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老师眼中的二本学生图景:成不了精英,也回不了底层

如果你经常刷知乎,一定对这样的恶搞不陌生:B乎上是“年薪尽百万,人均985”,仿佛身边都是“985多如狗,211遍地走”。

然而数据告诉我们:中国有三千多所高等院校,其中本科有1200多所,985、211只有100多所,这些却占据了很多媒体版面,剩下的院校的普通学生却沦为背景板。

其实,这些学生才是中国大学生的大多数。他们从哪里来?他们的现状是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未来?

有一位二本学校的大学老师,记录下自己十多年的观察,从这里,可以映照出一个更真实的中国校园和中国社会。

那么她都看到了什么呢?这就是今天我要分享的内容:《我的二本学生》。

一、他们从哪里来?

这位大学老师所在的院校广东F学院,是位于广州的一个普通地方二本。

既然是地方二本,就有中国所有地方二本的生源特色:只有极少数来自外省,其他都是本省人。

虽说是二本,但是生源质量很不错。因为这所大学在当地属于传统的金融强校,加上又是一线城市,不愁好生源。

有次,作者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询问学生高中时学校的情况:在分数最高的金融系,202名学生中,有160多名来自各地的重点中学。即便是中文系,在接受访问的25名学生中,有16名来自当地重点中学。

家庭情况

因为书中绝大部分篇幅都集中在了每个学生的经历上,对于整体情况提及较少,仅有一次对这个情况进行了说明,就是2006级的学生。

书里提到:“班上来自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学生不多,仅仅有六人,其他大多来自韶关、化州、河源等非珠三角地区。”

如果对于广东有了解的话,广东省GDP全国第一,但是内部发展不平衡。非珠三角地区,面积差不多占广东省面积70%,人口占50%,GDP只占20%左右(2017年数据)。

从这样的数据看来,F学院的学生,家境一般的占绝大多数。

二、他们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有关这方面,个人感受最深的,是作者进行的代际和地域间的对比:

首先是代际间的:

作者首先描述了自己那一届的情况。

作者本人是70后,1992年考入湖南的一所普通高校:岳阳大学(当时大学毕业生国家还管分配),二十多年后,作者的同学都在干什么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80%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其余的在国企就职,仅仅有一位在外企就职。80%的同学一直在同一家单位或者同一个系统工作。这种状况充分显示了那一代人的就业特点:个人和单位的联系非常紧密。

而且从现状来看,这一代的大学毕业生,通过高等教育获得干部身份后,有不少同学已成为单位主要领导,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属于上等水平。

十几年后的2005年,作者博士毕业之后,进入了广东F学院,2006年作为班主任开始带学生。这一届的学生变成80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8年作者统计了一下那一届学生的情况。班上52名学生全部在广东就业。其中定居广州和深圳的有21名,还有8名留在了珠三角地区,其余的学生大多数回到了家乡。

鉴于广东地区发达的民营经济和成熟的市场意识,2006级学生不像作者出生的地域和时代,热衷进机关、事业以及国有企业,选择更加多样,大概有如下几种:

第一个是传统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这些是很多女学生的选择,至少能让她们收获一份安稳的生活。

第二个是常见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因为F学院的前身是广东银行学校,金融专业非常强势,在广东当地比较认可,即便是非金融系的学生,也有不少进入银行或信用社。

第三个是各类企业。这方面,相比中国不少省市,广东这方面非常具有优势,这里有非常多的企业资源,因此不少学生也就选择了在企业就职。

第四类是自己创业。

8年之后作者回访2006级学生,除了一人读在职研究生之外,没有一个人脱产考研深造,这从侧面说明了这一届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状况满意。

不同时期、不同学校,学位含金量有差别吗?作者说同一时期没有本质差别。1992年高考,能够考上岳阳大学的,至少要排在当年高考人数的前20%;2006年能够考上广东F学院的学生,至少也要排在当年高考人数的20%。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无论是1992年的,还是2006年的,通过高考,学生依然可以改变命运,至少可以过上一份衣食无忧的生活。

作者在对比时写道:虽然教育(对阶层提升)的边际效用早已递减,但还是为班上的孩子感到庆幸。

但是十年之后的2015年,作者开始用越来越多的词来形容这一届的学生:“迷惑和困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于临近毕业的2015级学生,“一种看不到出路的迷茫,成为他们真实又沉重的情绪。”

对比2006级和2015级,作者明显感觉2015级孩子的精神状态,比不上2006级富有活力和朝气。2006级的大部分学生,并未表现出悲观和迷茫的精神面貌,更没有一个学生,为了提高就业的竞争力,拼命去考研。

2015级的很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早早谋划考研,班上考研学生的人数也早早过半。

另外,相比2006级近1/3留在广州深圳的事实,2015级没有一个非广州深圳的学生,能够理直气壮地说出自己要待在大城市,更没有一个学生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工资,能够买得起一个安居之所。

城乡和家境的对比

除了代际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外,还有城乡之间的差距,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因为作者曾经写过一篇火爆全网的文章:《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里面展现了中国乡村的落寞,以及乡村里面贫穷的代际循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此这本书中,就有不少城乡学生的对比片段:

比如在对待高考的态度上,城市学生和乡村学生有不同的态度。

城市学生觉得高考一场赌博,自己把人生的前十八年全都给了高考,这或许是人生中最大一次赌博,但是并不划算。

农村孩子对于应试教育深恶痛绝,但是对于高考的感觉,纷纷选择用“庆幸”两个字形容。

虽然F学院是二本,但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也非常不容易,因为他们几乎从小到大都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才能够来到这里。而高考给了他们一个离开贫穷的机会。

此外家境对于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在F学院也可以看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个家境殷实的女孩,父母早就安排好了出路,念书的唯一目标就是拿到文凭,获得进入社会的入场券;

一个社会适应性极强的普通男孩,凭借自己一己之力,在社会上站稳了脚跟;

一个斯斯文文的、看起来是教师子弟的男生,回老家当了公务员;

最多的学生就像当初那个看起来懵懂质朴的女生,眼神里有不确定的害怕,孩子的父母是装束一看就是普通农民,大学四年在班上默默无闻,也没有和老师多沟通,毕业之后也恰如在学校的沉默一样,消失在茫茫人海。

只有作者在与相熟学生的交谈中得知,那个女孩辗转换了好几份工作,也换了好几个城市,没有成家,生活也无安稳可言,独自承受生活的考验。

尾声

这本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学著作,而是纪实文学。因此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的,不是冷冰冰的调查数据,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成长,他们的家庭,以及由此映照出的中国社会片段。

这些二本学生,大部分出身平凡,从小镇、乡村走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里没有矿,只有从事普通劳动的父母。有的父母为了生计,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跟随时代浪潮,赶赴大城市打工,因此很多二本学生中,都有儿时作为留守儿童的经历。

有的父母管生不管养,为了生育男孩,在90年代到处躲藏,给其中不少女生留下了心理阴影。

有的学生成长的村子,衰颓败落,就像作者之前描述的乡村图景一样:暴力、赌博横行。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孩子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是一件难得的事情。

虽然二本学生大概率会留在中小城市,甚至乡镇。但是教育至少改变了这些孩子的命运,不再让他们沉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虽然社会上一再说教育对阶层上升的边际效用递减,但是只要有这些,就不能说教育没有办法改变命运。

这一点也是这本书最触动我的部分。

另外说一个题外话,也是一个比较残酷的观点,教育除了培养符合工业化的人才之外,还有一个功用,就是让社会分层合理化。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发现:法国教育机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生产社会不平等,并使之合法化,这是现代社会阶级在生产的一个重要机制。

放到中国来看,这一点也是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扩招,实现了从精英模式到大众模式的转变。但是高等教育教育规模的扩大,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这样功用。比如存在的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的不平等。

从这点看,有人说想从这本书找寻二本学生的出路,其实出路早已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参考资料:

黄灯:《我的二本学生》

[1]魏桂娟.高等教育的不平等与社会阶层再生产——基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J].改革与开放,2016(22):99-100.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