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金句:选择很重要,但努力是做出选择的基础。只有先努力获得足够的人生积累,才有选择的机会和能力。——现代选择学之父迈克尔·雷 《成功是道选择题》
复习导航13:该如何做对选科、选专业、选大学等影响未来甚远的选择?
日常有关选择,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成功的选择带来的帮助,而鲜看到的是背后的千锤百炼和为选择努力的厉兵秣马。
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步步为营,只有足够的人生积累,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
一定是努力让能力、眼界、学识都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走出的那一步,才叫“选择”。
近日,江苏省2021年新高考各选科组合的考生人数统计结果流出,令人震惊的是传统的物化生和政史地不再是考生的首选。第一选科组合“物生地”是其他组合人数的数倍!那究竟怎样选科更有利于将来报考选择,更有前途呢?
截止到2020年,已经有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山东6个省市实行了新高考政策。
2021年湖南、湖北、河北、广东、江苏、福建、辽宁、重庆等8个省份也将加入新高考的行列。
全国各地区新高考启动时间是怎样的,请看小星给大家第一时间梳理的表格。
随着多地新高考的启动,新高考更多地被老师、家长、孩子关注。
新高考究竟什么“新”呢?
概括起来就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分类考试是针对于培养单位的,即高中,而多元录取则是针对大学高校的。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承接学生高中学习和大学的新高考选科问题。
从分科类别而言:
传统高考——文理分科,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分开文理科,文科学习的科目除去语数外,还有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的学习科目是物理、化学、生物。
新高考——不分文理,学生自由组合。
从考试科目而言:
传统高考考试科目——语数外+文综(政史地)/语数外+理综(理化生)分值语数外都是150,文理综都是300分。
新高考选考科目——3+3,第一个3指的是语、数、外三门,第二个3指的是6选3(浙江为7选三),6指的是史地政理化生,满分是100分。
3+1+2,第一个3指的是语、数、外三门,第二个1指的是物理/历史2选1,第三个2指的是地政化生选2科。
从考试时效而言:
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当年当次有效
新高考——语数当次有效,英语及选考科目两年有效
新高考选科,那6选3和7选3都有多少种组合方式呢?
“3+3”模式有20组学科组合,“3+1+2”只有12组,从组合种类来说,“3+3”模式更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科目组合需求,也是高考改革的最终方向。
6选3:20种组合方式,蓝色背景的部分是偏理科的组合,粉色部分是偏文科的组合。
选科的作用
我们看完了科目组合,那具体来说为什么要研究选考科目呢?
选考:关乎你的升学
首先要明确,选考的成绩是计入高考的,但这个成绩并不是直接计入高考,实行的是赋分制。
什么是赋分制?
学生考试时会有一个原始的卷面分数,根据这一分数,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序,分出A、B、C、D、E五个等级,在A-E五个等级之内,又细分了若干个等级,再把对应等级转化为具体的分数。
以浙江2017年赋分制为例。浙江总体分为ABCDE五个大的等级,A等级占15%,B等级是35%,C等级34%,D等级是15%,E等级一般≤1%。具体又将这5个大的等级分为21个赋分等级,可以看到,前1%的同学记满分,2%-3%记97,依次类推。每个等级之间都是相差3分。
为什么要实行赋分制呢?
举个例子:没有实行赋分制之前,假如考试试题比较简单,学生普遍都考到了80、90多分,你也考了90分,成绩看上去不错,但是其实排名是中等水平。另一次考试,题特别难,最高分75,你考了70分,从分数来说,感觉不高甚至有点低,但是从排名而言,是在前几名的位置。所以,分数简单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显然是不全面的。
实行赋分制,是为了打破唯分数论,即根据整体水平来确定你所处的位置。但是赋分制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有人提出:赋分制就是你高考成绩并不是你自己说了算。
这种现象我们也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A和B一起考试,A选考的是物理,考了85分,B选考的是化学,也考了85分,但是物理考试难度较大,分数都不高,85分是全省第一名,赋分制折算之后就是满分,而化学较为简单,成绩排在全省52%的位置,折合之后就变成了70分。
所以说选科很重要,决定你考试的时候的科目,也决定你高考的部分成绩。除了选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学考。
学考:关乎你能否上好大学
什么是学考呢?其实学考≈会考,新高考改革之前,学校都会组织会考,就是你的毕业考,成绩分为ABCD四等,C等及以上及格,都及格就可以获得高中毕业证并参加高考。
学考全称是学业水平考试,为什么说约等于会考呢,因为学考要重于会考。熟悉综合评价的学生及家长都知道,大多数高校是按照6:3:1折算成最终成绩(中科大是5:4:1)这个1就是学考成绩。而现阶段一些重点高校的综合评价招生,都会对学考有一定要求,比方说有低于A等级的,会扣减你的综合评价总分值。所以想参加综合评价的学生,一定要重视学考成绩。学考成绩具体怎么计算,还是以浙江的学考为例:
浙江的学考满分是70分,考试之后获得高中学考等级,等级具体设A、B、C、D、E 5个等级,E 为不合格。以卷面得分为依据, A、B、C、D等按15%、30%、30%、20%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E等比例不超过5%。
选考科目:决定你的专业
我们以2020年北京、上海等地部分高校选考科目为例。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数量最多的是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共89个,排在第二的是必须选考物理的专业共77个,其余的加起来一共39个。
其中限制必须选考理、化、生中1门或几门才可报考的专业一般为理工类、临床医学类专业,共105个;
必须选考史、地、政中1门或几门才可报考的专业共7个;
可以从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的有3个专业;
可以从物理或生物或历史中选考1门的有1个专业。
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新高考改革要求不分科考试,但是实际上对于理工农医相关专业而言,依旧需要有坚实的理化生基础。尤其是物理专业,单科可报考专业的覆盖面极广。
选科建议
很多学生和家长说,了解了这些政策和现象,那我们具体如何选科呢?总结两点:
优劣—排名—选科
也就是说你选科的时候,要考虑你各科的成绩,但这个不是考虑独立的自己的绝对成绩,而是要考虑你的相对成绩,即排名状况。因为在赋分制的前提下,我们上面已经提到过,你的成绩需要按排名折算,所以这也就是说,你不可以只考虑你自己的成绩,你得考虑你所处的排名。
选科—专业—职业
这个主要是针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规划而言的,虽然说并不一定所学专业是就业方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业性强的职业还是需要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你选择的科目。比如,你想当医生,那就需要学医,而医学类专业一般都要求选考生物、化学等。
所以学生在选科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综合考虑。
高考之战始于选科,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近几年的经验看,越是名校越是重视。”
6选3,将直接影响大学专业
新高考将采用“3+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加3门选考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科各150分。
学生可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分别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任意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
“自主选择任意3科”
“自主选择任意3科”
“自主选择任意3科”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据统计,浙江、上海实施新高考方案后公布的选考科目范围,约50%的专业对报考考生的选考科目设置了限制。
其中物理可覆盖专业范围最广,占比94.3%;政治最低,占比54.4%。也就是说,选科还会影响到大学选专业。很多知名大学,不少专业都对选考科目有明确规定。如报读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系,必须选考物理或历史其中一门。
下面特别分析下学科组合的文理特性。
20种组合的文理特性
首先,以上海为例(6选3),新高考一共有20种组合,如下图:
上图是六门科目选课的概念图,一共有20种组合,在上图中,我们将传统的三门理科标记为蓝色,传统的文科标记为红色。
每一个选课结果都能形成一个三角形,通过三角形里红蓝颜色的对比,能看出你的选课是偏文还是偏理,比如:
一般是三理纯理,三文纯文,两文一理偏文,两理一文偏理,不过,这里有两个特殊情况:
我们看到,当出现历史+化学+生物以及物理+政治+地理时,明明是二理一文,颜色却是红色多,明明是二文一理,颜色却是蓝色多。因为物理和历史分别是理科和文科里的强科,所以搭配其他两门普科时,仍然表现出强烈的理科性和文科性。以物理+政治+地理为例子,虽然是两文一理,但是由于物理一门,这个组合的学生就能满足99%的高校专业要求。
不推荐的组合
这20种组合各位学生的选择因人而异,但是有几个组合不太推荐,下面几点仅供参考。
1
历史+政治+地理
不推荐理由: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传统的三门文科,纯文科组合。这个组合的最大缺点就是专业选择严重受限。
"注意”
6选3之后,许多学校的专业对于学生的选课有一定要求,有3门要求(三选一),2门要求(二选一)和1门要求(规定必考)三种,其中1门要求最为严格,因为他规定的这门你必须学,必须考,否则就不能进这个专业。
大家注意,以上海为例,目前的高考要求里,选择纯文三门的可报专业比例竟然只有52.9%,也就是说只有一半专业可以报,是所有20种组合里最低的。
因为不少高校专业和学院的要求是必须要搭一门理科,所以一门理科都不搭的纯文科组合在专业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2
物理+化学+历史
不推荐理由:竞争太激烈
物理+化学+历史是一种偏理科的选择,也是所有20种选择里个人认为难度最大的一种组合,无论对于名校生还是对于一般生而言,选这套组合都极有可能因为碰到太多强手而造成翻船翻车的情况(比如说物理一半学生是市重点一半是区重点,普高,那么就一定有不少市重点的好学生吃B,吃C)。
以上海老高考为例,这6门难度系数差不多的,其中选考人数最多的是物理、化学和历史三门,物理,化学因为有中考基础是一致贯通的,而历史比之政治更方便记忆和发挥。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高中这三门课的师资力量都是比较强的,特别是四校,八校之类的名校。
由于+3考试是火星撞地球一般的直接比拼,换言之,在这三个科目上也是最容易遇到强手的,那么同时报考这三个科目,就算是再强的学生,要全拿A,甚至拿2A1B,都有点没底。
3
地理+生物+政治
不推荐理由:大学难以衔接
这个组合就是把上面那组反过来,属于两文一理。
这个组合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和大学课程很难衔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关类专业外,大学许多理工科专业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文科类专业都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所谓“文史哲不分家”。
此外,由于这三门课比较冷门,好老师几乎都集中在高中名校里,因此特别容易撞上名校生,进而形成激烈的竞争。
新高考下各年级大事表
新高考实行后,各年级大事表如下:
高一上:适应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点
高一下:夯实科目基础,认知专业大类
高二上:学好各科科目,进行背景提升
高二下:顺利完成学考,认知细分专业
高三上:探索自主招生,备战选考科目
高三下:冲刺高考考试,学习志愿填报
新高考对什么样的学生有利呢?
新高考对什么样的学生最有利?
(1)自律、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选修课程的自由组合,使得大部分学校必须引入走班制,学生时间会变得相对自由,来自老师的约束和鞭策会变少(类似于大学)。对于习惯了被动学习、只等老师耳提面命才能有点动力的学生来说,这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在高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首要任务。
(2)善于把握时间,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由于很多科目提前高考,教学进度被压缩,学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完高中的课程,因此就要求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3)有专长或几门擅长科目的学生
除了语数外,新的高考不强制选择文理,学生在避开不擅长的学科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如果对某些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其实不妨早做准备,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开始自学,阅读大量的书籍,报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培训班。如果能在这些学科领先同龄人一截,甚至获得一些竞赛名次,那么在高考中会有很明显的优势。有专长的学生也可以冲击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学校的统一授课,被老师的教学进度赶着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动的。
(4)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
实行6选3以后,高校部分专业对考试科目是有要求的,比如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物理成绩,如果不选考物理,那么就等于和这些专业无缘。因此对于早就想好未来学业和职业规划的学生,会提前准备高中要走的路。而那些高一高二随大流,到临近高考或者考后才去思考大学专业的同学,通常会手足无措。
新高考来了,家长怎么办?
新高考来了,家长怎么办?小星给家长支招!
新高考增加了学生选择和考试的机会,同时,不仅看考分,考生个人综合素质的优劣也成为影响录取的一个因素,打破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但与此同时,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注意的地方比改革前更多。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讲,考生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新模式下的考生可能会更累,在短期内要同时备考更多科目,这时家长帮忙取舍是门艺术。三科选考科目的出现,学校多会采用走班制和分层教学,这一块怎么引导孩子尽快适应是个关键。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难免为自家孩子的未来担忧:
高中的学习进度那么快,也不知道孩子到时候能不能跟上?孩子的自学能力不行,到时候上了高中老师讲得太快,怎么办?
有危机感是好事,家长可以趁着孩子还没参加高考,让孩子及早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1.让孩子尽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好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发展孩子的优势科目(可以作为未来高考的选考科目)。
2.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的课程进度快,有些知识点在课堂上没法详细解释,所以孩子一定要学会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不然知识点漏洞越来越大,再想补就难了。
3.引导孩子重视学考。现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适合考前几个月“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了,因为高二的学考等级会影响高考录取,所以家长要督促孩子从高一开始就要及时把知识点掌握、摸透,不能等高三再努力。
新高考“3+3”的模式让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科目去学习,家长可以从这个点入手,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早早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家长也要让孩子平衡好各科之间的关系,尽量都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以免影响高考的录取。
学习效率变得更加重要,大家要找寻更高效的学习方法。
美国学者艾德格‧戴尔(Edgar Dale)给出的一个学习效果数据:
1、用耳朵听讲授,知识保留5%;
2、用眼去阅读,知识保留10%;
3、视听结合,知识保留20%;
4、用演示的办法,知识保留30%;
5、分组讨论法,知识保留50%;
6、练习操作实践,知识保留75%;
7、向别人讲授相互教,快速使用,知识保留90%。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大乘智圣”“学海园”“自主招生内参”“河南阳光高考”等,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