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孝德湖公园,蝉声蛙声四起,我们一家三口呼吸着新鲜空气,一步一步地往塔那边爬去。快要到坡顶的时候,旁边传来一个粗哑的声音,“小朋友还那么小,就给他背那么多东西,现在的年轻父母真是……”我循声看去,原来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奶奶,她大概看见豪豪身上背着个包包,还挎着一杯水,爬台阶时有点晃悠,觉得我们父母应该帮他拿。
事实上,这些都是豪豪自己要求背的,我早早就打算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既然他想背,自然要顺他的意,我也能以此为契机,培养他的非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是指自我控制能力、毅力、耐心与社交能力等能力,日本人很注重培养孩子的非认知能力,从小就开始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学校更是设立了“给食日”。
随着送餐车的到来,同学们会自动自觉将桌椅拼成餐桌,当日的“给食当”(值日生)穿上白大褂,系上白围裙,头戴白色三角巾,把饭菜抬回教室,对饭菜进行统一分配,其他同学有条不紊地排队、领餐,然后跟老师一起共享午餐。吃完饭后,老师跟同学们各自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把牛奶盒拆卸洗净,有的负责处理垃圾,有的负责打扫,最后把桌椅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无形地锻炼了孩子的毅力、耐心与社交能力。
然而,在中国的很多家庭里,家长是很少鼓励孩子做家务的,几乎是包揽的状态。孩子跑过来帮忙会马上拒绝,“你还小,你做不了”,孩子长大一点了,“行了,我来吧,你去做业”。
早前,美妈看了一项科学研究,研究员从1937年开始跟踪268位哈佛毕业生,还有来自家庭贫困456名的男孩,试图寻找这么一个答案: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人生赢家。追踪研究了76年,结果发现那些成年后在职场混得风生水起的人,童年都有一个共性——他们从小就会做一些琐碎的事。这就是著名的哈佛格兰特研究。
由美国经济学家James Heckman牵头的一项研究发现,父母自幼儿期开始培养孩子的非认知能力,其受教育程度以及成年后的年收入比没有受到这种教育的孩子要高。
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成为社会精英,早早把他送到各种早教班,教他认字学画学钢琴,却不知道让孩子从小做琐碎的家务事也可以让孩子成为一个更有出息的人。家好比职场的雏形,从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出门自己背包,帮妈妈倒垃圾,跟妈妈一起搞卫生、叠衣服,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毅力、团队协作能力与社交能力,也会产生同理心,体会到妈妈的不容易。在日复一日的践行中,会形成“踏实做事”的思维模式,将来学习、进入职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
所以,培养孩子的非认知能力,越早越好。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列出他要做的家务清单。
9-24个月,宝宝会走了,可以让他把尿片扔到垃圾桶里,学着自己穿衣服,出门自己背水杯,拿比较轻的玩具。
2-3岁的孩子,可以让他收拾玩具,把绘本放回原处,饭前将餐具摆好,跟妈妈一起擦桌子、拖地,按颜色给衣服分类,给花草浇水,帮妈妈洗果蔬,倒垃圾。
4岁的孩子,可以让他喂宠物,择菜去果皮,饭后洗碗,跟妈妈一起晾衣服,自己刷牙,自己铺床叠衣服。诸如此类。
值得注意的是,在4-7岁期间,大脑正在经历“突触修剪”期,将那些无用的脑神经细胞舍弃,简单地说就是处于“大脑基础构建”的阶段,家长要开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鼓励孩子做家务琐事,培养孩子的非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