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本科硕士遍地走,博士才能抖一抖,但是事实上博士生早已成为了一个“高危职业”。随着近年来全球各地与高等学校教育问题频发,人们也开始对教育和科研问题进行反思。
尤其在美国,这个曾被认为是快乐教育的天堂、全世界各地天才们向往的科研的象牙塔,却也时常因为教育问题感到头疼。曾经的中国人常常为自己的教育问题感到焦虑,认为国内的“填鸭式教育”抹杀了孩子们的天性而应该模仿美国的快乐教育。
但大家所看不到的真相往往是残酷的,真正的高科技人才正在进行的是“精英式教育”,他们的竞争环境比国内更加疯狂,其中的明争暗斗也更加险恶。中国留学生来到让人憧憬的海外时,面对不仅仅是人生地不熟的挑战,还有来自教育体系不同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曾经的北大才女、美国犹他州大学留学生唐晓琳的身后事或许能让大家更加直白地看到这一切,唐晓琳出生于山东烟台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的骄傲,是“别人家的孩子”。
唐晓琳不仅仅学习成绩好,也有很高的天赋,她在2004年的时候考上了北京大学,就读于空间物理专业。能读上这样一个专业也证明了唐晓琳的基础扎实,她也的确在2008年从北大毕业后,顺利拿到了犹他州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唐晓琳只经历了两年研究生生涯,便以极快的速度拿到了研究生学历,这也完全证明了唐晓琳的研究生拼其实是相当了得的。但是她为何又会在后期读博的时候已经延期到了第8年,还没能毕业,甚至在最后选择了轻生?
或许有人说,是美国的博士生毕业要求十分严格,留学生们达不到要求;也或许有人说,是唐晓琳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弱,她在留学期间十分孤独,还面临着种族歧视、繁重的学习、亲人们敦促等重大的压力,最后迟迟8年没能毕业成为了压到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这都是“事后诸葛亮”,而且也都是十分片面和老生常谈的解读。首先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能力并不比任何其他国家的学生弱,甚至还要强上不少,比其他任何人也都要勤奋刻苦。
唐晓琳在学习和研究上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在她能在两年内拿到研究生学位,并且在读博7年间前后已经发表了6篇论文,早就已经达到了博士毕业的要求和水平,按照犹他州大学的硬性指标要求,她也早该毕业了。
比起怀疑自身不足,为何不向压榨她的导师表达抗议,为何不值一提是其所在学校的高等教育出了问题?在美国,学生们的命脉可以说都掌握在导师手中,他们不给学生写推荐信,也不让学生毕业,更甚者将学生当做是廉价劳动力,不提供研究课题,连论文都不允许发表。
或许会有人说,既然已经如此艰难,为何不直接放弃读博,即使只有研究生学位也是相当不错的。但要知道的是,有些导师是根本不允许学生另谋出路的,有些学生读到了博士后,却只能困在导师手中一辈子。
唐晓琳也不是唯一一个在犹他州大学受到这样待遇的学生。在国内,博士生一般在5年左右便可以毕业,如果就读时间超时,导师和博士生的研究能力便会遭到质疑。但在美国却并不是如此,在这里,延期到八九年才能毕业的博士却比比皆是。
但凡有学生想走,导师就会许诺给他们更好的研究的项目和论文,让他们能够尽快毕业。此时,大家都会想自己已经学了这么多年,再咬咬牙坚持1年,说不定就能毕业了,于是就这样年复一年蹉跎了下去。
2017年9月30日,已经30岁左右的唐晓琳到达了旧金山,10月1日就已经失联,之后发生的事情美国警方并没有公开,但10月10日的时候,警方确定了她的死亡消息,遗体是在金门大桥下的河流中发现的。
而她的导师面对学生的离世,不仅没有表达一丝哀悼,反而还将其相关信息删得干干净净,没有留下任何可供参考的线索。相信唐晓琳死亡的消息对于在外留学生的打击要远比国内不明真相的群众要大,处在同样的位置,看得也更加透彻。
唐晓琳的死亡也并不是个例,如果说她的死亡是因为她太脆弱,那么当海外留学生的死亡的概率正在节节攀升,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的时候,还会有人拿“脆弱”说事吗?要知道,人本身就具有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当然,唐晓琳本身也已经为自己的漠视生命的行为承担责任,只是逝者已矣,该反思和做出改变的应该是周围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