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21世纪大家最重视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教育。教育是国家之本,民众之基,这也是为何有九年义务教育的原因吧!
同样,百姓心中也早已明白文化的重要性。以至于一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足以让家长们愿意肝脑涂地。为了名校学位,连下跪都愿意,吃糠野菜什么的就更加不在话下。
满街的补习班,兴趣班,就可见家长的心态。去年疫情,线上培训成为热门。于是,电梯广告,电视广告,网络广告,那是铺天盖地,直至今天,而且未来也不见得就会停止。
名校学位,从来都是家长争夺的重点。按照多数城市的规则,都是就近入学,于是名校附近的楼盘就成了家长的必争之地。这些年来,学区房的价格那是一涨再涨。多少家长,一夜之间就要多付出百万,甚至更高的代价。
02名校冠名的
有利益可图,也就有人不惜铤而走险。涨价就算是最温和的,业主违约也是比较小的事情。
不少地方,甚至采用‘名校’冠名,吸引投资,实际除了学校,什么配套设施也没有,顶多也是招收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作为老师,实际根本没有教学经验;更严重的是,有些连所谓的名校毕业的老师,都是假的。
比如这两年的网校培训机构什么的,都说是自己的老师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实际最多也就一两个做招牌,甚至一个都没有。
名校为何有名,是因为多年的师资力量积累,学生的筛选。
03名校是需要底蕴的
记得小时候,家里是农村的,自然小学就是在乡村小学读的。小学毕业,县级的初中是需要考的,基本一个乡村级小学也就那么一两个人能考上,剩下的都是去镇级初中,更早些时候,连镇级初中都是要考的。
初中毕业,市级高中也是要考的,我所在的粤北山区,市里有三所质量比较好的高中,每所分配到县里的学位只有8个,也就是24个名校学位。
而县城有20左右个镇,大约是6000名学生。可想而知,能进入市高中学校的是什么人才。然后县城有两所高中,每个年级大约350人,也就是700人。换句话说,能上高中的不到10%,虽然有700人,但是还有部分是高价生(择校费)。
剩下的学生就是中专,中师,卫校,技校或者是在家种地,外出打工什么的了。
举这个例子,想要说明的是,名校不是靠建校区建出来的,而是日积月累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试想下,深圳的经济比广州发达,但是作为新兴城市,深圳的教育资源远不如广州,为何?广州可是千年老城,底蕴深厚,是广东省的省府所在。
同样,广州的教育资源比起北京又差得远了,为何?北京是首都啊!而且明清两朝就是首都所在地,基本可以说,国内最有文化的人才都聚集在那里呀!
如果建设一座校区,然后让所谓‘名校’去冠名,就成为真正的名校,那深圳的教育资源绝对会超过广州,比肩北京。
04家长心态也要平衡
优质学校的招生究竟是就近招收,还是按优录取。这又是一个问题,早些年,学校都是择优录取,有考试,有面试。不少家长又批评说,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学生过早承受太大的学习压力。
于是不按择优录取,那就是就近入学。可是就近入学又出来个问题,名校周边的‘天价学区房’,高昂的学区房又让家长们叫苦连天。试问,还可以怎么做?
电脑派位是这两年才出来的,又出来个问题,派的学校位置有可能离家里远一点,学校是5点左右就放学的,甚至更早。接送又相当不方便了,毕竟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老人帮忙接送,或者其中一个家长全职,家长通常都要6点下班。如果坐校车,那就又要平白增加校车的费用。
所以,名校冠名的所谓学区房不可取。但是家长们同样更要放平心态,学校很重要,但是绝不是唯一的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能偷懒,别说未必是名校,即便是名校,也不是进了名校就万事大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