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研究生因延迟毕业自缢,接纳不完美,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课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一研三学生自缢的新闻相信很多人都有所关注,也为其感到惋惜和痛心。据悉,该学生在10月13日凌晨2点发表了一篇近两千字的遗书,遗书中表示课题实验长期受挫,可能会面临延毕。“以前我们组还没有出现过无法按时毕业的,为了不打破这个传统,那我消失好了”。14日,大连理工大学发表情况通告,证实该学生已自缢在实验室。

在翻看了该学生的整篇遗书后,我总不断地想,如果他能接纳最糟糕的结果,接纳自己作为该组不完美的存在,接纳自己的“不行”,是否悲剧会被终止呢?

可惜没有如果。该生有着科研工作者普遍的存在的优秀特质——认真、踏实、严谨、追求完美。可惜,他缺少了一种能帮助自己螺旋式成长的要素:接纳不完美。我想,这也是他最终走向悲剧的重要原因。

无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或者无法接纳某个事物的不完美,其实是当下很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越优秀的学生身上这种问题就越明显。这两年来,找我咨询“如何调整接纳自己“不行”的学生”基本成绩都在年级名列前茅。他们从小被要求“优秀”,被教化要“成功”,每一步的成长都有其规划。他们是群追求完美的人,大多也按部就班地成长。如果有一天原规划脱离了轨道,他们往往会因此焦虑、不知所措,甚至陷入崩溃。

而这一群体是需要被我们教育者关注到的,也需要我们意识到,教育孩子们接纳不完美,这是不可或缺的一课。也需要我们在孩子面临所谓“挫折”时主动去告诉他们:傻孩子,偏离原有规划是人生常态。不过没关系,走回来就可以了,尽管慢了一点,可是你也看到了别样的风景啊!

当然,在面对“不完美”这个课题上,最主要的依然是学生本人要去积极应对。如果你在学业或者感情上遭受挫折,那么,希望你们能做到以下这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把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人在低谷,很容易遇人遇事变得极端负面,思绪也会变得复杂,内心感受沉重和绝望。而当你能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其实会起到梳理思绪和对事件进行复盘的作用,与此同时,情绪也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使自己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所面临的困境。

可能有人会说:“我也想表达,可是没有人可以听我诉说。”其实,表达真实感受未必需要有人倾听,写日记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当然,如果一定需要有人听才有表达欲,这里建议学生要懂得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二、解决挫折问题尽量别在晚上,除非你白天睡得足够多。在大连理工大学研三学生自缢事件中,学生在遗书中谈到为了错开使用设备时间,他白天让给别人做实验,而自己一直在黑夜里通宵做实验。黑夜中,人本来就容易变得感性,再加上睡眠不足,人会非常容易变得焦虑和悲观,解决事情的能力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如果无法在白天得到足够休息,那么,请别在晚上去解决挫折问题。不如夜间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后白天再全力应对。

三、如果事情自己无法解决,一定要不断向外部求助。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事情超出了自身能力和认知范围,想要依靠自己去解决几乎不可能。这个时候,学生一定要学会向外求助,不要害怕麻烦别人,特别是那些本身内向又害羞的学生。求助老师、导师,求助同学、求助同领域专家,甚至求助网友,总之不要放弃解决问题的任何求助机会。做到行动上争取,结果不纠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四、只要活着,再坏的结果都不是最坏结果,学会放过自己,接纳自己的“不行”。在遗书中,学生谈到自己无法面对延毕,其实是他不认为这种结果是应该他承担的,从他强调实验设备不断出故障,导师没有给更具体的实验建议,到疫情导致实验时间有限等,可以看出他内心有不甘又无奈。那么,既然不完全是自己的责任,那么学生就更应该原谅自己了。而这个细节也给了其他学生提醒,当你认为那不完全是你错的时候,一定要善待自己,接纳自己的“不行”。记住只要活着,再坏的结果都不是最坏的结果。

————————

作者简介:我是星主,专研教育发展与心理,坚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传递。关于教育成长路上,上到大学下至小学,有困惑来咨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