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谈|家长不要再纠结上不上幼小衔接,教育部新规已明确

01

矛盾具有普遍性

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好像万事万物之间总是充满了矛盾。

拿上学这件事来说,2020年9月7日至10月7日,教育部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

校外培训机构等其他教育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开展半日制或者全日制培训;

幼儿园如违法违规开展小学学科内容及其他不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内容培训,将被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者将停止招生甚至吊销办学许可。

教育部官方公告

国家做出这样的规定,肯定是有科学依据的,为了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防止拔苗助长,也让大多数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

但是,矛盾具有普遍性。

一方面学前教育阶段国家禁止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但是一进入小学之后,学校就快马加鞭,学前和小学之间脱节。

另一方面很多家长都有焦虑情绪,总希望孩子可以先人一筹,不至于上小学之后孩子痛苦、自己也痛苦,可能不少家长还会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智商有问题。

在国家政策和自我焦虑之间,有一部分家长就会让孩子上幼小衔接,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也有很大一部分家长也在犹豫,是不是要上幼小衔接。

02

幼小衔接有必要,但要科学

2021年3月3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主要目标是:

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明显转变,

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

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

意见指出:

坚持儿童为本。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关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关注儿童发展的可持续性,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

坚持双向衔接。强化衔接意识,幼儿园与小学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促进儿童顺利过渡。

坚持系统推进。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行政、教科研、幼儿园和小学统筹联动,家园校共育,形成合力。

坚持规范管理。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加大治理力度,纠正和扭转校外培训机构、幼儿园和小学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和行为。

从文件可以分析出,确实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存在问题,有必要合适过渡,形成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微博网友评论

同时也推出了相应举措。

要进一步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的理念,大班下学期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

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要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去小学化”漫画

幼儿园和小学要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

03

教育,需要静等花开

社会是现实的,国家有国家的规定,家长有家长的焦虑,孩子有孩子的成长规律。其实可以理解家长的心情,但是也要保持理性。

每个孩子有孩子的成长规律。

研究显示,一个孩子3岁之前的生长、学习、发育等过程,都影响着其未来的整个人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岁定八十”。身为家长,只有把握好0-6岁的发育黄金期,才是真正的对孩子的人生负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6岁是孩子生命发展的规律,是人类发展的规律,是涉及到父母在孩子0-6岁这个关键期能否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从而达到育儿“事半功倍’关键因素。

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是所有成年人的首要任务;在育儿的问题上,过度焦虑或者忽视发展,都是对孩子情商和智商发展的最大伤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与其抱怨“应试教育体制”,与其抱怨在育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成年人不如多学习和实践,总结出自家孩子的发展特点,从而“因材施教”。即如何在敏感期追随孩子的内心需求,并协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小孩”。

作为父母,如果没有很多时间学习更专业的育儿知识,何不跟着国家的政策走,毕竟国家的每一个政策后面都聚集了全国乃至最有优秀的智囊团经过调研与论证的结果。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文坛祖母”冰心老人说:“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生长。”

这些形象生动的论述,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我以为这样的教育更应需要静待花开的心境。而静待,不是袖手旁观,不是坐享其成;静待,需要精心耕耘,潜心思考。这一切要融入孩子的生活,在他们能看得见,能摸得着的地方悉心感受每一个生命力。

END

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排版|周宇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