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洪敏谈外国留学生:教育迈入新时代的背后,是无数大学生的悲鸣

最近,外国留学生的话题又火了。

据高等院校外国留学生数据统计:

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我国高等院校学习,从最初的“留洋浪潮”到如今的“四方来学”,我国教育已经迈入了“全球时代”。而这个数据每年按10%的增长速度增加。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少大学生看着日渐增多的外国留学生,不禁悲叹自己离“僧多粥少”的局面越来越近了。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涌入我们国家,大到清华北大等名校,小到普通二本学院,都随处可见留学生的身影。或许是觉得外国留学生的存在能给学校增添名气,许多大学为此不惜开出极好的条件吸引他们就读。

正常来说,一所大学之所以能招到外国留学生,主要是因为它自身的名气,但如今却截然相反,很多大学反而是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提高自己的名气。

本土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待遇,让二者之间的矛盾被不断激化。

“拉开彼此之间差距的不是努力,而是肤色”,这句话用来形容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之间的情况,或许再适合不过。

无数大学生在努力奋斗,拼搏未来的同时,却也不得不面对外国留学生所拥有的不公平待遇。日积月累之下,人们对外国留学生的印象早已跌落谷底。

在教育迎来“全球时代”的背后,是我们所无法忽视的留学生问题,互联网上对那些不学无术的留学生的控诉,是当代大学生“悲鸣”的真实反应。

被“不公”围绕着的大学生

当“特殊对待”、“不学无术却能拿奖学金”等问题出现在外国留学生身上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到愤怒和无奈,开始在网上“控诉”这种不公的现象。

俞洪敏在《酌见》中曾谈到外国留学生的问题,他指出:“我们的大学里,本土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之间已经出现了失衡,这种失衡来源于学校对二者的区别对待。”

如果是公平竞争,相信对外国留学生存在抱有异议的人会很少,我们是礼仪之邦,血液里本就有着宽容的“基因”,但前提是处于一个平等的环境下。

但因为某些学校对外国留学生的格外优待,让许多大学生在无形之中被划分为“三六九等”,他们本该在这个年纪奋斗,却被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给外国留学生以“优待”,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恶性循环,因为要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他们,所以大学生所能获得的机会、资源都会减少,使他们没有动力去努力,进而人才减少。

有人说“读书不只是为了梦想,更是提高生活的质量。”在面对“明明自己很努力,却比不上人家走后门”的情况下,任何人感到不忿都是正常的表现。

在这个时代,读书不仅仅是代表着一个人的起点,更关乎着未来的工作、生活质量等附加属性,相比于以前,现在的人们对读书的渴望变得更加强大。

在大学里,一次获奖、一次机会,都可能代表着有底气选择更好的工作,而外国留学生不费一丝一毫所获得的“优待”,是一个大学生四年里埋头苦干才能获得的。

教育是一场竞争,没有人愿意被迫接受“劣待”,而且还是在自己努力的情况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多少人还记得“福州外国留学生辱骂交警”这件事:

2019年7月,福州的鼓楼区的大街上,一名外国留学生因骑着电动车违规载人被交警拦下。

面对自己的违规行为,这名外国留学生不但不知悔改,反而态度极其嚣张,辱骂、推搡交警。随后被周围的群众自发围住,执法人员赶到后将其制服。

事情的处理结果是这名外国留学生被领回学校加强教育。

尽管这件事到此落下帷幕,但网上却掀起了一番热议,不少网友纷纷质疑:我们对待外国留学生是否太过优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严重违反交通行为,这种情况怎么也得拘留几天,单单是学校加强教育就结束,未免有些过于宽松和草率。

作为礼仪之邦,我们并非不欢迎外国学生来留学,恰恰相反,一个学校如果要踏上更高的成就,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我们欢迎的是那些谦虚有礼,素质良好的外国学生,而不是什么都收,更不是拿着“优待”求人家来。

努力的程度一再升级,甚至废寝忘食,但依然无法改变大学生对外国留学生“优待”的无奈,因为他们被困在二者的不公平待遇里,无法自拔。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让外国留学生回归“普通”

人民日报曾针对外国留学生所享受的待遇提出看法:

让外国留学生回归普通,是天经地义且刻不容缓的事情。

不管是福州外国留学生违反交通规则这件事也好,还是山东大学的“学伴制度”也罢,本质上都是一种捧高别人,踩低自己的行为。

回归普通不是指我们高高在上,更不是谁低谁一等,而是双方都处于一种公平竞争的状态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想拿奖学金?可以,凭能力说话;想获得什么成就,也要凭自己的努力。

外国留学生的到来固然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获得更大的进步,但同样也要掌握好严进严出的标准。

时至今日,我国凭借着努力从落后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有底气面对各种挑战,我们的大学生更有信心与其他国家站在同一起点上竞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那些“优待”,何尝不是一种崇洋媚外的心理。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对于一些大学而言,他们所想尽办法让外国留学生来就读,对学校名气的帮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反之,稍有不慎则会让学校的形象坍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尽管教育部和各大媒体都针对外国留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过发言,但最主要的还是学校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求人不如求己,想办法把学校的教学质量提上去才是正事。

尊严不是靠别人施舍,而是自己给的。只要我们的教育足够强大,终有一天,优秀的外国留学生自然会闻名而来,而那些不学无术,素质差的,只会被淘汰。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