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实验小学的年轻班主任刘萍老师,最近在朋友圈讲了一个故事,她带着自己班上的三位男生,向校园里的一棵桂花树道歉了。
向大树道歉,真是闻所未闻;但仔细看完故事,很多老师和家长觉得,很温暖。
体测运动会上,我带学生到操场一组组地跳绳,跳好的同学在旁边休息。我则忙着拍照,登记成绩。
这时,发生了一点小插曲,几位男生正用手中的跳绳奋力地拍打操场一角的桂花树,金色的桂花簌簌地往下落。
体测结束回到教室,我在黑板上写下“打树”两个字。“老师很想知道,你们为什么打树?”
三个孩子你推我,我推你,说:“他先打的,他先打的。”“树为我们提供什么?”这时我的目光朝向全班,问他们。
“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我肯定了学生的说法,并在黑板上写下这些词语。
“老师很伤心。树对我们那么好,你却去打它。”我把目光投向小A,“你去问问树,问它痛不痛?”小A有些诧异地看着我,同学们也露出莫名其妙的神色。但是,我毫不动摇,仍然是认真地看着他,表现出“这不是开玩笑”的意思。
于是,小A准备跑到操场上去问桂花树。“等一等,”我叫住他,“你要诚恳地问它,问的时候要把树想象成一个人,一个跟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然后,一边问,一边把脸贴着它,就像你受伤的时候,妈妈用脸颊贴着你一样。”小A点点头,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小A回来了。
“小A,桂花树是怎么说的呢?”
小A低声说:“树说它很痛。”
教室里一下子“喧闹”起来,有的孩子露出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有的孩子则是非常兴奋,还有的孩子沉默不语,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你是怎么听到的?”我问道。
小A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说:“我真的把树当人了,我用脸贴着它的时候,它好像真的在跟我说话。”说完,小A又低下头去,不再说话。
这时,有同学说:“因为树有生命。”其他同学也开始回应:“真的,动物和植物跟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会说话,但是应该会有感觉的。”“我家里的含羞草,用手碰它一下,叶子就会合起来,所以植物是有感觉的。”……孩子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
“对啊,万物皆有灵,一草一木皆生命。”我肯定了同学的回答,又对全班说:“如果你是树,你看到刚才欺负它的同学已经意识到了错误,你会说什么?”
有的说:“没关系。”
有的说:“谢谢你理解了我。”
有的说:“你能告诉其他小朋友也不要再打我了,好吗?”
有的说:“让我们做好朋友吧!”
……
“你们听到了吗?”我问那三个孩子,三个孩子点点头。
我带着三个孩子来到树下,轻轻地抚摸桂花树。我首先向树致歉。三个孩子也像我一样,轻轻地抚摸着树,给树道歉。
随后,我给他们讲了树是受法律保护的,国家有《森林法》等小知识。他们睁大了眼睛,听得很入迷。就这样,我们坐在树下聊了半个多小时。
那个周五,我布置了一篇日记,题目叫“打树的故事”。我发现很多孩子都写着“树是有生命的,爱护树木,爱护生命”之类的话语。我一边批阅,一边想,这何尝不是一堂生命教育课呢?
刘萍老师教龄5年多,现在带3年级。大狮兄在学校里见到了刘老师,她快要生宝宝了,还在坚持工作。说话轻声细语,讲起自己的学生来,脸上不自觉地会露出微笑。
刘老师讲,这件趣事是去年9月30日发生的,当时看到学生打桂花,但现场有家长志愿者等人,也不大好批评他们,就让他们先停下来。
回教室的路上,刘萍也在头疼,要怎么教育这三个孩子呢?出来体测前已经做了安全和文明教育了,这三个同学,其中两位还是成绩优异,表现不错的孩子呢。
进了教室,刘老师突然有了灵感,在教室里写下了“打树”两个字,于是有了故事前面开头那一幕。
单纯发指令,教育不走心
这个故事,一直让刘萍印象深刻。
刘老师说,平时我们常会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往往告诉孩子,你不能做某件事情,但小学生是管不住自己的。
单纯给孩子发指令,这样的教育不走心,不能在孩子心中留下印象。用一些故事讲道理,倾注一些情感,会比单纯的说教,教育效果更好一点。
比如“打树”“你去问问树痛不痛”等这样的语言,把树当做人,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和心理,他们觉得新鲜,有意思,乐于接受。我相信当他们下次再见到树的时候,对树有了一种生命情感的联结。这次用生命教育的形式,再从法律角度说起,更让孩子对保护植物有了深刻的认识。
刘萍在班级里布置的一篇作文“打树的故事”,很多同学也意识到了要爱护树木,爱护生命。
刘老师笑着说,这一次临时起意的教育,效果真的很不错。“我觉得有时候我们教育孩子,一定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做走心的教育。”
她说,陶行知写的教师歌这些年一直让她思考和回味:“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发现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发现了你的小孩。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了解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了解了你的小孩……”
采写/制作:胡信昌
监制:邹滢君 岳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