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清华大学姚班46名、智班30名学生的分班名单出炉。晋城一中甄子豪同学榜上有名,成为山西省唯一入选学生。
甄子豪
毕业班级:633班
班主任:李明明
2019年获得全国信息学竞赛金牌,保送清华大学姚班。
清华大学“姚班”简介
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又称“姚班”),由国际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于2005年创办,致力于培养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竞争力的领跑国际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人才。2009年4月,姚班由刚创立时的“软件科学实验班”更名为“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并被率先纳入清华大学“清华学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姚期智院士担任“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首席教授。
创办至今,“姚班”因其全球领先的学科实力、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行业内无出其右的认可度,成为清华最火最难考入的专业!每年考入姚班的学生基本上是数学、物理、信息学国家集训队或国家队的队员。
具体名单如下:
2019年,获得信息学奥赛金牌
甄子豪:我的竞赛之路
难忘的高中生活
在一中也已经经历过两年的时光,我觉得在一中最大的幸运,是能与一群优秀的人结伴同行。在一中,我遇见了许多优秀的老师,或治学严谨,或思想深刻,或见解独到;我也遇见了很多优秀的同学,或成绩优秀,或视野广博,或多才多艺。虽然也曾因每天的起早贪黑而抱怨,也曾因繁忙的课业而疲惫,但想到老师与同学的日夜相伴,想到自己知识上的收获,想到自己奋斗的目标,便还可以坚持。还记得失意时同学和老师的安慰;还记得每次考试后,老师与每位同学独自谈话、分析成绩;还记得那次千人远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还记得中秋之夜的自习,你我同在。一中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份份成绩单,更是最好的青春。
高中生活带给我什么?无疑,高中有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但我以为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健全。忙碌的生活让我学会规划时间,没有长辈的远行让我变得自立也理解了互助的真正含义,高自由度的学习让我懂得了责任与奋斗。高中是由稚嫩走向成熟的一次洗礼。我在磨炼中变得自信,也因视野的扩展变得谦卑。我能免受一些谣言的蛊惑,能以更理性的角度来看待世界。
关于竞赛
关于竞赛,起初我只把它当成高中生活的一个插曲。即使在拿到省一等奖后,我也曾认为不过运气使然。但在郭继飞老师一次次耐心的鼓励下,我终于摆正了心态,做好了备战竞赛的准备。由于时间安排不恰当,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突然面临了很大的压力,休息的时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过在老师和父母的帮助下,我很快调整了状态。之后,在多次外出学习与参赛的经历中,老师也给予了我很多的鼓励与帮助。
相比高考,竞赛无疑是一条人烟稀少的小径。不过很幸运,我也遇见了董凯文同学与我同行。他起步比我更早,但毫无倨傲之心,无论是在我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外出时的生活方面,都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在多次共同的外出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在棋逢对手的欣喜中相互促进,也为共同的志趣发奋努力。
在学习竞赛的同时,我并没有与学校的其它安排脱节,这是我比较开心的一点,因为就我所知,一些竞赛生为了竞赛牺牲了很多课内生活。首先,我在学习竞赛之余,文化课的成绩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况且竞赛对文化课也有触类旁通的作用。另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特色德育活动和社团活动。在一中“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下,我的高中生活紧张而充实,这里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及父母长期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信息学竞赛是什么
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信息学竞赛。比赛的主要形式是上机测试,每场要求在限定时间内解决3个问题,时间限制随比赛的不同而有区别,省内比赛在3.5~5小时,国家比赛及国际比赛均为5小时。对于每个问题,选手需要编写出一个程序,该程序需要对于若干给定的输入在对应的时间和内存限制下给出正确的输出。
大家应该都认同竞赛要比高考的科目难,就信息学而言,难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算法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写。算法的设计偏向数学又有所不同,既需要考虑算法的正确性,也要考虑算法所需的时间和内存。为了能设计和理解优秀算法,选手需要学习许多数学知识和经典算法,进行许多针对性的训练。尽管如此,一些题目需要发现几条乃至十几条性质并加以证明,或者需要用到高深的数学技巧,或者思维过程复杂,或者难以找到切入点,这些题目并非刻苦训练就能有成绩,还需要一定的灵感。
程序的编写也是选手必须跨越的一道难关。一道比较复杂的信息学题目往往需要写出上百行甚至几百行的代码,且往往涉及繁多的细节,因此写一道题花掉几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而且信息学竞赛要用真实的数据对代码进行检验,因此代码中一丝微小的错误就可能让你丢掉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分数,为了找出代码中的错误,选手又需要花费许多时间进行调试。在时间有限的比赛中,选手往往需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对试题难度的预估,选择合适的策略,才能拿到尽可能高的分数。
信息学竞赛的学习策略也与高考有很大差异。由于考察的知识点领域广,难度大,更新快(每年都会引入新的知识点),且涉及复杂的代码实现,信息学竞赛缺少可以用来长时间参考的书籍,老师也只能在学习的起步阶段给予一些帮助。因此信息学竞赛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的相互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竞赛的两极分化体现得非常突出,我们也就经常需要进行跨省的学习。这方面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机会与平台。
我学习的另一个有效渠道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主要有两方面的渠道。一个是通过OJ,online judge,也就是在线评测网站,网站上可以进行题目的评测,也支持举办比赛等功能。另一个是通过看博客。很多学习信息学竞赛的人有写博客的习惯,博客里既有对知识点的讲解也有很多有价值的题解,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不过另一方面,网上的信息质量没有保障,学习时需要细加甄别。总体来说,信息学竞赛的学习以自学为主,需要自己下苦功夫,我在这样的过程中受益良多。
感谢命运让我们与一中在各自的青春相遇并彼此成就,彼此见证;也感谢所有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帮助过我的人。谨以我的高中经历向青春致敬,与诸位共勉。愿我与诸位能保持青春之心,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