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成功的动力源泉,在生活中,在社交中,人们都偏重于喜欢自信阳光的人,一个人不自信,别人怎么去相信这个人呢?
所以自信对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培养孩子的自信是很不容易的,比堤坝还难筑,父母费万般心思可能就筑城那一小块砖。然而毁掉孩子的自信,只要爸爸妈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能实现了。
一句话让孩子从此不再积极
“把嘴给我闭上,多大了还哭!”
淇淇在大声哭泣,她妈妈在一旁呵斥。
淇淇哽咽着说:“学校组织的春游,凭什么不让我去?”
妈妈更没好气:“我这么辛苦赚钱供你读书是为了让你玩的吗?你学习成绩那么差,还有脸玩!”
淇淇一脸不可思议,大喊起来:“这是学校组织的活动,你跟学习扯一块做什么!”
说着气急败坏的跑走了。从此学校活动再也不见她积极过,学习成绩也一直没有上来过,职高毕业后直接参加了工作,在工作岗位上也是不积极不主动的那种,换了很多工作,一直都在基层。
原来,那个时候淇淇为了参加学校的春游,报了表演项目,一直在彩排,她很想获得同学们的掌声和关注,很想通过春游表演项目证明自己,从而与老师和同学们相处更融洽。
春游对她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而妈妈却无法理解孩子积极的思想,更没有鼓励她“好好表演,妈妈为你加油。”
孩子学习不好,让妈妈很生气,把气撒到春游的上面,打击孩子,不让孩子去“玩”。
从此以后,活动不再是令琪琪向往的舞台,而是跟妈妈的羞辱挂上了钩。
以至于淇淇此后不愿意再尝试通过成绩以外的事情证明自己,但是她的学习生涯却被妈妈的一句“你学习成绩这么差”而让她心生厌倦,从而自暴自弃起来。
简单一句话,就摧毁孩子的自信,甚至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孩子怯生生的拿着一份20几分的考卷,神情紧张,看着父母的时候,父母的一句:“脑子让猪吃了吗?”
孩子不小心打碎瓷碗,偷偷瞥着家长,幼小的身体害怕的等待“暴风雨”凌虐,父母的一句:
“怎么生了你个闯祸精!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当孩子兴致勃勃的向家长展示他的手工成果的时候,家长一句:“净整没用的,不好好学习弄这些干嘛!”
甚至情绪崩溃的父母骂孩子:“废物”“丢人”“是个人都比你强”等等,用难听的词语将孩子描述成累赘、和自己的耻辱。
孩子的心理还在建设发展阶段,父母的打击却如此“高能”,孩子的自信就这样被一点点毁掉了。自己擅长的领域也被一语损毁。他怎么能够做出更多的努力把事情做好呢?
当然,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家长们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打击孩子,而是希望这种“打击”鞭策孩子勇往直前,取得更好的进步,然而,某市心理研究所对青少年犯的研究发现,致使这些孩子犯罪的,恰恰是他们在童年的精神虐待。
少管所中,一个16岁的少年,提到家长与自己的朝夕,非常沉重。
还有人提到,童年经常受到母亲辱骂,尽管不是他的错。最爱的母亲,却张口闭口让他去死。
多数孩子都表示,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受到父母的夸奖,得到最多的形容就是“没用”,“废物”,“猪脑子”……
他们的父母也许从未想过这么简单的一句泄愤的词语,变成伤害他们最深的钢鞭,驱动孩子走上了犯罪之路。
家长要明白,语言暴力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半点好处有权威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在六岁之前,对他说气话,极其容易产生自卑、忧郁的心理,长期被不平等对待的孩子,会感觉被嫌弃,认为自己真的没用,进而变得内向、而且害怕接触人,长大后形成负面人格。
语言暴力,在孩子的教育中是没有半点养分的,辱骂不是批评,诋毁不是鞭策,全面否更不是“为你好”。
事实表明,被这种“鞭笞”足够幸运地自信而大有所成的人,是极少数。
而且,成功并不单单靠的是一种方式,还有多种因素的共同加成,很多都没有被写进甚至提及在案例里。
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是在这种“鞭策”下,无法获得卓越感,因而变得很自卑,甚至自厌自弃,严重走上犯罪道路。
最好教育,是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不要只看学习成绩,要善于发现孩子其他优点
虽然家长很希望孩子尽可能的完美,可是大人的一步,相当于孩子的三步,大人观察的世界,比孩子眼睛中的世界高三尺。
孩子永远无法达到大人眼中的“完美”。
每个孩子,都有无数个“希望天使”,除了学习,他们的成就还有无数个可能,孩子追求卓越和成就感的心,如果能得到父母的正视并正确引导,孩子还会变得自信、积极,不断超越自我,虽然在学习上没有成就,但是在他擅长的方面,或许会获得更大成就。
说话前想一想,多鼓励,少诋毁
教育思想家约翰提出:“打骂只会养成奴隶式的孩子。”
虽然一句话在大人看来无关痛痒,可是父母却是孩子的全世界,随口一句话,很容易成为可怕的标签,大人忘了,孩子却记得清清楚楚。有些童年的伤疤,是需要一辈子来疗伤的,爸爸妈妈们在说话之前,先停下想一想,是在鼓励孩子,还是在摧毁孩子?
树立孩子的自信,可能要做很多努力,花很多心思,而摧毁它,却只需要一句话。
多鼓励少压抑,多些赞美和掌声。孩子就会获得无穷的力量和喜悦。
制定好规则,立场坚定,适当惩罚而非打骂
不打骂孩子并不是说事事纵容,而是需要科学的教育。
孩子犯错误了,可以适当惩罚。比如,不可以看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或取消原定的去某某公园的计划等。
惩罚不宜一次性太多,这样会物极必反,孩子做的好,要给他奖励。
最好的父母,不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疏离。
幸福的家庭,不会是冰冷的指责和暴戾。
话中带暖,有爱才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