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离别在外的游子,总会思念自己的故乡,更不用说阔别祖国多年的海外游子,即使已经在异地落地生根,但骨子里的国家情怀总会镌刻其中。
提起杨振宁的大名,很多人应该都有所耳闻,作为当今世界物理学界的领军人物,他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甚至隐隐有世界第一人的势头,当然也有人表示他可以与爱因斯坦相提并论。作为曾经以中国人面孔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虽然获得了世界众多科学人士的认可,但好像对于中国人来说,除了认可他的成就外,也有一些人对他抱有一丝埋怨,其根源还是他曾经放弃中国国籍的行为。
在其耄耋之年,他曾表示,他的人生有着一个巨大的遗憾,即使他的父亲杨武之直到临终之前,都没有原谅他放弃中国国籍。
作为有着爱国之心的著名数学家杨武之,曾三次亲赴瑞士日内瓦与杨振宁相见,希望他能回国为祖国工作,但因为各种原因,杨振宁并没有回到中国,这个生育他养育他的地方。因此,这也成了杨武之一生的心结,对于自己的儿子,他常常也是诸多无奈。
数学大师杨武之
1896年,杨武之出生于安徽合肥。
杨武之的父亲杨邦盛,是清末的一名秀才,早年一直在私塾教书。后来去天津,在段芝贵的幕府中是“笔札”,做类似文书之类的事。1907年,因段芝贵失势,回家赋闲。次年,想到沈阳去谋职,不幸在旅社中染上鼠疫,竟而去世,此时的杨武之刚刚十二岁。杨武之的母亲姓王,在其9岁时也不幸去世。因此在杨邦盛去世之后,杨武之便成了孤身一人。
也许是出身于文人之家,杨武之从小就有着极高的学习天赋,但在当时苦难的日子里,能够活着就是一件幸事。年幼的杨武之没有了亲人依靠,便只能在自己的叔叔家长大,但是对于任何人来说,寄人篱下并不是一件十分让人愉悦的事情,为了逃脱出这种既定的命运,杨武之便发奋读书,希望有一个好的出路。
也幸而当时的国家局势有了一个改变,让他有了更多追寻知识的机会。
1914年 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二中学。1914—1918年 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预科和数学系本科。1918—1922年 任安徽省立第二中学及安徽省安庆中学教师。
年少气盛的杨武之,作为教师,在学校里施行严格的纪律,对一批纨绔子弟严加管束。学校规定,夜晚10时,关闭校门,使一批在外寻欢作乐而迟归的学生,不得其门而入。由此,一些不思上进的学生,对舍监杨武之大为不满,以至寻衅闹事,准备动武报复。闹事之后,因学生家长袒护闹事学生,企图不了了之。杨武之遂愤而辞职,转往安庆中学教书。
但经过此次事件之后,他深知自己这样根本拯救不了国人,因此他萌发了“科学救国”的理念,希望以出国留学,振兴中华科学,发扬中华文明来改变中国的黑暗现实。此时的杨振宁也出生了,在学校以及家庭双重压力之下,杨武之在积极准备着留学考试,但好在他有着极为优秀的才能,获得了留学资格。
他先到美国西部的斯坦福大学读了三个学期的大学课程,取得学士学位。然后于1924年秋天转往芝加哥大学继续攻读。杨武之师从名家L.E.迪克森(Dickson),研究代数学和数论。1926年以《双线性型的不变量》一文获得硕士学位。两年之后,又以《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使杨武之成为中国因数论研究而成为博士的第一人。在海外的经历让他受益良多,5年的时间让他从本科、硕士、博士一路攀升,也证明了他极为聪慧的资质。
学业有成的杨武之决定回国,因为当时的中国正急需人才,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所学,拯救当时的中国,为他们带去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1928年,杨武之回国,在厦门大学任教,而后被清华大学聘请,便在清华留了下来。杨振宁回国之时,杨振宁也已经6岁了,对于自己的父亲他是陌生的,但又是崇拜的,因为身边的人一直在说着他父亲的成就。
要说杨振宁的这几年,也不是虚度的,虽然说自己母亲可能学识有限,也让他认识了三千多个汉字。而杨武之回国之后,如何教育杨振宁便成了他要考虑的事情。
对于杨振宁的教育,杨武之更倾向于“素质教育”,传统中国的教育模式自然是不被他认可的,他要给自己的儿子带去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
他用一些有趣的知识教授他科学知识,还帮他了解中国历史,而且最为重要的还帮他学习英文,并且陪他一起学习、玩耍,确实是一个快乐的童年时期。
到了9岁时期,杨振宁的数学天赋就已经慢慢展露出来,但杨武之并没有教授自己的儿子复杂的知识,而是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学习《孟子》。但是对于知识渴望的杨振宁便从书房自己去找数学书籍,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他就去向杨武之请教。
也许正是这样的学习,才让杨振宁有了极好的学习经历。
杨振宁的登高之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华北地区很快便受到战火的侵扰,南开、北大、清华三所高校决定南迁,在云南组成了后来留下威名的西南联大,集合了当时全中国多数极为优秀的学者、教授,堪称知识界的一场盛大聚会。
在这里的杨振宁,也正式开启自己的求学之路。
1938年,16岁的杨振宁同2万多名考生一起参加了西南联大的入学考试,他以第二名的成绩被成功录取。他先遵父命报化学系,但又因为自己的兴趣使然,后改为物理系,让他开始了新的认知。
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西南联大,他的本科论文导师为当时北京大学极为有名的吴大猷教授,后考入该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王竹溪教授。
1944年,他成功硕士毕业,此时他面临的选择也十分艰难。但诸多考虑之下,他还是选择出国留学,去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去阅览一下物理学界的高峰。
1945年,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
1949年,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也许天才总是会惺惺相惜,也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1957年,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至此,杨振宁在世界科学之中开始崭露头角。
杨武之曾三劝杨振宁归国
作为父亲的杨武之,自然希望杨振宁能够回国为中国工作,因为在之前新中国成立之时,已经有一批海外科学家们响应号召,纷纷从海外归来,比如邓稼先、钱学森、华罗庚、竺可桢、钱伟长、李四光等人,这些人的举动,确实让杨武之十分感染,他自然也想看到自己的儿子学成归来的样子,尤其是能够为当时的新中国带来新的知识理念,会有更大的价值。
为何杨振宁没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回国,一是他的所学为理论物理,这不是当时的中国急切需要的,二便是他的学习还在一个进行的过程中,如果轻易放弃,前期做出的努力可能会付之一炬。
1957年,杨武之抵达日内瓦,也终于与自己的儿子相见,他自然也提出了想让自己儿子回国的想法。
但是当时的杨振宁正处于学术的一个上升时期,而此时的国内正值fy运动,一时之间也让杨振宁十分抉择。
在几番考虑之下,他对自己的父亲说:“我们还年轻,争取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到一定的时候再回去。”
对于此,杨武之只能作罢,在林州之前,他亲手写下:“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在父亲回国的两个月之后,杨振宁便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个消息自然也传回了国内。
1960年,杨振宁受邀赴日内瓦工作,因此他便写信给自己的父亲,邀请他国内团聚。
这次相聚,又提到了归国的事情,但是此时的中国正处于dyj的时期,如果此时回国,一定会对杨振宁的研究有一定影响。
作为父亲的杨武之也只能感叹:“我现在很矛盾,国内各方面有些失序,我怎能劝说振宁回国来呢?他回国来怎么还能继续做研究?但是老留在美国,美国政府又老是与中国为敌,我们又都在国内,长此以往,如何是好?”
第二次的归国之说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1962年夏,杨武之和夫人第三次赴日内瓦看望杨振宁,杨武之这次热情地向杨振宁介绍国内情况:
“新中国使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从前不会做一根针,今天可以制造汽车和飞机。从前常常有水灾旱灾, 动辄死去几百万人, 今天完全没有了。从前文盲遍野, 今天至少城市里面所有小孩都能上学。”
杨先生正说得高兴, 杨夫人却打断了他的话说:
“你不要专讲这些。我摸黑起来去买豆腐, 站排站了三个钟头, 还只能买到两块不整齐的, 有什么好?”
对于母亲这样的说法,父亲杨武之也十分不满,认为这是给儿子灌输不好的念想,影响他回国。
对于父亲三次日内瓦之行的使命以及父亲的矛盾而痛苦的心理,杨振宁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他说:
“父亲三次来日内瓦,尤其后两次,都带有使命感,觉得他应当劝我回国。这是父亲自己灵魂深处的愿望。可是他又十分矛盾:一方面他有此愿望,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我应该留在美国,力求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
最终,杨振宁还是没有选择回到祖国。
1964年,杨振宁选择加入了美国国籍,这一做法自然也让父亲杨武之十分不满。
当时杨振宁曾数次邀请父亲来美国相聚,但是杨武之都是选择在香港见面,对于美国,可能杨武之已经从心里有些厌恶,尤其是儿子这样的做法,确实让他不理解。
对于自己加入美籍的原因,杨振宁也曾做过解释,入美籍后曾长期担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的杨振宁说:“作为一个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
1973年,杨武之因糖尿病离开人世。
但对于自己的父亲,杨振宁表示十分遗憾,因为他的父亲始终未原谅他曾经荒唐的做法。
1999年,杨振宁选择回到国内定居,多年之后,他终于能够在自己的故土之上有着一份定居之所,他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或许是在报自己当初建国之时没有回国的遗憾,也可能是为了让自己九泉之下的父亲能够感到一丝欣慰。
2017年,杨振宁正式加入中国国籍,放弃美国国籍。