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们
在日本,有一部特别有名的“治愈系”亲情电影
名叫《小花的味噌汤》
你们有看过吗?
▼
这部电影由真实故事改编
故事讲述了一个身患癌症,时日无多的母亲
在自己弥留之际,努力教女儿学会做饭,并鼓起勇气面对生活的故事
靠着感人的剧情和演员细腻的演绎
2016年,《小花的味噌汤》电影播出后
一度让很多观众哭到泪崩
而这对母女之间,跨越了生死的爱与羁绊
更是被不少人视作是亲子关系的典范
不过,当时间来到5年后的今天
如果我们去掉电影中的柔光滤镜,重新审视故事中的人物原型时
我们或许可以触摸到另一种层面上的“真实”
——而现实生活里的《小花的味噌汤》
它讲的可能并不是一个温情故事
▼
恰恰相反
它身上带着不少灰色的“悲剧色彩”
甚至说它是一场“亲情绑架”
似乎也不为过
我给大家讲讲真正的《小花的味噌汤》吧
2000年,在小学担任音乐老师的千惠,突然被查出得了乳腺癌
不幸中的万幸是
在经历了8个月的治疗后,千惠已经几近痊愈了
在与死神擦肩而过后
重获新生的她,如愿嫁给了大她12岁的男友
——安武信吾
结婚之后没多久,千惠怀孕了
但这个孩子的到来,带给他们的却并不是喜悦与期待
反倒是个残酷的两难抉择
——因为怀孕生子,会刺激女性雌激素分泌
而雌激素,又有可能导致千惠的乳腺癌复发、甚至恶化
所以,这就意味着
他们必须要在千惠的健康安全和孩子之间,选择其一
当时,医生给出建议是引产,希望他们放弃这个孩子
因为对于曾经的乳腺癌患者来说
就算想生孩子,至少也要等到5年后,那才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时机
所以,千惠其实也没必要非冒着生命危险
现在就把孩子生下来
毕竟以后也有机会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
最后竟然是千惠自己拒绝了医生的提议
因为在她看来——孕育一个孩子,那就是她生来的使命
“如果觉得打掉会后悔,那就拼命生下来吧”
“我生来就是为了见到我的女儿”
出于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
千惠怀胎十月,冒着生命危险把孩子生了下来
2003年2月,千惠心爱的女儿——安武花来到了人世
但令人遗憾的是,重走一趟鬼门关的她果然用光了自己的好运气
9个月后,千惠被确诊,乳腺癌复发
在与病魔缠斗3年后,癌细胞依然不受控制的扩散到她全身
于是,在那个时候所有人就可以预知
千惠的死亡,已然成为定局了
▼
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里,看着年仅4岁的女儿
没法放心离开的千惠,做出了一个决定
——她要教女儿学会做饭、做家务
因为她觉得“女儿只要学会这些”
“无论走到哪,她就都能活下去了吧...”
为了贯彻“让小花学会独立”的教育方针,千惠付出了不少努力
甚至,这个过程后来还被写成了书
书名就叫做《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
而纵观其内容,大概写的就是
“一个癌症晚期的妈妈,是如何强忍着痛苦和不舍,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的”
乍一听
这种在悲剧之中彰显母爱光辉的剧情,听起来简直能把人心揉碎
可是...等一等
小花爸爸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
为什么这个话怎么听都好像千惠一走,小花就成了孤儿似的?
还可能会活不下去?
Emmm...
反正,自从千惠下定决心,要把一身厨艺悉数传给女儿后
只有4岁的小花就要“被迫长大”了
她听着妈妈的话,艰难的踩着板凳,站在高高的灶台前
从此,厨房就是她的“战场”
在千惠的博客里,记录了不少小花的“学厨记忆”
当小花用稚嫩的小手抓起锋利的菜刀时
千惠说“相当吓人,可还是忍住没出声,也没伸手”
当小花在冒着火的灶台前过滤鲣鱼汤,差点被烫伤时
千惠也没想过让她停止下厨
▼
甚至,在小花5岁生日那年
妈妈送给她的生日礼物,也还是一条粉色的围裙
你看,千惠对小花的“期望”,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千惠不仅在厨房对女儿严格训练
日常生活中,她也尽可能的让小花学会独立
能让她做的,就全都让她自己做
只要是阿花力所能及的,我都想让她自己来,这样有一天我不在了也没关系
衣服翻着脱下来,我就翻着还给她,让她自己整理好
去保育园前的准备工作,我丝毫不帮忙
家务活也尽可能让她打下手
我希望女儿一个人也能顽强而茁壮地活下去...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后
2008年,千惠病重,不治去世了
但让她欣慰的是——
小花终于如她所愿,成为能“独自活下去”的孩子了
5岁,在很多孩子都要大人喂饭、穿衣的年纪
小花就凸显出了与同龄人无法比拟的“成熟”和“勤劳”
▼
当时,她的一天是这样的——
每天早上6点,自己乖乖按时起床
当爸爸还在呼呼大睡时,她要刷牙、洗脸,然后喂狗、遛狗
遛完狗回家后,就要准备早餐了
她站在小板凳上,面对高高的灶台,亲手用刀去削坚硬的鲣鱼干
然后按照妈妈的做法,为爸爸熬上一碗美味的味噌汤
做完了饭
小花还要自觉的练习一会钢琴
到了时间,她就自己背上书包,一个人走去幼儿园
到了傍晚,一天的校园生活结束了
其他小孩回了家,基本都是躺在沙发上,吃零食看电视
但小花的忙碌却远没有结束
她一回家就要晒衣服、叠衣服、刷澡盆、打扫、整理衣柜...
她干着以前妈妈做的工作,把家里布置的井井有条
如果有时候爸爸加班,回家比较晚的话
小花也要负责把他的晚饭准备好
同时还不忘留下小纸条——
“吃之前一定要看哦!这是阿花做的,给爸爸做了米饭和小菜”
Emmm...真是懂事的让人心疼
不过,在我心疼的同时
我的脑袋也还是忍不住嗡嗡响
因为,小花这都不算是遇着“丧偶式育儿”了吧?
简直是“父母双亡式,自己育自己”
▼
说到这里,那么问题来了...
当小花用她那稚嫩的肩膀,默默扛起原属于千惠的责任时
她的爸爸安武信吾,到底又在干嘛呢?
——这...说起来也挺讽刺的
他啥也没干,颓废的不得了
自打妻子离去以后
信吾就陷入了悲伤,无法自拔
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他终日酗酒,麻痹自己
而对小花,自然也是不管不问了
“太难熬了,看不见希望,看不见未来,不知道该怎麽带孩子,每天只知道用酒来麻醉自己”
“晚上睡不着觉,看着妻子的遗像就会忍不住哭出来”
挚爱的妻子离世,换谁都很难接受
所以信吾的难过,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但问题是...
你5岁的女儿都从阴影里走出来了
你一个四五十岁的大男人,难道就不能为了孩子坚强一点吗?
怎么还一直让孩子照顾你呢?
然而...这还不是最离谱的
在千惠病重卧床,去世下葬以后的N+N天之后
一个早上,当信吾看到女儿独自在厨房里做饭时
他才一下恍然大明白
——小花什么时候这么自立了?
八月一天早上,阿花看到站在厨房里面露痛苦之色的我,拿起了菜刀
我大吃一惊,差点忘了在千惠卧床不起、不能动弹之前,早饭的酱汤一直都是阿花做的
啊这...
合着您之前一直都把她当透明人呗?
你就没用脚指头想想,你吃的饭到底是哪来的?
是海螺姑娘给你做的?
还是窗户外面直接飞进来的?
你怎么吃进肚子里的,你心里没数吗?
如果信吾只是神经大条,后知后觉,那也就算了
重要的是,在发现千惠已经把小花教育成一个乖巧的“小保姆”后
信吾也没有心怀愧疚,让女儿少承担一些家务
恰恰相反!
人到中年的他,竟然就这么心安理得的开始接受女儿的照顾了
▼
甚至在小花6年级的时候
就连信吾的晚饭也终于由她彻底包办了...
唉...
尽管,为爸爸下厨做饭,包圆所有家务
或许也是小花获得认同和幸福感的一种方式
不过,我却总忍不住为她的人生感到疲惫和心酸
毕竟,回想当初
当小花降生不久,才刚刚学会喊妈妈的时候
她就注定要失去妈妈了
事实上这样的命运,也曾一度让小花自我怀疑
“如果妈妈不生我的话,她是不是就能好好活下去了?”
这样的自责
对一个小孩子来说,真的挺沉重的
后来,当妈妈病重,拼尽全力要教她独立生存的技能时
小小年纪,连拳头都握不紧的小花
她不得不拿起菜刀
和燃烧的烈火“厮杀”,和飞溅的油星“搏斗”
至于在这个过程里
她到底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伤呢?
除了已经离开的千惠,没有人知道
现在,如果我们站在结局,翻开前页去思考
我们也能得到一个并不那么温情的“答案”
因为自从安武夫妇决定生下小花的那一刻起
这种种生活的重担与艰难
就注定要压这个女孩的肩头了
▼
当初,在千惠拒绝医生引产的建议时
她就知道,自己的孩子很有可能会失去母亲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选择让小花承受了这个代价
因为她觉得“孕育孩子就是她的使命”
所以她早就准备好,让自己的女孩无条件跳过童年这个阶段,早早变得成熟肯干
后来,出于所谓“为孩子好”的考量
千惠也单方面决定小花的人生必须被家务包围
柴米油盐和锅碗瓢盆——这是千惠为自己女儿定制的前半段人生
而小花并没有反抗的权利
▼
可是...
如果说千惠的选择,可以用母亲“不愿放弃孩子”的本能来解释的话
那信吾的行为,显然就更让人难以接受了
——当妻子离去之后,明明他才应该是学着照顾孩子的人
可为什么在小花4岁的时候,她就不得不学习照顾自己
甚至还要反过来照顾爸爸呢?
这实在让人很难接受...
我想,如果千惠的离去是一场没有预兆的意外
那么我们的确不能苛责安武夫妇,指摘他们不够尽职
但让人无语的是
他们明明在生孩子之前,就已经能预见到小花即将面对的苦难
但他们却依然选择让她来到了这个世界,甚至还享受着她的付出
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私吗?
可让人遗憾的是
类似“自私”的事情,这世界上有太多了
▼
例如同样4岁当家的,家住四川的清清
2010年的夏天,她17岁的爸爸,和27岁的妈妈在生下她后
就离家出走,杳无音信了
所以从懂事开始
年幼的清清就不得不照顾半身不遂的爷爷
▼
因为天天洗衣做饭,她被冻到脸颊开裂,满身疹子
但即便如此,身为家里必不可少的“顶梁柱”
清清必须坚持下去
同样命苦的女孩
还有家在湖南,12岁的朱艳成
6年前,因为妈妈受不了贫穷,抛下全家出走
所以,6岁的朱艳成就要独自照顾脑瘫弟弟、患有精神病的爸爸、以及得了肾结石的爷爷
也不知是因为遗传原因
还是因为长期劳作,营养不良
6年过去了,如今的朱艳成跟6岁时相比,居然一点也没长高
和同龄人站在一起,都要矮上一大截
后来,面对记者的采访,谈到“梦想”这个话题时
朱艳成的回答格外朴素
“我的梦想不知道算是一个还是好几个”
“我希望爷爷奶奶的身体好起来,爸爸能恢复健康,用正常疼爱的目光看我”
“我希望妈妈能回来,弟弟能健康成长,能喊我一声姐姐”
你看,这些在平常人家唾手可得的东西
对朱艳成来说居然成了“奢望”
这真的太过让人心酸...
哎...
如果不是真的没办法
哪个孩子不想度过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呢?
又有哪个孩子愿意被迫长大,被迫坚强
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呢?
▼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
这些孩子们早早的变成大人的模样
是非常值得被宣传,值得被称赞的行为
可在我看来,他们早早的失去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也从未拥有任何选择的权利
反而刚来到这个世界没多久,就不得不面对生活的艰难,甚至是生存的重压
这未免太过残忍了...
其实,我也是能理解一些父母
一旦怀上,就不愿意放弃孩子的想法
——毕竟,就算没出生,那也是自己的亲骨肉啊
可是,对于一个生命的降临
我想我们真的不能抛开理性,只用感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
所以,在文章最后
我希望所有想要成为父母,或是准备成为父母的人
都能在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前,为ta好好考虑考虑
——当孩子出生以后,我到底能不能对ta负责?
请大家务必慎重的对待这个问题
既然孩子在茫茫人海中选择了你们
那是你们的幸运,同时也不应该成为他们的不幸
既然选择生
就尽量别让孩子受苦,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