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普通2017级清华大学本科生视角下的清华教育成败得失

这篇文章我纠结了很久,原来是想写清华的通识教育来着,因为本科教育这个话题太大了,仅以一个专业四年片面的经历恐怕不好评价,但回头一想,通识教育这个话题好像也并不小,于是就决定干脆写大点的主题,毕竟校庆不能少了排面。

早在2015年就有辅导员在知乎上提问“清华的教育存在哪些问题”。虽然距离当时的清华已经过去了五年有余,但仍有很多问题处于搁置悬浮的状态。

今天结合四年体验观察,将清华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七个主要矛盾,与诸君共享,还望轻拍。

矛盾1:过度的时间占用与自我发展空间

众所周知,建国以来,清华长期是苏联模式下的理工高校,尽管近年的改革方向是向美式大学靠拢,却依然很难撼动某些制度设计和行政管理上的苏式思维。

比如在课时和学分设计上,清华同学的学业压力非常大,许多工科院系并不存在“年级越高越轻松”的状态,而是三年的时间都被培养方案安排得满满当当。大多数人想要得到一个“不差的结果”,只能按部就班地被推着前进。

甚至偶尔想去暑研或者实习,去主动自我教育,还有可能被自己院系的教务用各种奇奇怪怪的理由卡住。

即便大一相对“课最少”,也是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阶段,学校的好心培养依然不会放过。在学业上,用“写沟”“二外”“通识课组”等占领学生的课表,当然设计者的初衷是好的,毕竟大一不学,后面可能更坐不住板凳了,但这无疑也压缩了学生们自主探索和自主适应的时间。

包括大一也是周末被各种集体活动和集体教育占据最为严重的年级,学生忙完一周的学业,还要疲于应付某些形式主义活动,自然很难有时间去思考自己发展的路径。

在社会学上,有个概念叫“活动半径”,测量的是一个人曾去过的最远地方。虽然这个指标和经济资本有着密切关系,但我觉得这个同时能反映出一个人是否是“有闲阶级”。

显然,清华的push压制了许多同学的闲暇时间。

我认识许多同学,到大四了,除了回家,在北京连海淀区都没出过,这合理吗?

要求一群没有自主时间的学生去个个都能找到自己发展的路径,是不现实的。清华在这方面是矛盾的:一边希望完完整整地培养学生,一边又希望学生不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本质上就是过度的时间占用与自我发展之间的矛盾。

矛盾2:崇高的理想与匮乏的职业引导

在清华,只要参与过校内的一些招聘会,必然知道“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这句口号。

此外,如果说清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那就是科研。从我入学开始,清华的科研导向就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身畔耳旁,甚至直至毕业了,科研依然是一个人能获得最高评价的选择,尽管这条路并不容易,也被祛魅过无数次。

再就是学校会鼓励大家去奉献边疆,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姑且不提这是否为捞取政治资本),但张口闭口不提行业的待遇差异。似乎“谈钱”在主流价值体系里并不是一件体面的事情,转码转金融都要随时防着被别人扣上一顶“功利主义”或者精致利己的帽子。

这套崇高理想体系最直接的投射就是“选专业时的情怀”。

我无意批评这种体系,因为这是国内整体人才结构的问题,非一校之力所能及。但清华一边给学生树立远大目标,一边却什么指导都不给,全让学生小马过河,许多学生在还没有职业认知的情况下就稀里糊涂地直了博,很可能是耽误一生的选择。

至少我在清华四年没受到过任何职业引导。

也许学校会期望辅导员来解决这些“基层问题”,但事实上辅导员也只是还没工作的研究生,很难在这方面给予本科生有效指导。

最后,许多清华同学一路跟着远大理想走到底,始终相信自己出了学校一定会是个人才,结果在经济下行的市场中被无情毒打,或者是草草做了某些“立大志”决定,最后发现自己不适合,活得很痛苦。

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这一点,清华真的应该好好学学经管。

职业引导不一定非是要教大家怎么挣大钱,但至少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能够体面生存下去,我认为这是新时代下大学的基本职责。

矛盾3:充裕的课程投入与无效的教评反馈

从近些年清华在课程改革方面的投入和实际行动来看,本科生的教育总体上是越来越好的。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各院系的专业教育,甚至包括体育教育,都有着非常高昂的投入。这一点应该是没得黑的。

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许多课程建设的钱扔下去了,有没有成效?不知道;有没有反馈?不知道。

甚至已经到2021年了,教评依然是个可有可无,若即若离的东西。我承认,看到了部分老师因为教评过低而被调走;然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不论理工还是人文,不论通识还是专业,不论水课还是硬课,总有些老师年年拿倒数评分,年年都能继续开课,甚至成为大家口口相传的“避坑对象”。

这反映出宏观上教学质量抽查的不到位。

一个只有投入而没有监督和反馈的系统必然是低效的。

而且许多课程建设、培养方案的设定真的不能是资金到位、教师到位就拍脑子决定的事情。本科生教学并不容易。学校并不能因为学生的坚韧而放弃了对教学的监督。

至少换句话说,学生还可以更坚韧,不是吗?

清华校园里有太多受人诟病的水课、臭课,很多时候学生学得好跟老师的关系并不大,甚至成负相关,一些老师只是打分工具人罢了,一些精品课程不过是院系增点门面的装饰而已。

如果说这篇文章里其他的几个矛盾都比较务虚,很难改变,那么唯独教学质量是可以切实提高的,但凡在职称评定或者tenure-track里加个小小百分比,恐怕对本科生都是莫大的福利。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高质量本科生是高质量博士生的保障。

矛盾4:集体形式的丰富与价值传递的丢失

关于清华的集体主义,我已经在上一篇文章中评价过了。

我要再次声明,我并不认为集体主义是件坏事。集体主义是柄双刃剑,就看勇士如何使用。

得益于老清华又红又专的传统,清华的集体主义,形式非常丰富,对学生的渗透和浸润也十分充沛。不论一名本科生是否喜欢又是否习惯清华的这种集体观,他都大概率要在本科期间被集体活动摩擦过N回。

不论多大规模的,什么种类的,什么主题的,什么形式的集体活动,基本国人能想象到的大学生活,清华都应有尽有。

然而我目前担心的问题是,种类繁多的集体活动并不能掩盖精神内核缺失的事实。我们办集体活动是为了什么?培养认同感和集体意识吗?然后呢?然后还能干什么?这股集体认同有什么用?又能对学生的价值塑造起到什么效果?

没有人知道。

集体活动逐渐沦为形式上的狂欢,而它对个体灵魂的滋养能力却在急速衰退。不论是党性、还是专业能力,亦或是社工、兴趣活动等,逐渐依附于集体形式,而丧失其价值塑造的作用。

我想这也是许多新生讨厌清华集体主义的本质原因。

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逐渐为了办集体活动而办,为了集体主义而集体,除了体育精神,我已经很难看到清华园内有什么价值体系能够依靠集体活动而闪现人类之光,集体活动好像逐渐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routine,这其实是很糟糕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归属感的建立是失败的。

从越来越多毕业的校友怀念清华的校园、风景、曾经的故事和人,而非清华的精神、价值收获,便可见一斑。

显然,集体主义对当代本科生的价值塑造是失败的。

矛盾5:赢家通吃与对失败者的低容忍

许多人把清华的培养模式比喻为“养蛊”,我并不完全赞同。至少我就活得很好,也没有被所谓的“蛊王”吃掉。

真正的“蛊王”从来都是自己的内心深处。

不过今天要讨论的内容并不是这个。坦率地讲,清华确实是个恶性竞争泛滥的场域,不论是老师之间还是学生之间,为了那么一点点存量而厮杀的两眼通红。

不过这是人类社会(包括自然界)的基本规则,马太效应,弱肉强食,在哪里都存在,文明只是能给予弱者最基本的尊严和保障罢了。

但清华的本科教育对于这种马太效应可能是一种加速器。

清华的确是赢家通吃的模式,而且在评价体系单一的前提下,赢家通吃就意味着只要在主流赛道获胜,就几乎可以吃遍所有赛道的顶尖资源。如果说在清华,前20%的人获得了80%的资源,那么可能前5%垄断了超过50%的资源——而且并不是能全部高效转化的。

这种资源的错配,好处是可以迅速培养人才,培养支撑这个体系的中坚骨干;坏处也很显然,每个人的容错率都过低,一次犯错就会对资源的积累趋势造成影响。

在我心中,良好的本科教育,虽然无法阻止适度激烈的竞争,但却至少可以平滑竞争带来的结果。给予更多人以试错的机会,以培养人为目的,或许才有机会发现更多的人才,而非像现在这样粗暴地筛选和硬塞资源。

从制度操作上讲,GPA制度、课程、培养方案、系所设置,甚至高考录取都可能有影响,如果要做个详细定量分析,我可能需要同时拿到教务和招办的数据库,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我是很希望清华能把数据的作用发挥出来。

多一些对失败者的宽容。

每个人进来的时候都曾做过特奖的梦。

没能实现最多也就是证明在这条赛道不太适应罢了。

矛盾6:专业技能与乏善可陈的人文精神

如果能耐心看到这里,想必是本号的资深读者了,那就容许我开个院系炮。

你清理工院系的人文关怀太差劲了。

当然,像我们这些文科院系大都是被工科“转移支付”养着,不能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所以要怪就怪清华的教育。

我至今觉得清华依然是全国最强、也是最直的工程师摇篮。不可否认,我认识的绝大多数工科同学专业水平都很过关,头脑也很聪明,在学校里被打击得不成人形,出去之后都是能站直身板、扬眉吐气的。

这里面有几分清华的功劳我不知道,但总之大学四年让他们都具备了“相比外界同龄人”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但就是真的太缺乏人文关怀,也不怎么关注社会了。

我说的都是统计学意义上的。

以及人文知识不等于人文精神不等于人文关怀。

清华的通识教育教会了大家很多“虚无缥缈用不到的”人文知识,却很难教会学生如何包容理解地看待世界。

清华的社会工作锻炼了大家交流对接、斡旋沟通的粗浅技巧,却很难教会学生分辨什么样的政治资本要靠良心去捞。

清华的朝夕生活让大家见识了世界的广阔和事业的光鲜,却很难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到底在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努力奋斗着”。

我想起之前有个清华毕业的大龄程序员猝死了。尽管死者为大,但我仍要揣度,也许他把自己活成了技术人,却始终没有揣摩透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活着。

人文关怀听起来像是对别人的关怀。

实际上,我认为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是对自我的关怀。

很遗憾,清华的本科教育很少能让学生知道审视自我、他人与社会。

人文关怀更是奢侈的事情。

矛盾7:高速发展的学校与焦虑倦怠的学生

最后,除了以上内部原因,我试图提点影响清华本科教育的外部因素。

过去的二十年,是清华校史上发展最快的二十年。各种发展机遇让清华逐渐由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转变为向上服务的综合性大学。这一点在校内各层行政身上体现也较为明显,均转变为向上服务+KPI竞争模式。

这种模式的效率非常高,我认为也是清华近年来能大刀阔斧开展各项改革,甚至隐隐有超越隔壁成为top1趋势的结构性因素之一(当然,即便不考虑政治因素,我认为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这种模式也必然有其弊端。

那就是太过于脱离底层,脱离学生和老师。

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青椒压力非常大,学生的压力也非常大的奇怪状况。

学校领导层与老师是否脱离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不过一个事实是,清华的领导确实和它所谓的“宝贝本科生”非常脱离,这种脱离在清华过去数年各种政策的变动中,想必亲身经历过的同学都能体会到。

而当代清华本科生,生长在互联网飞速崛起、信息爆炸的时代,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对未来的焦虑是显而易见的。而高考“一朝成名天下知”和入学后冷冰冰的前路现实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之过分的学业压力和许多院系模糊的培养导向,学生产生倦怠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宏观上看,学校的高速发展和学生的迷茫形成了错位。你学校发展得再快,又和生活在其中的普通学生有什么关系。铁打的地盘,流水的学生。一届届学生就这样走马观花过完四年,然后便自谋出路。

加上学校的统筹规划与学生群体的脱钩。

加上各个利益集体的勾心斗角和你来我往。

似乎为本科教育改革的缓慢找到了合适理由。

我们无法奢望一辆飞速奔驰、追星赶月的动车头,后面能平安拖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绿皮车厢。

清华,请等一等你的学生。

结语

当然,指出问题容易,解决问题难。在这里我只要动动笔头就可以大放厥词,而屏幕的另一端,可能校领导早就看破一切,却面对矛盾浑身有力使不出。需要承认的是,如此之多的矛盾,绝对不能归咎于一个人或者一所学校。

最近详细读了清华的公开财务情况,感觉清华是越来越不缺钱了。可能学校更需要反思的是,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至少在本科生教学上,还有很高的改进空间。尽管每年用于本科生培养的可能只占了科研经费的小小零头,但显然放到长期看,任何科研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都无法和本科生的教育相比。

更重要的是,一个学校怎么对待未来的国家精英,很可能未来的国家精英就会怎么对待这个社会。尽管大部分人终将是普通人,但总会有那么一个两个登上历史舞台,是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