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六月
最近,一个妈妈对我吐槽:
她家孩子因为没能认出一个名牌鞋子的牌子,被同学嘲笑没有见过世面。
孩子回家后很难受,嘟囔着自己被同学说成是“乡巴佬”。
听着孩子的抱怨,妈妈也很难受。
是啊,我们也时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见过世界和没见过世界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于是,为了让孩子见世面。
每到假期,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被送往海外游学。
从小学生到大学生比比皆是。
家长们争先恐后地让孩子去让“见世面”。
一个妈妈因为没办法让孩子出国留学,自责地对我说:
“见世面就是富人的专属产品,而我这些穷人哪有这么多时间带孩子去见世面。”
这也提出一些大家一直都很关注的问题:
走出国门,就算是见过世面了吗?
没钱,是不是注定就没见过世面?
真正见过世面的孩子,到底是怎样的?
见过世面,不是自觉高人一等
关于见世面,《一代宗师》里梁朝伟有这么一句台词:
见天地,见自我,见众生。
不能否认的是,一个人见过的天地越大,他的思维的确会更加灵活和开阔。
美国生物学家也通过实验发现:
人的大脑皮层因为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而环境越丰富,大脑发育就越好。
曾经有一对80后小夫妻轰动全网。
他们攒了一些钱,但是却没有给孩子买几百万的学区房,而是双双辞职带着5岁的儿子巴乔去环游世界。
在人文地理、民俗文化的感染下,孩子成长得无比迅速。
他比同龄人更为稳重,在陌生的场合从不会怯场。
在熟悉的场合总是好奇心满满,非常有主见。
“世面”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
如果硬要给“见世面”一个定义。
我想,网上一个高赞评论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见过世面后,思维方式才是最大的亮点。
见过大江大河,就不会拘束于一条山溪。
见过人心万象,就不会执拗于小恩小惠。
见过世界的广阔,就会知道自己的渺小。
我曾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妈妈带着孩子见世面的方式很特别。
经济条件不错的他们会带着6岁的孩子去工厂里工作,让孩子体验上班的滋味。
他们也会带着孩子去贫困山区住几天,徒步爬山,看看山里的生活。
孩子的父母解释:
让孩子看到生活的另外一面,只是让他知道某些东西的来之不易,更懂得慈悲和珍惜。
为什么我对这个新闻记忆尤深?
因为这解答了一个孩子成长得温柔又有力量的原因。
那大概正是因为他们见过世面之后,骨子里有了份难得的“同理心”。
见过世面,不是让孩子更有谈资,更高人一等。
正是因为看见了更真实的生活,知道了美好,也知道了不美好。
知道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不妄自菲薄,但也不盲目自信。
分得清世界,拎得清自我。
这份见世面,变成了温柔,变成了自知,变成了不卑不亢。
能在心中“悟”,才是吸收了世面
如今,“见世面”这个词,被不少家长和物质生活的丰富程度画上等号。
我曾认识一个海归女孩。
爸妈家境还不错,供孩子在国外留学。
女孩在国外留学回来后,开始找工作。
因为“见过世面”,她的生活要求更高了,贷款买了很多名牌包。
虽然对于包包、口红、化妆品如数家珍。
可工作换了一份又一份。
工作不顺后,她辞职回家,背上了巨额债务。
生活日渐消沉,出国留学美名其曰是为了见世面、受教育。
可最后,还是得父母帮她还贷款。
在网上,我们也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
一个学妹在借贷平台上,借了8000块去旅游,等一趟旅游回来。
利息已经滚上了几万块,死活还不上了。
又或者父母为了孩子见世面,把孩子送出国。
可出国回来后孩子依然觉得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
为什么有的孩子“见过世面”?
最后也不过如虚空的蝼蚁。
因为,在于每个人的感受力不同。
我的另外一个好友恐怕是“见世面”的反面。
在上大学之前,她都没出过老家的地级市。
上了大学,她的生活费都得靠奖学金来维持。
虽然生活窘迫,但她却热爱读书、观察、学习。
稻盛和夫曾说:
“书本教给我们无法亲身经历的事情,让我们可以在头脑里进行模拟演练。
自身的直接经验,加上读书得来的间接经验,构成了人生成功的精神基础。”
读书对她的意义,不是学习任务,更不是谈资。
她总结了两样让自己受益终身的东西:
“第一,书籍是看世界的窗口,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帮助我完善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第二,因为文学、历史地理、心理学各类书籍的输入,帮助我建立了更强大的思维方式。”
从一座小城跨越时间、跨越地域,结合着书籍长久的浸润,她的博客上写满了这些年的思考和体会。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在哪儿?
印度洋里的孤岛有什么特别之处?
人类为什么发生战争?
为什么人会做梦?
为什么人会痛苦……
这些问题,在书籍都能找到答案。
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其实,孩子不仅要“见”,还要心里悟 。
就如一个教育家说过:
“这年头,不是有钱人的天下,也不是有权人的天下,而是有心人的天下。”
人情事故,人生百态,都是世面。
培养孩子的感受力,才是孩子见世面的关键。
不然见再多世面,也会麻木不己。
见世面,拼的是格局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在综艺里谈起自己儿时的一段经历。
在村小上学的他,因为一篇作文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最后闹到要被退学的地步。
郑渊洁的父亲得知之后,并没有责骂儿子,而是毅然带着他离开了学校。
他的父亲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军人,却对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见地和胆识。
因为,他看到了儿子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潜力。
他拒绝孩子的创造力被当老师用“规则”来框住。
都说要带孩子见世面,但家长更是孩子见世面的第一关。
而这一切,和父母有没有钱没有太大关系,更在于父母的认识和格局。
杨澜曾说:
“父母的格局,就是父母的活法,你想如何过一生,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格局。”
我家表姐即便工作很忙,但也雷打不动在双休日抽出时间带着孩子出行。
无论是在动物园,还是街头巷尾,甚至是菜市场。
她都会用心陪孩子一起观察以前没有注意过的事物,讲解各种知识。
在她看来,这一切都可以成为孩子“见世面”的地方。
父母眼里装得下天地,也装得下他人,孩子才能学会这份气度。
拥有大格局的父母,也更能创造各种可能,让孩子在日常中见“世面”。
见世面,更是拼父母的眼界,而不是拼父母砸多么钱。
见世面,更是要见真我
作家美亚说:
“当你看过世界,见过众生,才发现你要见的世面,是你自己内心的勇敢和自信。”
我在大学的时候,曾和一个朋友去日本游玩。
小巷里藏着一家饭店,当我们进去后却发现店铺很高雅。
菜单上全是日本菜,昂贵的价格让我意外,大家aa下来,对我来说还是过高。
可没想到,朋友看出了我的窘迫,用英语对服务员说:
“不好意思,进来的时候不知道你们家的价格,我们还是学生,承受不起。不好意思,打扰了。”
我有些面红耳赤,而她走出饭店却没有任何尴尬,而是自嘲:
大城市就是不一样,小巷子里的小店也这么高级,长见识了。
我相信,从高中就出过留学的她,去过十多个国家。
早已经见过更多高级的餐厅,消费过更昂贵的午餐。
但她体谅到了我,知进退有格局,无所谓旁人的目光。
见识,是一种眼界,更是一种心境。
而她的梦想,看起来不是这么牛气。
只是想毕业后,深入乡野,做一名考古学家。
这大概就是见世面最美好的样子:
有最遥远的梦想,也有最朴素的生活。
曾经的经历,都化在了现在为人接物的气质之中。
处处透露的都是过来人的善解人意。
见了世面,更见了真我,自由而从容地做自己。
见世面的目的,最终指向幸福感
最后,我想说,其实所谓的见世面,也是一种途径而已。
与其,只是执着于让孩子见世面,不如问他们如何才能感受到幸福。
见过了世面,我们作为父母,不要忘了更重要的:
孩子身上扎实的尊严感和价值感要从何而来?
孩子是否能从细小的细节中察觉生命的美感?
孩子知道自己要什么,为什么而活吗?
不要觉得这些并不重要。
正是这些品质,能帮人克服一切苦难。
如果孩子在以后觉得去乡村支教比在大城市更好,你又会作何打算?
张德芬说:
“太多条件优越的孩子,茫然地活着,感受不到幸福。”
见了这么多世面,无非也是想让孩子能够幸福且快乐,智慧且包容。
所以放松一点吧。
父母带有灵性的教育,才能带有灵性的孩子。
想要让孩子见世面,和钱没绝对关系,和爱有关系。
当我们养育的孩子长大,成为妈妈或者爸爸。
即便过着平淡的生活,他们能否在和恋人相爱时,感受到生命的激情?
即便物质暂时匮乏,他们能否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通过小确幸看到美好?
这一切,不是钱能决定,而是来自于内在的品质。
如果真要给孩子世面,那父母们先努力吧。
我们内外兼修,认真且酷,力所能及活出自己。
不是用钱,而是借用我们内在的品质。
这是给孩子们最好的世面。
世面不是用来炫耀和比较的。
正是因为已识乾坤大,
才能更怜草木青。
那是越过众多山丘之后,
世界教会孩子的温柔。
世面也和钱也没有绝对关系,
和爱有关系。
—— End ——
作者:陈六月,自由撰稿人,沿着路走,直到把自己变成路。本文图片及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