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电影《我的姐姐》讨论度颇高。
影片讲的故事很简单:
女主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生下她后为了追生二胎,曾不惜让她假扮瘸子。
梦想去北京学习临床医学的女主,被父母篡改志愿,让她成为本市一家医院的护士,理由是女孩还是早点工作,方便照顾家里。
也正因此,女主与父母之间存在着隔阂。
后来,父母双双因车祸去世,留下一个比她小20来岁的弟弟。
在女主大学时期出生的弟弟,自然与姐姐感情一般,甚至可以说是不太熟悉。
正在工作、准备考研的姐姐,面对这样一个将会影响她未来之路的弟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送养。
但家里的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她要负起抚养弟弟的责任。
姑姑跟她说“长姐如母,你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弟弟养大”,把弟弟送走,就是没良心。
影片中的姑姑,就是典型的“长姐如母”。
她和弟弟一起考上了学,但家里只能供一个,妈妈坚定表示:“我什么都优先我儿子来,你就别想了”。
在弟弟面前,她自然失去了求学的权利。
她也曾见到,妈妈带着弟弟在楼下偷偷吃西瓜,并说:“快点吃,别让你姐姐看到了。”
后来她去异国追逐理想,又被妈妈喊回来帮弟弟带孩子。
可以说,她就是一个无条件为原生家庭奉献的女人,她的一生都为“姐姐”这个角色而活。
在这样的家庭里,只要你的性别是女,那你就是要还债的,就是要为家里的男丁服务和牺牲的。
《我的姐姐》,聚焦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而当电影还正热映时,现实中又一个“我的姐姐”的故事新鲜出炉。
02
不久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
视频是一个服装店的监控录像,镜头下是即将结账时的一幕。
一位母亲拿着男装来到收银台,身边站着一双儿女,这衣服正是她要买给儿子的。
但付钱的时候,妈妈却示意姐姐拿手机结账。
姐姐婉拒,表示弟弟家里还有很多衣服,有穿的就别浪费。
妈妈见状,一把抢过姐姐手里的手机,拿给店员付款,姐姐也并未阻拦。
没想到,店员拒绝了收款,并解释:“必须本人同意才能付款。”
妈妈恼羞成怒,直接把手机丢在柜台上,指责店员态度有问题,然后一把推开女儿,拉着儿子的手走了。
留下的女儿向店员道歉:“不好意思啊。”
一把被拉走的弟弟,全程没有任何表示,临走前也没给姐姐一个眼神。
视频发出后,除了对店员的行为表示赞许外,还有不少网友表示,还用看电影吗?
这短短30秒,不就是“我的姐姐”?
03
25年前,一部纪录片《姐姐》横空出世。
导演李玉跟拍一位优秀刑警,却被他家中的一对龙凤胎姐弟吸引了注意力。
镜头下,妈妈几乎都在围着弟弟转,姐姐也得事事都让着弟弟。
短短一天当中,因为无法与弟弟获得同等的关注与宠爱,姐姐蕊蕊崩溃了3次。
她对妈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喜欢俺”。
纪录片发出后引起不小的反响。
“姐弟”这个关系,其实是父母的选择。
姐姐蕊蕊并不是“天生”为姐姐的,父母觉得女孩可以照顾男孩,于是剖腹产时先取出了女孩,蕊蕊就理所当然成了“姐姐”。
从一出生起,她就被动背负上“照顾弟弟”的使命。
而“姐姐”这个称呼,只不过是让这个被赋予的使命变得理所当然些。
她闹脾气、和弟弟打架,因为是姐姐,所以就是无条件不对的;
她想要得到父母平等的爱,因为是姐姐,所以就是无理取闹的。
父母牺牲了一个孩子的需要,去满足那个被自己偏爱的孩子的需要,直接制造了爱的不公平。
父母偏爱的模样,也暴露出一个生活真相:
那些不被偏爱的孩子,就像蕊蕊一样,被剥夺了本该有的爱,处在无法平衡的精神痛苦中,身心疲惫。
而这样的偏爱,一旦失控,就会酿成大祸。
04
2018年4月,陕西安康中院少年家事法庭,审理了一起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案。
被告人女孩案发时14岁,其杀死的是自己年仅11岁的亲弟弟。
案发当天凌晨,女孩在被窝里偷玩从同学那里借来的手机,不料被弟弟发现。
她担心弟弟向父母告状导致自己被责备,竟起了杀心。
凌晨3点左右,她杀害了弟弟。
隔天,她与往常一样睡觉、上学、吃饭,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直至最后弟弟的尸体被发现,警方进一步调查才揭开了真相。
在庭审现场,女孩神色平静,对自己杀害弟弟一事,供认不讳。
当法官问及原因时,她说父母只给弟弟买手机,而不给自己和妹妹买,很不公平,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和妹妹。
不满逐渐积累,最终酿成一场亲情悲剧。
当一个孩子总是被教育要忍让兄弟姐妹,要理所当然地为他们付出、牺牲,却又得不到赞许时,孩子感受到的信息就是:
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人,如果想要得到爱,首先得把兄弟姐妹照顾好。
他的自尊和自信逐渐被摧毁,他会认为自身利益随时都要给其他人让步,自己的价值也依附于别人。
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而活,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定义他人的人生。
电影中的姐姐,在最后关头选择将弟弟带出领养家庭,姐弟在草坪拥抱和解,给了我们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但据说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只不过原型里的姐姐,非常坚决地把弟弟送养了。
她家的姑姑阿姨们,至今都会责怪她无情。
电影中,弟弟对想要去北京求学的姐姐说:“你等等我不行吗?”
姐姐说:“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啊。”
选择怎样的人生,似乎成了她们的道德难题。
也正如精读君的终身成长词典词条《1436:道德选择》里说的:
“简单比较不同道德视角,我们会发现每个视角都有一些道理,问题在于,遵循不同道德视角所做出的道德行为,可能截然相反,互相冲突矛盾。
这是事实。诸多道德困境中,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个体可能都有自己认定的答案。”
我们不能说,电影中的姐姐与原型的姐姐,哪个人的做法是对的。
因为对与不对,不是外人该去评价的。有资格去判定的,只有多年后回顾往事时的当事人自己。
任何事,做到问心无愧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