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位老教授写了一篇题为《牛蛙之殇》的文章,火遍朋友圈。
他在文章中洋洋洒洒,写了为给孩子争取上海对口名校名额,全家人一起“鸡娃”,最后失败,遭到了邻居冷嘲热讽的故事。
表面上,在痛批当下的教育竞争环境,字里行间却传达出家长的焦虑,以及把这种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的事实。
最后没辙,一家人想出了移民的办法,换个环境继续鸡娃。几年过去了,孩子如今被“鸡”得如何不得而知,可教育圈激烈的内卷竞争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刘涛主演的新剧《陪你一起长大》,就把这种激烈的幼升小竞争搬到了荧幕上,一开播就承包了好几个热搜。
这部剧里聚焦了四个不同的家庭,浓缩为一幅“当代家庭教育众生相”,很多妈妈,都在里面找到了自己婚姻、教育、事业、原生家庭的影子。
相同的是,这四个不同阶层的家庭,一开始就面临着帮孩子争取小区对口名校名额的竞争,为了帮孩子跻身通往罗马的康庄大道,每个家庭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走进这片“养鸡场”,谁都不能输!
剧集一开始,就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名校开放日,小家伙儿们都得“露一手”,一方面展示才艺争取上名校的机会,一方面满足家长“我家孩子最优秀”的虚荣心。
林芸芸(颖儿饰)的女儿表演前不解地问妈妈:“开放日那天我为什么要表演三个节目啊?”
林芸芸给女儿打鸡血:“妈妈和你说过,从你一出生开始,就在和同龄人赛跑,如果你没有特别之处,那怎么能在起跑线上比同龄人跑得更快,赢得更漂亮呢。”
林芸芸家很有钱,作为贵妇级“全职保姆”妈妈,她每天的任务就是照顾孩子、培养孩子、围着孩子打转儿。
普通工薪阶层看来,这家的孩子起点已经很高了。钢琴、舞蹈、英语、法语......钞票堆着人工“鸡”出来的娃,也的确是多才多艺,令人生羡。
只不过,孩子如果表现稍不尽如人意,林芸芸的老公就会指着她鼻子骂:“每天好吃好喝供着你,连个孩子都培养不好!”
连孩子也不放过,像训表现不佳的下属一样训孩子,也是这位“严父”的拿手好戏。迫于压力,母女俩只好更加努力,丝毫不敢松懈,“荤鸡”“素鸡”一起上,给孩子“鸡”得营养过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这家情况天差地别的,是陶昕然饰演的单亲妈妈沈晓燕。前夫好吃懒做,还动不动伸手跟媳妇要钱,沈晓燕迫于无奈离了婚。
可沈晓燕只是个贫苦的超市打工妹,因为在大城市没房没户口,孩子被判给了前夫;放不下孩子的她,只能勉强继续和前夫同处一个屋檐下,以便照顾孩子。
好在,孩子聪明伶俐是个“天牛”,没经过任何培训的情况下,就能45秒还原3阶魔方,在开放日赢得了不少赞赏:
这么优秀的娃,妈妈怎么舍得不培养?可恨自己没钱没权文化不高,孩子爸也是个不争气的,这样的家庭该如何与别人一争名校名额?
沈晓燕选择了耍无赖这一招,豁出去脸面,也要为孩子争!于是就出现了传遍家长圈的名场面:
说到“天牛”,刘涛饰演的苏醒,夫妻二人都是高学历,中产精英家庭,总觉得父母智商都在线,孩子也不会差。
所以一开始,苏醒并没有特别刻意去培养孩子的“特殊技艺”,直到......
开放日这天,眼见别人家孩子表演的都是钢琴、芭蕾这样的“高级”艺术,要么就是解魔方这样的高智商项目,自家娃却乐呵呵原地一蹲,开始滚在地上表演——翻跟头。
在全场的爆笑声中,举着手机给孩子拍照的苏醒当场就不淡定了。
自己这么精英,自家娃居然不如别人家灌课长大的小孩,让女强人承认自己不行?绝无可能!
原本的佛系妈,经过这一遭,变成了一个焦虑妈,拼音、识字、加减法......都赶紧安排上,奈何父母都是学霸,却发现教孩子读个拼音比在职场拼搏还难。
然后,跟开头提到的老教授一家一样,苏醒一家想出了移民这个办法。国内竞争太激烈,干脆“孟母三迁”,换个外国学区继续“鸡娃”。
想培养好娃究竟有多难?看看胡可饰演的何景华一家就知道了,那家伙老精彩了,成天都是鸡飞狗跳的。
老母亲呕心沥血给报的培训班,都让皮孩子给折腾得打了水漂;“鸡”了半天,没成“战斗鸡”,反而成了“不耐鸡”(指扛不住打鸡血,课外班上不进去的小孩)。
给何女士气的,天天抄起鸡毛掸子就对儿子一顿胖揍,儿子大哭大叫拒绝被鸡,还有上一代“溺爱”孩子的老人急急忙忙掺和进来,好不“热闹”......
本以为剧名叫《陪你一起长大》,应该挺温情脉脉的,没想到一上来就火药味十足,不自觉跟着一起焦虑起来了——嗯,养娃果然费妈!
没错,剧中的男士们,要么和稀泥,要么拆老母亲台,要么自己唱白脸,让孩子妈唱红脸,老母亲都急得跳脚了,男士们还是不紧不慢,高高挂起内味儿。
不少“丧偶式育儿”的老母亲都忍不住感叹一句:“好家伙,很现实!”
“当别人都站着,我就无法坐着!”
很巧合的,一部名叫《陪你一起长大》的纪录片也即将播出,预告片里,被采访到的几组家长,多少都表现出了“鸡娃”心态。
有的以出国留学为目标,有的给孩子报了表演、诗词等等多个培训班,有的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家长们明知道高负荷、长期的疲劳生活会减弱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那他们为何还是要这么做呢?
这是“剧场效应”在作怪:
当剧场里有一个人为了看得更清楚而站起来,后排的人提醒他,他置若罔闻,那后排的人就不得不也站起来......最后全剧场的人都不得不站着看戏,大家都挺累的。
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众多父母心里焦虑的都是: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家娃输在起跑线上,甚至连跑道都上不了?
我们可以在焦虑中飞驰——选择焦虑也是一种权力——但我们培养孩子的方法和方向,却很可能因为焦虑而出问题。
纪录片《陪你一起长大》预告片中,被家长打鸡血的孩子,就过早地表现出了问题。
有的直言自己不快乐,还不如待在妈妈子宫里:
有的从小开始要求自己一定要当个成功的人;什么是成功?家长说考上清华北大就是成功:
在“大家都站着”的集体选择里,孩子追求人生目标的方向逐渐跑偏——要么真正的竞争还没开始,就先内耗过度累倒在了半路;要么考上清北交复就算交差,找不到真正的自我价值,最后泯然众人......
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英国有一部纪录片叫《人生七年》,选了14个孩子,从他们七岁开始拍,每七年拍一次,记录他们五十多年的成长轨迹。
其中有个叫尼尔的男孩,在他7岁时,聪明可爱,能说会道,各项能力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与此同时,对他抱有高要求、高期待的父母,不断给他灌输一种自我认知:“你的智商超越周围其他人,你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中学时的尼尔,学习上开始表现得有些吃力,理想中那个“优秀”的自己,和现实中不尽如人意的自己互相矛盾,激烈的竞争也时刻令他恐慌;这样的紧张感,此后一直伴随着尼尔,影响着他的种种人生决策。
尼尔坦言:“我一直没有机会放松。”
21岁时,无法接受自己竟然没考上牛津大学的尼尔,从普通大学辍学,开始消沉,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意难平,不断提及当年自己成绩多优秀。
后来的一段人生时间里,尼尔不断找工作,却又因为无法找到期待中的那个自己而放弃,在浮浮沉沉中,一次次丧失人生动力。
尼尔这样的孩子不是个例,《人生七年》还有日版、俄版等多个版本,纪录片中出现的孩子,凡是从小就被灌输强烈竞争意识的,面对无常人生中出现的磨难,都显得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面对。
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强行过早地将激烈的竞争引入孩子的童年,短期看或许有所作用;但长期来看,就是在破坏亲子关系和孩子自我发展的内在秩序、内驱力,让孩子早早丧失竞争力。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里说了一段非常经典的话: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即应把成人当作成人,把孩子当作孩子。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更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批早熟的果实,他们既长得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剧集《陪你一起长大》抛出“教育圈竞争”这一问题,促使我们思考:我们推着孩子去争的,到底是什么?
名师名校?金钱地位?功成名就?还是阶层跨越?
我们终将发现,根本无法迫使孩子走上我们为他们规定好的路。他们终究还是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并在之后的人生中,凭借一己之力修正这条路的方向。
我们应该给,也能给的,只是对儿童的尊重,将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通通还给孩子。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才是孩子未来独自面对漫长人生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家长们,您对于“鸡娃”这一现象有什么样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