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成就孩子”?

苗炜

李爽

周轶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英国伊顿公学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主题:《成就孩子——好学校为什么重要》新书分享

时间:4月6日晚20:00—21:25

方式:网络直播

嘉宾:李 爽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

著有《傲慢与偏见——英国私立学校访谈录》

周轶君 独立制片人,剑桥大学国际关系硕士

曾任新华社常驻中东记者和凤凰卫视记者

苗 炜 作家,曾任《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主办:中信出版集团/中信书院

家庭教育最好跟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苗炜:今天我们聊的一本新书叫《成就孩子——好学校为什么重要》,作者李爽女士在伦敦生活近20年,两个女儿都上的是伦敦顶尖私立女校。另外一位嘉宾是周轶君,原来是凤凰卫视的记者,前年拍了一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讲述芬兰、以色列、英国、日本这些国家的教育问题。我叫苗炜,现在是一个全职爸爸。孩子刚上幼儿园,但我已经开始特别焦虑地想着,他以后是去剑桥还是上牛津。

我知道很多英国学校是寄宿制学校,也注意到最近北京很多学校开始以寄宿制来宣传自己,特别是高中的时候。你能给我介绍一下这种寄宿制学校的好处和它的由来吗?

李爽:谢谢中信出版社给的机会,能够跟苗炜和周轶君一起深入探讨关于教育的事情。

就像我新书里写到的,虽然英国不是世界上第一所建立寄宿制学校的国家,但寄宿制在英国有非常长的历史。14世纪,因为需要培养教会的武装力量和信奉教会的年轻人,英国陆续出现了我们所说的九大公学——传统的寄宿制男校。当年九大公学的教育宗旨是:教贫穷但有才华的男孩学习宗教和古典文学,为教会和国家培养有知识的预备役。这种寄宿制的好处是,从当地招收年轻人、特别是一些穷苦家庭的年轻人,放到学校的小环境里,一方面免去家庭在抚养孩子费用上的担心,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力量,用所有的时间来把孩子塑造成他们想要的人。

几百年发展下来,英国人慢慢接受了这种形式,而上个世纪和本世纪很多国际家庭也开始加入了寄宿制教育的行列,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要让孩子从其他国家到英国接受教育,寄宿制也许是唯一的选择。所以你说到国内现在开始宣传寄宿制,我还是有些惊讶的。

苗炜:为什么惊讶?你觉得国内的学生没有这个传统?

李爽:有两个可能,第一是中国确实没有这方面的传统,我们的传统是私塾制,只有为了一个非常好的老师或者非常好的学院进京赶考,才会离开自己的家庭去求学。

说到第二个可能之前,我想说一下自己的经历,我和一个北京来的好友,曾一起去参观了英国一所特别著名的寄宿女校。参观时,我们对学校的各个方面都非常满意,刚开始我们还提了很多问题,但很快意识到,这些问题都是该校过去数十年里被家长不断重复问到的,也就是说,(学校)对所有的问题都有相对现成的答案,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他已有的答案告诉你。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某种程度上一个孩子最小的个性可能会被忽略,这是我们第一个担心的地方。

第二个担心的是,我们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传承下去中国人的身份以及很强有力的个人和家庭文化背景。传承不下去也希望她们至少能够知道和了解自己的根,并且在了解的基础上,也许还能够有所理解。所以我们觉得如果把孩子放到了寄宿学校,就会被非常完整地塑造成寄宿学校的女生。换句话说,就是失去了我们强有力的中国人和家庭的身份认同。

苗炜:你觉得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相比,有什么是只能在家里教育的吗?比如另一种说法“我从来不想让学校干扰我的教育”,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还要重要。你觉得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什么?

李爽:要因人而异。当你成为父母以后,其实不一定非要成为家长。家长和父母可以是两个概念。

要成为一个家长,实际上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而有的父母有自己很强的个性和追求,并不想分很多的精力在孩子身上,所以这些父母选择把孩子送到他们认为很好的学校里,完全信任这些学校,让学校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出力到80%左右。其实英国很多现代的父母也是因为这个选择寄宿学校的,比如我在《成就孩子》这本书里“英国上流社会曾经的教育观”这一部分写到的:“孩子被认为是家长的‘产品’,在‘产品’成熟前,越少接触家长越好,因此家长要把孩子送进寄宿学校或请私人教师去管理孩子。”

我个人和一些朋友们跟这些“影子父母”不太一样的是,我们其实很愿意做家长这个角色,因为这个角色给了我(们)很多的学习机会,特别是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自己,意识到自己各种各样的不足,再去学习;同时也能更多地去理解别人。

我觉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最好能够结合起来,全部依赖哪一个都不行。而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分工互补,扮演不同的角色,就能产生很多学校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补充一点,其实家长是真正需要挫折教育的人群,因为挫折是必然的,而在挫折里成长是一个必经之路。如果选择不做家长,只是父母的角色,那最好把孩子的教育交给专业的学校去做。

英国私立教育更看重孩子个性的塑造

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参与

苗炜:我观察到,似乎英式学校自然带着一个溢价的价值,而且这好像是英国教育独有的一个现象。它溢价的价值是什么?

周轶君:我觉得英国教育有溢价现象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大家对英国的学校有某种向往,觉得进了这个学校就能保障孩子以后可以进某一个世界顶尖名校;还有就是这些家长本身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李爽:英国的私立教育确实很有特点,好的英国私立学校要求有经济实力的家长和有学术能力的学生,这样某种程度上既保证了它能够达到比较高层次的人脉圈层,又能够保证最后学习的成果。

从实际操作而言,英国私立学校的制度设计也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比如校服,很多私立学校会有一个二手校服的设置,家长们把穿小了的校服捐给学校,学校会非常便宜地卖给新生,而得到的款项进入学校的慈善基金。这就给了孩子们一个很好的被潜移默化教育的机会——孩子们会很珍惜校服,因为可以做慈善、而且环保,这个很小的细节设置里面,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

回到苗炜刚才关于家庭教育能起什么作用的问题,在二手校服这件事上,学校不会解释这么清楚,但是作为一个家长,观察到了以后,就可以跟孩子交流所有的这些细节。

再比如学生穿的室内球鞋,很多英国私立学校要求必须是不能留下痕迹的(non-marking),一则不美观,二则给清洁体育馆地板的人员带来了多余的工作量;这样通过专业的设置和为别人着想的考量,能够避免相关工作人员的无效工作。

外面人看到的是英国私立学校如何设置学术课程和校外活动,最后多少孩子考进了什么样的大学,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上面这些细节的设置。而这些设置,与英式教育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培养有能力也有意识去改变社会的下一代。英国私立教育更看重的是,达到一定的学术成绩之后,每个孩子不同个性的塑造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参与。

做一个包容其他文化的世界公民

苗炜:中国家庭把孩子送到英国去,最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是什么呢?

李爽:应该是整个英国社会带来的文化冲突,毕竟英国的学校跟社会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这是英国教育突出的特点,是他们教育的承诺。我在书里也多次强调这一点,他们真正的目的不是培养某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也不是有多少人进入顶尖的大学。

说自私一点,英式教育是给他自己的社会培养一个合格的现代化公民;说无私一点,他在培养一个他们认为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公民。这里可能有一个小的概念偷换,就是说,英国人认为他自己的英国价值观是国际价值观。之前媒体上有一个讨论,某些学校的校长说我们要坚持英国价值观,另一些校长反驳:英国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不是人类价值观?难道英国人还能有一个跟全人类不同的价值观吗?

苗炜:我觉得我的文化冲突可能在这里:最近英国的帝国理工大学正在改自己的校训,把原来的“科技为帝国服务”这种有殖民主义色彩的校训给改掉,但确实有些人对英国教育的崇拜,恰恰在于那种老帝国主义的味道。

周轶君:对,我一个在英国的老师跟我说,殖民帝国这种(理念)是被人唾弃的。我自己去英国念书,看中的其实还是英国文化的博大。

苗炜:我儿子刚上幼儿园时,有次看到幼儿园发的宣传材料上写着:掌握中西文化,做世界公民。我也想请你俩谈谈,教育一个孩子做世界公民的迫切性在哪?真的有必要吗?

周轶君:据我所知,大概十来年前,日本开始把培养世界公民这种人才纳入到教学大纲里,因为当时全球化的趋势还是非常猛的,大家都认为在未来某一天,我的孩子可能会到一个不同的国家去工作,因此他们的目标就是让这个孩子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工作并融入当地的社会,能找到朋友且理解当地文化。所以日本教育大纲里还包括了一些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比如说,第一是语言的问题,第二是怎么去理解别人的文化,对别人的文化有一种同理心。我从来没见过因此而引起了一种不适感,因为他们主要会在小时候的教育中破除这种不适感。

回到中国,所谓中西贯通的人才其实是一种美好的说法,大家都向往这样。谁不希望你自己的孩子到处都能有饭吃?但另一方面,最近这几年全球化的进程突然有点刹车,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我自己来说,我会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理解别人文化当中最好的东西,作为一个好的学习者,把别人文化当中最精到的东西都拿过来,这不就是所谓的世界公民吗?就是说把人家好的都学了,而且对其他文化的差异保持一种宽容心。

李爽:在英国也是这样。英国在某些方面跟日本很像,是因为岛国文化,毕竟英国是一个小的岛,一个孤岛,要么加入欧盟,要么在海外有联盟国,因此必须既要能走出去,还要能引进来,要不然的话,随时有可能就无声无息地被灭掉。这与岛国文化带来的自身的生存危机意识有关。

其次,因为英国过去的殖民历史、发展历史,确实有很多不同族裔的人留在了英国,特别是伦敦这种地方,真正的白人只有40%多,其余都是其他种族。伦敦使用的不同国别的语言超过300种,而40%多的白人里头也不全都是英格兰人,还有苏格兰人、爱尔兰人,欧洲的白人等等,所以它不可能不全球化,教育的设定也不可能不全球化。再加上英国往全世界输出金融、文化、艺术这些东西,也不得不全球化。所以在英国的学校,做一个世界公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也是他们的一种身份危机造成的。

正视每一种教育的利弊,才能缓解焦虑

苗炜: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中国家长普遍觉得教育竞争很激烈,这种焦虑情绪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果孩子出国受教育,是不是压力就会少一点?比如说去英国、去欧洲,多一些选择?当然,出国留学的竞争也很激烈,对不对?

周轶君:我那天还开玩笑,说我觉得中国家长对于教育的焦虑是全世界第9大奇迹。我跟他们聊完,就很焦虑,比如,如果你没有在做某件事,或者说你的孩子走的不是一样的路,你就会特别焦虑。

我们大家普遍有一种不想做跟别人不一样事情的心态,别人如果做了我没做,就觉得我缺了啥,就很焦虑。所以我觉得在国外,实际上他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公平性的问题,而是它的公平性来自于它出路的多样化。如果孩子不走这条名牌小学、北大清华的路,出来以后还能有饭吃,还能过着一个自己挺快乐的人生,那倒过来就不会很焦虑。如果只有一条出路,你当然会焦虑。

还有一方面,实际上不是真实的就业问题,而是大家的心态问题。比如说,是不是认为只有北大清华毕业才是高级的,或者说你做一个其他的工作也是能被认可的,这又是一个传统心态的问题。所以如果我们整个社会的氛围以及最后的教育出路和心态方面有所改变,才能真正改变现在教育焦虑的现状。

李爽:轶君说的出路和心态问题,让我想起昨天跟英国一个大学的国际招生事务官聊天,当时我说英国的硕士入学太简单了,没有考试,只需要看大学的成绩,加上推荐信,再加上个人简介,就够了。但在中国要考研是什么概念?先不说大学毕业生考研,就看成人教育,在中国要继续成人教育,重新再进入学府,考试有多难?

在英国,学校教育系统的评判标准相对多元,在某种程度上,多元当然有可能带来更多的教育竞争,从而给家长带来更多焦虑;但另一方面,多元也在某种程度上让你觉得还有其他的出路。其实,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到海外接受“快乐教育”,也同样会有焦虑和压力,先是担心孩子能否适应,发现英国学校过于“宽松自由”,又担心孩子成绩不够拔尖。

选择任何一种教育都是一条“不归路”,都需要家长坚守内心,咬牙走到最后的时刻,任何一个节点都不足以论成败。因此,家长们既需要有平常心,也需要有见识和格局,认清教育的本质,正视每一种教育的利弊,才能缓解教育的焦虑。

成就孩子,只有好学校重要吗?

苗炜:李爽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好学校为什么重要”,我看到副标题的时候就想,好学校当然重要了,这还要问为什么?你能再解释一下吗?

李爽:我在写书的时候,主要想解释得更清楚,或者说让大家有一个角度,去看看我们认为的英国的好学校它到底是怎么设置的,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框架和日常的操作,来达到我们说的好学校的评判标准,以及后来为什么会有那么丰富的产出。其实教育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我自己一直都认为,学校、家庭、社会这些都很重要,最好谁都缺一不可。

但如果要写一本书,没办法拿一个家长做例子,因为一个家长培养出一个好孩子,不等于说他的那套方法可以成为一个标准或者体系,去推广到其他的孩子身上。社会就更复杂了,所以我就选了一个着眼点,就是学校。我觉得剖析一些学校,通过他们的设置和细节,家长看的时候就可以思考,某些学校这样做了,那希望我孩子的学校能做到这些,或者说家庭教育可以做一些,在某种程度上就能弥补不足。

当然,肯定没有完美的学校,但把很多比较好的学校放在一起,观察到如果他们都在致力于做共同的事情,关心教育的人就会想一想为什么:如果这些都实施了的话,自己和孩子能否受益。我是这样来理解“好学校为什么重要”这句话的多层含义的。

看了苗老师的《写给大壮的信》这本书,说实话我非常的感动,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学着做家长的人——我的大女儿已经20岁了,那么我做家长已经做了20年了。但是回想大女儿那么小的时候,我真的完全没有您所能呈现的这些概念。但是,很奇妙的,您写到的那些瞬间,我能够感到就是我自己走过的路,包括我曾经纠结过的一些东西,都被写出来了。

您一直强调自己没有在国外生活过,也没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但是书里写到的三大块——过一种有智识的生活、过一种有审美的生活和有道德感的生活,实际上这跟英国现在的教育观念是完全一致的。

虽然在书里,我一直写的是英国的私立学校,但是我想强调的是,不是只有私立教育有这样的观念,英国的公立教育也是这样的:以孩子为中心,以人为本,争取通过这样的教育,让他们将来能够过上有智识的、有审美的、有道德感的生活。所以我就想说,这些事情您都没有经历,也不在英国,您怎么会知道,怎么就能够准确地总结出来?

周轶君:对,其实什么叫世界公民?就是像他(指苗炜)这样,不需要满世界乱跑,也可以作为一个看过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的人。整理/晓月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