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和毕业,更主要是为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而对于这个重任,是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努力。无论是为了学习还是传承,兴趣是第一要素,也是做好这件事的前提,那么,具体又该如何去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呢?
1.不要灌输,要兴趣驱动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长期强制性的要求、枯燥单调的学习生活、漫无计划、无目标地努力,以及频繁的不满与批评,所有这些使孩子对汉语的好奇感与学习热情一点点被侵蚀,渐渐地孩子开始怕吃苦、怕失败、怕被人剥夺游戏时间、怕被人耻笑。孩子会表现得烦躁、消沉甚至真的生病。
而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孩子在自发地状态下,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积极的表现,是老师和家长都希望看到的。比起灌输教育,兴趣驱动下,孩子的学习也会更加地积极主动。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对学习压力有相当强的承受能力,甚至一点都不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而且学习效果好、记忆力也相对加强。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十分有利。
2.兴趣也是需要方法和积累的
兴趣来源于正确的方法与勤奋。不聪明的孩子非常少见,而所有正常的孩子有哪一个不想用优秀的成绩来获得别人的肯定呢?
鼓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鼓励中包含着对孩子的信任、满意与期望,能鼓舞孩子加倍努力,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进行知识的积累。对孩子的期望要逐步提高,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因为年幼的孩子即使付出全力,也不一定马上和你我做得一样好。
尤其对考试焦虑程度较高的孩子,首先在概念上要让孩子知道,应如何看待问题。
3.学习语文,不能害怕出错
把事情看远一些,“出错是学会的第一步。”要把花在“忧虑”上的时间尽量转移到分析问题上,想出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如何更加合理地利用时间以得到更佳的学习效果,怎样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等等。
学习语文知识,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遇见不会的词语和不懂的句子不要慌,第一步可以先把它积累下来。然后定期复习,不断重复记忆,时间久了,这些知识也就是成为了你的。
以上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汉语学习兴趣的几点建议,如果孩子的学习方法得当,孩子会学得比较轻松,家长也会很省心;反之,则家长、孩子双方不但都很费精力,同时也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回报。久而久之,甚至会使孩子产生对汉语的厌烦情绪。
在孩子参加语文学习的同时,家长与老师要细致、不厌其烦地引导、影响学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从而使孩子取得积极地学习兴趣。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把握良好的学习时机,运用积极的心态,勤奋努力,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健康、坚实的基础。也希望每一个家长对于孩子的语文学习也能够足够重视起来。比如:平时工作不忙的时候,多陪孩子去读读书,多陪孩子去一些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下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得不说,我们的汉语言知识,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尽心尽力地去学好、传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