要注重的是孩子知识面要尽量的宽阔,不仅局限于书本的学习。更多还要有课外的阅读,生活的实践,关注自然社会等等。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孩子开拓他的思维,孩子才会有更多的生命动力。
第二方面、学习心态和学习动力发生变化。
中学阶段成绩的坏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心态、学习动力、积极性、主动性、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能力。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学习比较聪明,在小学学的很轻松,所以不需要百分之百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这些学生也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而他们错误的认为取得好的成绩,原来如此简单,不认真、不努力也是可以学好的。但是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做事比较马虎、不求甚解、怕吃苦等各种不良的习气。但是到了初中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初中的知识量相对于小学来说就更加庞大了,不努力就很难学好。
然而初中的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不成熟的,他们对自己的认知也是不够足的,所以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击。同时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但是有部分的学生他们缺乏意志力和毅力,怕吃苦、怕受罪、怕受累,于是就产生了应付的心态,造成学习不扎实成绩退步。所以我们常常讲一句话,说立志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我们家长一定要在孩子的目标和学习动力上下功夫。我们的孩子的学习心态是需要在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下一步一步引导的。比如说鼓励、赞美、欣赏、确认等等这些方法,我经常给大家讲,让孩子知道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重要,而为什么学比怎么学又更加重要。这才是孩子自发开启学习动力的根本。
第三方面、心理和生理的变化。
就特别重要了,因为我们的孩子已经到了青春期了。而青春期的烦恼正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影响学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因为到了初中后的孩子,他们的年龄正处于习惯养成性格的这个阶段。而这个阶段是孩子的心理、生理的成长时期,也是他们寻求独立,寻找自我的阶段,他们一方面想要独立,而另一方面又有依赖心理。他们试图想要摆脱大人的约束,却又不能完全的自主自立。于是他们逐渐开始慢慢的对异性有了好感的情绪,也就自然不会稳定了,心理上他们正好处于断乳期。但是他们又面临着新的升学压力。所以在学习上也处于突变期,他们开始受到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多了,开始寻求认同感和成就感越来越多了。他们要寻找自我塑造自我,他们要开始建立自我的价值以及人生观。
因此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思考问题会比小学阶段要多了很多,学习自然而然也总是会被情绪受到影响,面对孩子青春期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及时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是一切的前提。因为只有关系到位了,我们对孩子的引导才能真正的起到效果,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问题,并且给到及时的帮助
橙子老师认为:
到底是哪些因素成为我们孩子小升初成绩的分水岭,小升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我们的家长一定要在注重孩子成绩的同时,注重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变化人格的梳理和形成,这样才会保证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