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医生是如何诊断孤独症(自闭症)的?

时不时有家长找到我,表示特别疑惑医生给孩子下孤独症诊断的过程。没有带孩子去看过医生的家长,希望了解一下要做哪些检查,以及整个过程是怎样的;带孩子去看过医生的家长,则经常会质疑医生的诊断是否太过仓促和草率。

○ 医疗检查是为了排除其他病症

孤独症的诊断,没有特异性的检查或者检测可以确诊,主要是依靠医生的经验来判断。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进行医疗检查,我们常常听说孩子在进行孤独症诊断的过程中,会进行脑电图、血检、尿检等检查。这些检查并不是为了确诊孤独症,而是为了排除例如脑部疾病、遗传代谢等其他病症。

○ 医生面诊才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真正用来诊断孤独症的方法,主要是量表、家长主诉和医生对孩子的现场观察。医生以量表结果和家长主诉为参考,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现场观察和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孩子是否有孤独症。

○ 面诊过程

有些家长认为医生的诊断时间很短,大部分时间似乎在寒暄,因此断定诊断结果不够谨慎、缜密。其实,当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起进入医生诊室的那一秒开始,医生就已经开始了观察和诊断。

倾听主诉:医生会首先倾听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及行为描述,并让家长填写M-CHAT(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但家长的描述和判断往往比较主观和片面,所以医生以此作为参考,但不会作为诊断依据。

观察孩子:在孩子进入真是那一秒开始,医生就开始观察孩子的入室反应和行为,还会观察孩子的头围、面容、步态、语言、眼神等等。

在倾听完家长主诉后,医生会密切观察孩子在没有受到任何干扰情况下的自主行为,这个时候医生往往会示意家长不要给予孩子任何提示、指示、呼唤等等干扰。

在这个过程里,医生会观察孩子与家长、他人的互动情况,比如看孩子会不会观察环境和他人、游戏目的性强不强(诊室一般有玩具)、遇到问题会不会主动找家长、用什么样的方式找家长等等。

然后,医生还会逗引孩子,观察孩子的反应,比如看孩子对医生制造的异常声音会不会及时回头看、对医生的问话是否及时恰当地回答、对医生的故意吓唬会不会感到害怕以及寻求家长的帮助等等。

询问特殊症状:观察完孩子的行为后,医生会围绕孩子的特殊症状对家长进行询问,比如孩子平时的呼名反应、与同龄孩子怎么玩耍、说话怎么样等等。

实施筛查评估量表:在上述过程里,医生已经完成了筛查评估量表的评判,比如对M-CHAT(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的判断,对ADOS(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的填写,这些会作为医生下诊断结果的参考,但不是唯一依据。

询问出生、养育及医疗概况:最后,医生会询问孩子的出生情况、父母的生育年龄、孩子的养育情况、是否在其他医院就诊以及就诊结果,这些也会作为医生下诊断的参考。

明确诊断结果:最后,医生会综合参考家长描述和量表结果,主要还是以医生自己的现场观察为依据,明确做出诊断。

整个初诊面诊过程大概30-60分钟,如果孩子表现疑似但不能确定,医生会嘱咐家长复诊。

○ 写在后面

以上是医生诊断孤独症的大致过程,但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诊断风格,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流程,所以具体到每个医生的诊断,可能过程顺序不太一样。

比如,有的医院是在家长进诊室之前就填写M-CHAT(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有的则是进诊室后填写。

但不管流程顺序是怎样的,正规的初次诊断过程里的必备内容都包括了家长描述、量表的使用和医生对孩子的观察,其中医生的观察是最重要的依据。

-END-

○ 更多孤独症干预知识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