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浙江大学

这是一段已鲜为人知的历史。1912年11月到1916年8月,孙中山先生曾连续三次来到杭州。

1912年12月10日,孙中山先生满怀对教育的期望,对革命洪流中青年学生的希望,前往杭州南面秦望山麓的之江大学堂(现浙江大学之江校区)访问,并与当时师生合影留念。这张大合照从1912年起,一直悬挂在学校“慎思堂”一楼会议室正对大门的墙上,直至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才摘下来。

1912年之江大学堂刚从市内的大塔儿巷迁往秦望山二龙头、三龙头新校址不久。学校环境优美、林木葱蔚、山泉幽咽。当全校师生得知孙中山先生要来校访问的消息后,欣喜万分,为隆重迎接这位革命伟人,他们在“慎思堂”正门悬挂欢迎旗帜,显得格外热烈和庄重。

孙中山铜像

当时山上的新校区内不通车,也没有行驶汽车的道路。孙中山先生的访问车队停在校门”S”形路口,徒步上山,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新校区地东斋和西斋等。在主楼“慎思堂”会议室稍作休息后,先生为大家做了精彩演讲,特别对之江的创校精神、创设自助部的勤工俭学、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给予肯定和赞许。他强调要使民国强盛,必须实现四大纲领的民生主义,望同学们投入到浩浩荡荡的革命洪流中,并阐述顺革命洪流兴,逆革命洪流亡的道理。

会后,孙中山先生一行与全校中西教师以及学生近200人,在”慎思堂“前大草坪的两棵大樟树下合影留念。

孙中山铜像近景

1927年—1928年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浙江大学曾更名为“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如今距孙中山先生巡访已一百余年,这一珍贵的历史史实,影响了几代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3年9月18日,由孙中山先生孙女、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博士捐赠的孙中山铜像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湖畔的草坪上落成。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孙中山先生一直重视教育的发展,他坚持教育育才、教育救国的理念,认为教育是”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他的教育精神和理念:“齐天格物,明辨昭彰。正心典学,形上之方。知性通贯,思睿成章。求真求是。为国栋梁”也感召了一批批浙大的青年学子。

参考文献 《浙江大学图史》

《民革中央——世纪中山》

延伸阅读:

之江校区位于杭州钱塘江北岸,六和塔西侧的秦望山南麓。之江校区初始为之江大学的校园,是美国长老总差会在中国开办的基督教教会高等学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之江大学旧址 ·

自1906年选址购地始,之江校区的规划、设计、使用已历经110年有余。1906年之江大学的前身育英学堂组建校董会,正式扩充为大学。1911年,校舍初成,设有学生宿舍两幢、教学主楼一幢、教员宿舍和别墅五幢,学校由城内迁至新址,学校更名为之江大学堂。1914年学校更名为之江大学。1930年学校获批以文理学院立案,设文、理、商、建四科,兼收女生,并设预科和高级中学。1948年,获准为综合性大学,设文、理、商三学院.新中国成立后,之江大学规国家所有,1952年夏,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之江大学各学系并入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等 个院校,校园则划归浙江大学使用管理,此后之江校区作为浙江大学的一个校区延续至今。

20世纪60年代,国家重大的科研项目就是研制“两弹一星”。研究这样的高精尖技术,既需要极高的科技水平,又必须拥有隐蔽的地点,之江校区就有幸成为两弹项目的重要研发地之一。浙江大学为此创办了包括火箭力学,火箭动力学,液固体燃料、自动运动控制、核物理、放射化学等专业,统一取名为“浙江大学三分部。”

现为光华法学院和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所在地。

摘自《百廿求是——浙大景影》

《浙大六记 ——之江》

文稿:浙江大学访客中心

杭州市文保中心微信平台编辑整理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