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夏妈。
从事家庭教育多年,最常听到的就是家长们的诉苦:
孩子成绩不好我急得上火,他却跟没事人一样;
为了让他学习好一点,我花高价报补习班,他却对成绩一点都不上心;
为了让女儿可以全心学习,我什么活都不让她干,她不但不领情,还说觉得生活没意思;
别人家的小孩都那么自觉,我家的整天盯着他也学不好,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似乎都跟孩子说过那句“读书是你自己的事”。
然而现实是:父母们为了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孩子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这些家长都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没有唤醒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而是一味地通过外力去压迫孩子学习。
这样的做法,在孩子低年级的时候或许有效。因为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好掌控,课业对于父母来说也不难。
等到孩子高年级时,父母辅导不了孩子的功课了,而孩子本身的学习内驱力没有被唤醒,同学之间的成绩差异逐步增大。
而且外力的压迫会让孩子爆发逆反情绪,所以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会出现厌学的情况。
什么是学习内驱力
学习内驱力是指学生学习的社会性需求,是由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
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被唤醒后,便会对学习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兴趣、主动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从而发动并维持学习行为的进行,使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简而言之,就是学习的动机。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孩子小的时候,是不是我们教什么他们都会学?
我们教说话,他们会咿咿呀呀地学着说;教他们走路,教他们拿勺子拿筷子自己吃饭……我们教的他们都很乐意学,甚至一些我们没有教的,小孩子也会自己去学。
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好奇心就是他们的学习动机。
如此好学的小朋友,怎么上学后就不爱学习了呢?
很多孩子在正式上学之前,就或多或少听过大人们说的这些话:
天天就知道玩,一看你就不是读书的料;
你要好好读书,不然将来上不了大学,只能去捡垃圾;
不要觉得学习苦,现在吃苦是为了将来不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他们还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就先有了既定印象:读书是有门槛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学的、学习是一件很有压力很苦的事。
从入学开始,绝大部分孩子就背负了父母沉重的期望。
父母大多希望孩子名列前茅,考上重点高中再考个名牌大学。
一旦孩子的成绩不够好达不到父母的预期,他们就会失望焦虑甚至责骂孩子。
总的来说,那些成绩不够好的孩子,先是在大人的言语“恐吓”下对学习产生抗拒,又无法因为成绩获得喜悦感和满足感,再加上成绩不好被否定被打压,学习内驱力一再被压制。
找准动机 唤醒学习内驱力
每个孩子的学习动机是不一样的,不同年代的人学习动机也会不同。
拿我本人举例,我小时候家境不好,所以那时候学习的动力就是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改善生活质量。
因为有这样明确的目标,所以我学习特别努力。
不少爸爸妈妈学生时代学习的动力和我差不多,并且实践也证明了这个动力是能促使我们努力学习的。
于是父母们仍然用这个说辞来敦促孩子好好读书,但是效果并不好。
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动机已经不适应现在这个时代了。
现在的学生,即使家里不是大富大贵,至少也都衣食无忧。
拿压力和他们说事已经行不通,这时候,我们不如去跟他们谈一谈理想。
世界名著《小王子》中有一句话: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我朋友家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对电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想要学习编程。但他对学校的课业没什么兴趣,成绩也一般。
孩子爸爸对他的兴趣极度支持,表态会支持他的爱好。同时引导他,学校的课业也要学好才行,因为编程是需要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基础的。
当他知道了学好学校的内容能帮助他以后更好的学习编程后,学习的热情就来了。
除了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去引导孩子找到学习的动力,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带孩子出去看一看。
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可以打开他们的眼界,让他们见到更多优秀的人,看到更大的平台。这样的激励,对他们来说才是动力,而不是压力。
如何培养和保护内驱力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内驱力,存在于潜意识里面。
孩童时期大家都是非常有生命力的,随着步入校园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这是因为有一部分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成绩不好,一直处于被否定被打压的状态。久而久之,他会以一种退缩的状态去适应,内驱力一步步被压制,更加丧失学习的兴趣。
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喜悦和满足感之后,喜悦和满足感会促使他更爱学习。
所以父母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肯定和表扬,这会是他想要变得更好的动力。
一味的通过外力压迫孩子学习,即使付出再多也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只有帮助唤醒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才能改变让你头疼的现状。
因为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才是改变学习现状的根源,爸爸妈妈们要找准努力的方向啊!
更多亲子干货,请关注“兴智教育”(xzjy985),专注解决0-18岁孩子的成长难题!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倾心服务千万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