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妈说,原创内容。
昨天妈妈群又因为“一岁后宝宝应该奶为主还是饭为主”的话题辩论起来了,当然主要分为两派:
以饭为主派:既然宝宝吃饭吃这么好了,而且饭菜种类多也更有营养,那就不需要吃母乳了,也不需要喝奶。
以奶为主派:宝宝饭量很小,长得很快,奶还是要喝的,尤其配方奶,里面营养比较全面,宝宝不爱吃饭、饭量小的,都要多喝奶。
当然,也有比较大条的妈妈,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争论的必要,宝宝爱吃啥就吃啥,吃得好长得好是关键,不用太纠结这些细节。
看着她们讨论,我想起了前阵子在《新生日记2》中,一段 刘璇的带娃、养娃的剧情。
作为奥运冠军,她对自己特别自律,对4岁儿子雄赳赳也特别严格,尤其饮食方面,更是严苛到了极致(因为儿子是比较严重的过敏体质)。
雄赳赳虽然已经4岁了,很多食物都没吃过,如巧克力、果冻、冰淇淋等,并且她 一直都是给儿子用小锅 “单独做饭”,做之前会先用电子秤量勺称量,严格配比,做的时候不放盐。
儿子的饮食都是 她亲自准备、亲自做好,并且会把每一餐都记录下来,真的特别用心!
不少网友觉得这样的“育儿观”有点过分了,但其实孩子的事无小事,更何况是雄赳赳这样过敏体质的孩子,可能稍不注意就过敏了,正是因为他有一位这么用心的妈妈,才能一直健康快乐的成长吧。
其实,关于孩子的喂养,家长还真是得多下功夫和注意细节。
一岁多的宝宝,应该以 “奶为主还是饭为主”?
不管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中国营养学会,都建议:婴儿满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因为母乳已经不能 “完全满足” 宝宝发育的营养所需。
当家长给宝宝按着辅食添加原则添加了辅食后,到了一岁左右,宝宝的辅食种类已经添加很多、宝宝适应的也好,奶量相比刚添加辅食时也减少了,这时候应该怎么安排辅食和奶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指出:1-2岁的宝宝,有一半多的能量是来自辅食,每天还需要给宝宝喝奶约500毫升。
解读一下,有几层信息:
一岁后,宝宝的能量和营养补充,主要依靠食物,因此家长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 “尽量多的增加食物种类”,多给宝宝尝试不同种类和味道的食物,以补充不同的营养。
奶类每天500毫升,也就是说不管是吃母乳还是喝配方奶,都还需要喝奶,补充部分能量和营养。
《营养师妈妈的辅食添加日志》一书中,也有相关图示说明,把辅食添加的过程分为5个阶段:
6个月左右,吞咽期,这个阶段辅食占10%,母乳或配方奶占90%;
6-7个月,吞咽期,这个阶段辅食占20%,母乳或配方奶占80%;
7-8个月,蠕嚼期,这个阶段辅食占30%-40%,母乳或配方奶占60%-70%;
9-11个月,细嚼期,这个阶段辅食占60%-70%,母乳或配方奶占30-40%;
12-18个月,咀嚼期,这个阶段辅食占75%,母乳或配方奶占25%。
这个图示,就把6-18个月宝宝的辅食和奶类占比说的比较详细、清楚了,可以明显的看出看来:一岁后的宝宝是以 “辅食为主、奶类为辅助” 的,但是不能直接断奶,还是需要每天喝500毫升奶的。
宝宝一岁多,怎么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前面也说了,一岁多的宝宝,基本大人常吃的食物,宝宝也都能吃了,那一日三餐的 时间和餐次安排,就可以参考下面这个安排:
主餐:这个阶段宝宝的辅食添加已经很规律了,那就可以完全跟着大人的一日三餐时间来安排宝宝的 “早中晚三餐”。
比如早上7-8点吃早餐,中午12点左右吃午餐,晚上6点左右吃晚餐。
加餐:但由于这个月龄宝宝 “胃容量小、吃的少、新陈代谢快” 的特点,每天只给宝宝吃三顿主餐是不够的,还需要给宝宝安排几次加餐。
比如上午10点、下午3点左右给宝宝吃点水果、喝点奶等,晚上睡之前还可以再喝点奶。
PS:在实际喂养过程中,可能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宝宝会存在差异,比如有的宝宝早上醒来是先喝奶,有的宝宝是先吃饭。这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家长根据实际情况喂养即可。
但需要保证两点:辅食种类多样、补充多种营养,奶量每天500毫升左右。
一岁后宝宝的辅食制作和喂养,有哪些要求和注意?
虽然这个阶段的宝宝,很多大人的食物都能吃了,但在制作时还是要根据宝宝的发育特点,做适合宝宝吃的辅食。那就需要遵循这几点原则:
少糖、少盐、少油,不添加调味料;
烹饪时尽量选清蒸、煮、清炒的方式,避免给宝宝吃油炸、卤制等比较重口味食物;
辅食种类要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充足,避免宝宝出现缺少微量元素的现象;
可以借助多色食物搭配、卡通餐盘、有造型的食物等方法,引导好宝宝不挑食,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实只要了解了宝宝的发育特点、喂养原则和注意等,科学的喂养宝宝也并不难,只有合理的给宝宝补充营养,才能保证宝宝发育一直在正常范围内,从小为健康打好基础,让身体素质和发育赢在起跑线上。
你家娃是怎么样喂养的呢,在养娃过程中,你有哪些经验或避坑建议,欢迎留言分享呀。
欢迎关注「京妈说」,学习更多专业实用又接地气的母婴育儿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京妈点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